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欣璇 《台声》2003,(12):23-24
屈指一算,我来北京大学已经快两年了。记得刚来北大时,对什么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就这样开始了对我来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在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从没有来过大陆。对大陆、对北京,所有的印象都是在中学和高中时的历史或地理课本里得知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来大陆甚至会来北京学习。直到高三时,我开始注意到大陆近年来的发展,而且获悉从1987年开始,大陆高校正式招收了第一名台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据我保守估计,来大陆学习的台湾学子也已超过万人。大家趋之若鹜让我对大陆的高校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大陆大学…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爱说,商人无祖国。如果说,云游四方,到处经商,在商言商,遵守所在国法律,也可以说是“没有祖国”吧。但是,如果见利忘义,谋财忘国,那就是天理不容,良心不允。我自己因为经商而逐渐接近被过去台湾当局和美国反华势力“妖魔化”的中国大陆,有了完全不同的观感,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以中美商贸来反馈祖国。开始,我完全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取与祖国大陆进行经贸。我们夫妇经营的公司,开头几乎全部  相似文献   

3.
曹芃 《台声》2004,(8):18-21
我把心留在了祖国——福建分营姜瑞恩 来自日本的台胞姜瑞恩正在北京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祖国大陆。第一次来大陆的时候我对中国的经济完全不了解。但是,我的确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圳,我看到一些高楼大厦。当时我完全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这次是为了参加海外台胞青年夏令营和提高中文水平而回国,感觉祖国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4)
正278.我第一次来大陆是源于正携手发展走向"繁华年代"的两岸影视,《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等大陆电视剧在台湾的热播,让我迫切希望能够一睹紫禁城的风采。北京真的好美,古典美与现代美并存,自然风景也好,现代建筑也好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很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到大陆发展。——台湾政治大学詹淑铃279."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大陆做交换生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17)
正在凌楷钧看来,从事医疗科技领域的工作,还是做公益,都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在美国读书时,我就清晰地感受到,华人未来的舞台、自己未来的舞台在大陆,我一定会回来。"随第一批来大陆开创事业的父亲1995年来到大陆就读中学,中间短暂赴美读书,后又回到大陆接手家族产业,凌楷钧到今年已在大陆生活了20年。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
<正>"我认为大陆是台湾青年来创业的最好地方,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在大陆创业者的典范,回去再向岛内700万台湾青年讲好我的大陆故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新业态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特别是新企业如果想在夹缝中闯出一条发展之路,真的需要好好动动脑子,静下心来思考新路子、新点子。""来北京前,我已经在台湾创业4年多,去年八九月份来到大陆,在大  相似文献   

7.
<正>我出生在大陆,目前在高校从事继续教育工作。我的姥爷是台湾阿美人,新中国建立前他来到大陆,由此有了我们一家。我们家就是"两岸一家,同根同源"的一例。小时候,姥爷常常给我讲台湾的历史。从他那里,我知道近300年来,台湾经历了太多磨难,自17世纪起,台湾先后遭受到来自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入侵。《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战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怀胞。虽然大陆与台湾至今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共识。一个中国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原则,是共识,更是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17)
正今年是台湾青年、山东德州博旺五金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续川"登陆"第十年。10年中,他在大陆立业成家,也因为在大陆创业,与"台一代"的父亲有了更多对话与近距离观察,多了一份理解和读懂。"建议台湾年轻人遇到能来大陆走走看看的机会,不要放过。当你来大陆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在台湾了解的,完全不是真实的大陆。"感恩父辈当年"登陆"的勇气,庆幸倾听父辈建议后的果敢自我"登陆"。如今李续川通过10年在大陆的打拼,不仅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的"根"与"芽",也成为许多台青来到大陆、了解大陆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9.
为了不致让读者误会,我得赶紧说明,本文题目中的“统一”,指的是在海峡两岸都赫赫有名的台湾统一企业集团。 统一企业集团开始到大陆投资是90年代的事。若论台商进军大陆的时间,“统一”不是最早的。但论其规模,却可以称之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的“龙头老大”。 在统一企业台北分公司,公司发言人兼公关部经理杨雨鑫满怀信心地对本刊记者说,两岸关系紧张,小商人会担心,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影响,而统一企业集团早巳把风险考虑在内,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照计划来做。 我们从台湾回来之后看到了这样的数字:台湾上市公司前往大陆投资,从总投资金额看,以统一集团投资新台币23  相似文献   

10.
娃哈哈  朱建华 《台声》2002,(9):40-41
首先,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叫娃哈哈。我是来自日本的台胞,正在北京提高我的普通话水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祖国大陆。第一次来大陆的时候,是在广东政府招待日本神户的“中华同文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广东的暨南大学免费居住两个星期,当时我是初三的学生,那时候我对中国的经济完全不了解。但是,我的确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圳,我看到一些高楼大厦。当时我完全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这次是为了参加海外台胞青年夏令营和提高中文水平而回国。所以我直接从日本大阪飞往厦门与32个海外台胞见面。厦门是…  相似文献   

11.
郭雪筠 《台声》2023,(4):62-63
<正>对于在台北市读高中的杨千逸而言,来大陆读书这个决定,在同学之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那时申请大陆院校的时间正好是2020年,人们对疫情的认知尚不足,许多台湾人仍认为‘大陆因为疫情很危险’,所以才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到大陆读书。同学们倒不是认为大陆落后什么的。”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1)
正"我是台湾本省的闽南人,但是我从小是在外省人群里长大。可能因为从小生活在眷村的经历使然,我对于大陆的印象,对于祖国的形象,一直很‘有感’。后来更是因为学习研究清史与满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脉传承完全了解。""我父亲原在嘉义,母亲原来在宜兰。父亲到新竹清华大学念书后,就在新竹开门立户了。我从小在新竹长大,上大学、读研究生都是在台北,之后就来北京了,之间没有服兵役,原因是我太过于瘦小。我有个大我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让我对大陆有更直观的感受与认识,俞柔姐选了几部电影与纪录片让我看,其中我对《空天猎》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看完《空天猎》后,我浮上心头的第一个感受是:"大陆的空军好强大啊!"在台湾,有许多人尾随西方列强屁股之后宣传"中国威胁论",所以他们会认为,大陆军事能力的提升,对台湾,对亚洲,对世界都是一种威胁。但是,我的想法恰恰与这些人相反。我很乐见大陆的军事能力提升,因为这将是未来统一后,对台湾不受其他列强再次侵犯的一个强大的保障。虽然,两岸现在尚未统一,但我也不会觉得大陆军事实力的提升对台湾是种威胁。因为我来《台声》杂志实习后,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9)
正汤雯喻的很多同学都回台湾去了,原因无他,大陆既是她们心目中向往的祖国,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有竞争的地方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汤雯喻笑着说:"我是回不去喽,我的姥姥、父母、弟弟、妹妹都在这边,大陆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虽然汤雯喻笑着说,可话语中分明含着一股不容置喙与坚毅在里面,要不是看了她的名片,我真不敢相信这位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5日,第十七届海峡青年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台湾苗栗县的侯彦志,厦门4928涂鸦馆创始人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厦门的8年创业故事。"在8年的创业历程中,我摆过地摊,做过瓷器批发,到现在,我在厦门的曾厝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瓷器涂鸦馆。8年来,我从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紧贴这个时代的脉络,可以很好地经营自己喜欢的事业。我想,我的故事,可能会给予一些有意愿来大陆发展的台青们一些启发和帮助。"侯彦志说。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6)
正作为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第二代,我出生在台湾,对大陆非常陌生,只能靠长辈记忆中的描述,来了解他们以前在大陆的一些情况。自从两岸开放观光探亲以来,我也曾到大陆去过几次,可是对大陆的印象还只能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并未有深入的了解。直到3年前,有朋友邀我公司到大陆去合资经营产业,我这才感觉到大陆的进步非常神速,可以想象,若我们没有相关媒体或管道,真的无法深入了解大陆的现况。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叶剑英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18岁时,他在一首诗中说:“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大陆实现了空前的统一。但怎样妥善处理历史遗留下的台湾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着力解决的一大课题。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叶剑英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未曾想"我是歌手"火到台湾4月初,台北。一位大陆记者与朋友在餐厅里闲聊林志炫、黄绮珊,走来走去的服务生终于忍不住走过来问:"你们在谈‘我是歌手’吗?"他竟然知道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大陆记者忍不住问:"台湾看不到湖南卫视,你怎么知道《我是歌手》?""网络上看得到啊。"年轻的服务生轻描淡写地说。这一幕或可为几天之后《我是歌  相似文献   

19.
台湾《联合报》8月15日刊登了台湾“经发会”两岸组咨询委员叶万安致吕秀莲的公开信。信中说,吕秀莲指出,“今天有这么多台商到中国大陆投资把台湾的血本都拿过去,还要强迫‘政府’开放无限制的投资,结果是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统统送到中国大陆去。”这样说法,我完全不能同意。首先,“经发会”两岸组的共识,对大陆投资不是完全没有限制,而是将“戒急用忍”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限制还有,只是增加弹性而已。其次,台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驻台期间,我偶遇一名台北士林高商的女学生。当她知道我来自大陆后,首先向我打听哪些途径可以购买华晨宇的正版专辑。据她所言,她是通过《我是歌手》认识并喜欢上了华晨宇。相较于近年来大陆影视剧在台湾掀起"娘娘热"、"宗主热"等短暂狂潮,大陆综艺节目以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将大陆文化热点和生活状态向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