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桂芳 《党史博览》2007,(12):37-38
一"文化大革命"前期,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党内和国内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定党内存在一条与中央路线相对立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从而将在中央主持一线工作的刘少奇当作"党内反革命修正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且采取错误的方针和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刘少奇进行了公开、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相似文献   

2.
陈斌 《党建文汇》2010,(8):40-40
1966年的中国,一夜间全变了,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成了“中国的赫鲁晓夫”、“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于是,他的孩子刘源也成了“头号黑崽子”。  相似文献   

3.
杨志强 《湘潮》2004,(6):14-19
“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一案,是这场动乱中牵涉面最宽,受害人职务最高,株连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后果最为严重的案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平反刘少奇冤案的过程中,邓小平作过许多重要指示,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崇高品德和宏伟气魄。  相似文献   

4.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生平业绩陈列厅里,陈列着一张陈旧发黄的刘少奇画像,像高71厘米、宽53厘米。这是花明楼农民罗德民在"文革"中巧妙保存下来的,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主席刘少奇蒙受不白之冤,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为"党内最大走资派"。当时,造反派十分嚣张,说如果发现了谁家收藏了刘少奇的书籍与画像,谁就会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批判斗争甚至锒铛入狱。高压挡不住人们对刘少奇的深厚感情。花明楼公社南塘大队会计、农民罗德明就是对刘少奇怀有深厚感情的人之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为何被打倒? “文革”开始前夕,刘少奇在探索中国如何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的过程中,同毛泽东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 刘少奇认为,当时农村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毛泽东认为。这是非马克思主叉的。 刘少奇不同意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提法,毛泽东认为这是在槁“独立王国”。 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通过的“5.16”通知,锋芒直指他自己。 “炮打司令部”虽然未点名,但时人都明白所指是谁。 多少事,人力难挽。事态发展,并非毛泽东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股思潮,已经产生和发展了半个多世纪。长期以来,其理论观点被资产阶级视为“马克思主义”,而被工人政党斥为“修正主义”。只是在1968年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了“五月风暴”,奋起造反的青年学生和工人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奉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以后,它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且被一些人称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作为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并被扣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四人帮”粉碎后,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彻底推翻了强加在刘少奇身上的种种罪名,高度地评价了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光辉的一生,纠正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立志“卫黄”刘少奇名绍选,字渭璜。1898年11月24日出生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里。他在族辈兄弟九人中排行最小,所以乳名叫“九满”。参加革  相似文献   

8.
<正>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邓小平复出时面对着12件影响全局的冤假错案。后来,他为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刘少奇案。"文革"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没有明确罢免其职务的情况下,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派受到批斗。后被强加"叛徒、内奸、  相似文献   

9.
秦九凤 《党史天地》2009,(10):32-34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在特定背景下发生的特殊政治事件。这场运动前后历时10年,给全国人民留下恶梦一般的记忆。特别是运动初期的除“四旧”和接着的所谓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修正主义黑线、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及“抓叛”、“挖特”等极端做法.真正是“触及到了每个人的灵魂”:大批老干部被斗被批,被骂被打,被冤被屈,被关被押。全国政协也不例外。在10年“文革”期间,  相似文献   

10.
涤生 《党史纵横》2004,(12):35-36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那时,他就决定,不再让刘少奇当接班人了。1965年,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共中央内的总代表。1966年,他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认定,刘少奇在中共中央里面搞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搞掉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毛泽东在那个时候,还是把与刘少奇的斗争,看作是党内斗争,尽管毛泽东认为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党内的表现,但只要是党内的斗争,就要按照党内矛盾处理,他不想把刘少奇置于…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朱老,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了,您和方志纯(1949年6月,朱旦华和方志纯结婚--编者注)当年就受到冲击? 朱旦华:1966年底,我和方志纯开始受到群众批判。回想起来,这和江西、全国“文化大革命”整个进程有关。1966年6月,《江西日报》还在紧跟《人民日报》,点名批判“三家村店江西分店老板”“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帮分子”谷霁光,派出工作组到大专院校。7月,江西省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黄知真为组长。8月8日,江西省委根据毛泽东“不要工作组,要由革命师生自己搞革命”的谈话精神,撤销工作组。8月28日,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八届十一中全会精神,方志纯代表省委在会上讲话。到了1966年冬,刘少奇被北京群众组织点名批判。1967年1月,方志纯作为“江西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揪了出来。主要依据是,邵式平省长去世后,方志纯作为代省长、省长,全面负责政府工作,执行了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方志纯曾陪同刘少奇到1927年他隐居的东林寺故地重游,被上纲上线。1967年2月8日,在八一广场(当时的人民广场)召开方志纯万人批斗会。杨尚奎、刘俊秀、白栋材、黄知真等领导被陪斗。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人人每天都要高举并且诵读《毛主席语录》,同时声讨、批判“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可是鲜为人知的是,1967年至1968年在香港以至东西方很多国家却广为流传着1本与《毛主席语录》开本、封面、版式大体上一模一样的《刘主席语录》,辑录了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系列重要言论。不过其内容并非都是中国大陆所批判的刘少奇的“机会主义”、“修正  相似文献   

13.
康生阴险毒辣,无恶不作。陈云曾给他下过一个断语:“康生是鬼不是人。”美国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拜伦称康生为“邪恶天才,人间阎王”。毛泽东曾对人说:“我们党内‘左’得不能再‘左’的人就是康生。你们切记,不要相信他的话。”据不完全统计,“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康生直接点名而被迫害的司局长以上干部就超过千人。仅云南赵健民冤案,就有16000余人被迫害致死,株连人数达10万;内蒙古“内人党”案,株连数十万人。然而,1975年12月16日康生死时,仍戴着“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光荣的反修战士”三顶桂冠,直至1980年,他的丑恶面目才被公开揭露,并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14.
当年,刘少奇同志的一句话,成了她革命生涯中永不枯竭的力量;“十年浩劫”中,少奇同志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倒”后,她受到株连。惨遭迫害。弥留之际,她还念叨着少奇同志。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笔者翻阅史料。几经采访,记下了这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情谊。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9):70-72
近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被查处后,人们注意到有不少案件“拔出萝l、带出泥”地牵出了其秘书的吭桩活动。秘书利用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腐败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刘少奇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亲密的战友。他们长期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十分器重刘少奇。从1943年春开始刘少奇便是我们党内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毛泽东都把刘少奇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却被彻底打倒,酿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这就使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毛、刘之间到底有何分歧,这种分歧又是如何出现与演变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10,(12):32-32
中组部近日发文,强调切实做好案件的党内通报和社会舆论弓1导。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查处的买官卖官问题案件,要及时在一定范围内的领导干部中通报。要坚持查实一件,通报一件,充分发挥案件查处在党内的警示教育作用。对社会关注度高、媒体热议的有关案件,要适时稳妥地向社会公开,以回应社会关切。同时,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6,(4)
一、华国锋同志一九七六年被定为接班人,是个人选接班人、接个人班不良做法的产物,是毛泽东同志晚年对党内矛盾不能正确处理的结果。国际共运史上,斯大林搞个人选定接班人和接个人班,是不成功的。毛泽东同志晚年也是个人选接班人,接个人班,并且还把接班人问题同警惕所谓“出修正主义”的考  相似文献   

19.
肖思科 《党史博览》2003,(10):23-25
“刘少奇同志是被诬陷的,是林彪、江青一伙搞的鬼,事实清楚,但还有人突破不了禁区,这就不是实事求是,我们要主持正义!”“文革”结束后,黄克诚复出,担任中纪委常务书记之职。黄克诚一出山,就开始致力于对党内重大历史问题的审查。邓小平、陈云曾在中纪委常委们面前交待:要解放思想,把一些重大的党的历史问题弄清楚,必要时像当年在延安一样,搞个“历史决议”,使之把党内思想搞统一。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当年把刘少奇同志打倒,是不合法律程序的。一个国家主席,一张大字报、几个小将就把人弄下来了。还有中央专案组,在当时情况下也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20.
少桦 《大特区党风》2002,(10):24-26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批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案件受到严肃查处,其中不乏一些被称为“政坛新星”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据统计,全国1993年受到党政纪处分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中地厅级干部205人,县处级干部2793人,至1997年分别上升为576人和6585人:全国1993年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中地厅级干部7人,县处级干部1141人,而1997年分别上升为148人和242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