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我常常感慨:当代人的生活真是自在潇洒.凭着一张身份证就能走遍天下.到哪里工作.可以不必转户口办手续;到哪里生活,不需要这本本那票证。你喜欢在哪座城市生活.你就可以到哪座城市去打工租房或购房;有一些年轻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甚至轮流到每座自己喜欢的城市去工作生活一两年;而我们的农民兄弟们再也不被农村户口紧紧禁锢在那几亩土地上.  相似文献   

2.
谈学习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世界永远属于“喜欢读书的人”。你要想拥有世界,再痛苦,你也得去读书。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者和收藏者,笔者以为:只要依据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味,喜欢的就是好作品。切记不要在欣赏书画作品时去排名次、比高低。你喜欢徐悲鸿,不等于齐白石就比徐悲鸿差了,仅仅个人喜好而已;至于判别书画艺术成就的高低,那是美术评论家的事。  相似文献   

4.
向:江青不喜欢常住北京,喜欢到处走一走。阎:是的,江青每年都要在外地住上半年,甚至七八个月。一般是每年国庆节后就到广州去了,住一段,再到杭州、上海,五六月才回北京;住不久,又去北戴河。反正,她像候鸟一样,几乎年年如此。  相似文献   

5.
微观点     
《人民公安》2012,(6):41-41
英雄也要过日子啊! 段郎说事:近日我省出了个舍己救人英雄朱贤度,《江西日报》报道,当地安义县召开表彰大会,朱的女儿当场把1.6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某村建校舍。说实在的,我崇拜英雄,但不喜欢高大全式宣传英雄。,英雄也是人,也要生活,甚至以后还要疗伤,都需要钱,既然是奖金,就应鼓励人家收下.就别变着法儿给转捐出去了。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们认为,女子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注意三件事:一是要具备专业知识,相信自己有能力性任;二是要学会合理支配时间;三是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有沉重的心理压力。纽约的一位女经理向女同胞们介绍了“十项秘诀”,这是她事业成功的经验之谈。 1 要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召开会议要有充分准备发言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叙述。说话要大胆,不能吞吞吐吐,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别人打断你的话; 2 不要过多地靠打手势来阐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3 不必装做对自己的下属你都一样喜欢,要学会“看事不…  相似文献   

7.
姬建民 《前进》2006,(11):56-56
这段时间,我心中一直有些惴惴不安,主要是为前不久有家卫视台为两个穷富孩子互换生活节目的事。说的是两个孩子,一个来自城里,生活富裕,却不思上进;一个来自农村,生活贫困,却渴望学习。他们互换7天身份,据说是为了给孩子带来“震撼”。  相似文献   

8.
观点     
《今日浙江》2011,(5):5-5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赖以实现的体制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政府一定要优化自己的行为,为所应为。一是办应该办的事,二是不去做不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9.
广告人     
《创造》2006,(4):90-91
孙玉梅顿悟过: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只要是他喜欢的,这件事对于他就不可能成为无聊、乏味甚至疲惫不堪的事情。可能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她们喜欢的就是“不工作”的生活。而更多人喜欢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拼搏。孙玉梅投身自己的深爱。广告人,  相似文献   

10.
作为省级机关下派的驻村指导员,如何寻找开展农村工作的切入点?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村民心里所想的事,知道老百姓当前最需要帮助的事,不在于说得多,而在于做得到。3月份,我初到衢州市花园乡普珠园村调研时,看到村里环境需要整治,便问:“现在正是种树绿化的好时候,为何我们村没有动静?”村干部反应冷淡。后来谈工作时只要一提此事,往往出现僵局,自己的工作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仔细一打听,原来上面有一部门说好要给村里400株树苗,但不知为何从去年说到今年,树坑早已挖好,但树苗却连影子也没见着。这件事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眼看植…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的一位老乡借了我2000元钱,当时借钱的时候都说好了还款期限,但现在还款期限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了,他也不说还钱的事。我打电话、写信给他,他都置之不理。我让家人找他去要,他都不给,还扬言要打人。我现在在广东打工,如果为此事专门回去打官司,得花上不少差旅费不说,还得耽误很多时间。所以我想问一下,我能在广东起诉他吗?如果不能,我该怎么办?读者小国小国读者:根据你信中所讲的情况,你想“在广东起诉你的老乡是不行的,这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  相似文献   

12.
碑林古今谈     
九十年代初在北京顺义县一个高尔夫球场旁边开了一次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思想座谈会,会上启功先生就碑林热问题发了一通议论,大概意思有三点:其一是对自己写过的碑大不满意,说看了如芒刺在背;其二对连几岁的孩子写的字都要刻入碑林大不以为然;其三对赞这么大气力,花这么多钱财去刻碑大惑不解,说古人没有照像制版,只好靠刻碑栩拓去流传书迹,而今印刷品可使原来的样子丝毫不失,原迹可以身化千万,何苦再去一刀一刀刻石头?这话说得平实,却很深刻。过去我们办的事很多就是一哄而起,热闹一番,终于又一哄而散,诸如大跃进时家…  相似文献   

13.
老武的理想     
老武其实并不老,今年才44岁,本名武义青,博士,研究员。他不习惯人们称他“武教授”,而喜欢被称为“老武”。虽然他有着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兼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民建河北省委经济委员会主任、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诸多头衔,却很是平易近人。老武非常喜欢钟南山院士的老师讲的一段话:“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有了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了。”老武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由数字和曲线构筑美妙的经济学殿堂;老武有着自己的追求,那就是能够学以致用,不辱使命。为此,老武一直默默耕耘着。  相似文献   

14.
厨房的山药坏了。 上周,朋友开车去市场,打电话说要帮我买些山药回来。我想起家里还有不少,但还是说好,只是让她少买些。前天,我去凤凰岭看豆豆,豆豆非要给我买些山药,还有杂粮。我再三拒绝,未成功。我无法说出口,家里已经有很多山药和杂粮了。但即使说出来,她一定还要动脑子看送别的什么礼物。因为豆豆喜欢有机食物,觉得那些清洁的食物,对我的健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谁在说假话     
在这个随时都被噪音污染的社会里,人要做到心口如一,有时候是一件很难的事。换一句话说,嘴巴长在自己的脑袋上,除了张口吃饭,主要还是为了与人交流,但如果嘴巴上没个把门的,信口开河,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倒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国著名的老作家巴金,一直在他的文章里倡导人们要讲真话,不要说假话。然而,在令人愉悦又令人感到有些沮丧的生活中,在自觉不自觉中,假话却代替了真话。当一个人饿着肚子,为在人前不丢面子,大言不惭地说,我肚子撑得慌时;当我们责怪孩子提出的问题太幼稚(比如人从哪儿来的),自己又难以…  相似文献   

16.
做人十谈     
做人是一门学问。做人是一生的事。生活中常有人喟叹做人难,难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遇明主、不遇伯乐。难在不被人理解,反被人误解,好心当作驴肝肺,热面遇到冷屁股。若是一个人做了官,更感叹做官难。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既要让上级认可,又要让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7.
现在,在全面做大做强派出所的强烈呼唤声中,却出现了与这种呼唤极不和谐的音符———脱产派出所长现象。这些人终日不事警事,却整天沉溺于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不算治安账,专算经济账;不以守土无为为耻,却在“我忙啊、我难啊、我累啊、我不容易啊”的守摊声中,圈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此种现象,从表层上说,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官僚主义;从深层上说,是一种不作为的渎职行为。笔者认为,作为公安一级实战单位的派出所,其所长首先应该是一名战斗员,然后才是一名指挥员、一名行政负责人,没有战斗员职责的履行,就绝对没有指挥员和行政负…  相似文献   

18.
生活,慢滩价淌水,四下里围。裹,举步皆路。何需叩门,何需推窗?生活,并兑现成门可入。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看清一件事;如果这个人曾被传媒多番炒做,这件事在社会上众说纷法……你怎样破惑得悟?你凭什么?1993年上半年,我去安徽采访瓜子个体户──“傻子”年广久,就感到叩问生活进入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困难。的确,十分困难。事情起源于安徽《警深》杂志约稿。我说不想写案子,中国每分钟都有案子发生,每件案子都有其鲜明特色而写出来却成了千篇一律:发案,出现场,判明第一现场还是第二现场,确定发案时间,判明尸…  相似文献   

19.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跳槽,是个人职业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事情,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的背景情况下,“不进则退”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工作环境不适合于你或你不适应于环境时,选择跳槽就是必然的结果。人生短暂,每个人都应该趁年轻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如张惠妹的广告歌“我要做喜欢的事情了”一样。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什么“公认度”?给老百姓做事就是最大的“公认度”!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认真自省,一年下来究竟办了多少事,才不会愧对自己的俸禄,不会愧对人民的期望。人类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