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赵宇 《台声》2002,(12):22-23
今来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台“实质关系”;台湾当局也全面推行依附美国政策,谋求实现“对美外交的重大突破”。美台关系趋向密切,令人关注。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会不会突破一个中国的框架呢?美台官方交流层级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布什政府上台后,放宽了台湾高层赴美访问、“过境”的限制,台湾当局也借机大搞“元首外交”,提升赴美“政府”官员的级别,加紧与美国国会和行政官员的接触。2001年陈水扁“过境”美国期间,美国在原有的“安全、舒适、方便”三原则外加上了“…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06,(6):7-7
今年3月以来,针对俄罗斯的崛起,美国单方面频频抛出针对俄罗斯的抨击。攻击主要有4个方向: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外交问题。对于美国发动的攻势,俄反击力度也很大。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7日说,美国散布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向萨达姆政权提供情报的消息是“出于政治动机”。俄主流媒体也不甘示弱,对美国进行了反击。由此观之,战略上互不信任甚至彼此互视为核打击敌人的“新冷战”特征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3.
“毒品战争”及其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未开始的美国禁毒运动主要以州或市为单位进行,《1914年哈里森麻醉品税法》颁布后,联邦层面上的禁毒活动方告正式启动。在半个世纪后,尼克松总统挟超级大国之威,以“毒品战争”(WaronDrugs)的全新禁毒理念,从外交、法治及治疗等方面对毒品施以全方位的围剿。至今仍在进行的“毒品战争”是美国百年禁毒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阶段,给美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禁毒运动都烙上了深刻的印记。无论其成败如何,观其成因并借鉴其经验与教训对制定今日的禁毒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美伊之战及战后美对伊“改造”将对中东局势、美欧关系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伊战争可能是继“9 ·11”事件之后对世界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美以维护自身安全为借口推行的“改造战略”和单边主义,将为世界和平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伊朗核问题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无人机定点清除伊朗少将苏莱曼尼,使这一问题更为突显。本文围绕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曲折发展,叙述了伊朗核问题的起源以及伊朗坚持发展核技术的原因。由于担心伊朗趁机发展核武器,经过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2015年7月,美、伊、英、法、俄、中、德7国共同签订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指责伊核协议不能完全阻止伊朗成为核国家,美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伊朗则全力抗击。苏莱曼尼事件使美伊关系面临直接军事对抗的危险,伊朗全面停止履行伊核协议,使协议名存实亡。针对伊核问题面临的困境以及发展的前景,通过外交和政治谈判解决伊核问题十分紧迫,相关各国均需为世界和平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万征 《时事报告》2010,(8):50-5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自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像过山车,如悬疑剧,一波三折,悬念不断,不仅普通人看不明白,就是研究中美关系的专家,眼镜片也是碎了一地。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美外交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怎么看电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  相似文献   

7.
反-哲学入门     
这是一本不像“哲学入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锋对日本以及当今世界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加掩饰地进行了直率的阐述。比如,哲学家是干什么的?日本人是怎样一个民族?学校是怎样一个空间?不可饶恕的罪恶是否存在?有没有正义的战争?一个国家有没有可能不进行战争?等等。  相似文献   

8.
岳西宽 《前沿》2011,(23):32-35,62
二战后,实力及地位急剧串升的美国,摒弃了孤立主义传统向霸权靠移。在国际上,美国也越来越不介意运用超强实力执行国家意志,对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及第三世界国家,美国则通过前沿军事部署构建遏制态势,在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时,美国则不惮于国际约束而使用武力,这是战后美国大棒外交的概览性描述。以存在与遏制为基本理念,以战争、战略和条约为三驾马车的美国大棒外交是战后美国外交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潘飞 《两岸关系》2008,(9):22-23
8月12—19日,马英九奔赴中美洲“邦交国”巴拉圭、多米尼加展开“敦睦之旅”,途中过境美国和巴拿马。这是马英九就职以来的首次出访,主要目的是巩固与中美洲国家的“邦交”关系。马英九此行极为低调,希望以全新的“外交”姿态修补台美互信,并赢得大陆对其“外交休兵”主张的善意回应。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刑法规范的“完整人格”关涉国际刑法的“完整人格”。《国际刑法通论》一书对国际刑法及国际刑法规范“完整人格”的论证,主要是以调整对象为基点、以战争犯罪为例证、以“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为逻辑前提进行的,其论证系统、生动。但其基点准确吗?例证贴切吗?逻辑前提必然成立吗?  相似文献   

11.
理论文萃     
希特勤最不希望打世界大战吗?英国著名军事变家利德尔——哈特断言:“希特勒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战。”此说无疑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这样一个不该成为疑点的问题之所以变成疑团,似乎与不识希特勒纵火交字的独特方式相关,制造“局部”战争链,而非小打小闹式的一般局部战争,而且军备水平达到了数个大国之和,又辅之以系列外交欺骗和舆论蒙蔽,也就贯穿了纳粹的”新欧洲”以及“与美国作战”的设想,构成希特勒挑起世界大战的独特样式。以为此人“最不希望”打“又一次世界大战”者是否忽视了上面这些基本历史事实及其内…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下旬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撇开联合国,以制止塞族对科索沃阿族进行种族清洗为名,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大规模侵略战争。在狂轰滥炸78天以后,在美国的硬打和俄罗斯亲美人士切尔诺梅尔金的软攻下,南联盟终于扯起了白旗。战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它引起的思考却长久地留在人们脑海中:为什么美国要对南联盟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内部冲突不断、国力十分虚弱的国家大打出手?它真的是替天行道,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吗?  相似文献   

13.
在朝鲜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伊拉克战后陷入困境之际,伊朗核问题又愈演愈烈。对于美国人来说,伊朗,是一个敏感的画家;核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此,美国会不会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再次将战火烧到伊朗,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李峰 《半月谈》2004,(16):67-67
美国向伊拉克“交还”了主权,如何评价这场战争的结局.成了美国和国际舆论的焦点。明眼人看得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动力、指挥这场战争的大脑神经,外交上是单边主义,军事上是先发制人战略。说白点,单边主义就是“美国利益第一主义”,先发制人战略就是“想打谁就打谁战略”,“打谁都有理战略”。这就把世界和平放在了由“两霸论”组装的不定时炸弹上.铸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国成胁论”。  相似文献   

15.
1913—1921年间,美国在外交思潮上分化为进步国际主义与保守国际主义两大类型,围绕美国对墨西哥危机的政策、中立、战争准备及国联问题,展示了这两种思潮的对立与交锋。进步国际主义思想的失败,促使美国社会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立场虽不及美国强硬,但要求伊朗完全中止和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发展中国家希望伊朗核问题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框架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控制中东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它具有政治“单边化”、经济“美国化”、化“透析化”、军事“非对称化”的特点。双方作战样式各有所长,战争将给世界格局、全球经济、生态环境、伊拉克人民带来重大影响。它对现代战争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战争与生命     
《时事报告》2005,(3):F003-F003
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历史都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尤其是生命的代价。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一年多了,但至今硝烟不断。美国战后死亡的人数已无远超过战争阵亡人员,  相似文献   

19.
胡腾蛟 《求索》2011,(12):94-95,221
冷战后,美国将公共外交作为“塑造和平”的新范式加以广泛应用,其内容日益拓展到社会学层面上;从特点上看,美国公共外交与地缘政治战略、反恐战略和国家形象修复战略紧密结合以维护其软实力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美国开始探讨公共外交“去中心化”。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着手解决“有效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地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20.
科索沃战争作为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大步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内容与实质。这场战争初步暴露了冷战后美国“塑造、反应、准备”新军事战略的主要矛盾。“新干涉主义”则已成为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