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高山峡昝与河曲草原在这里交相辉映,多种生物与多元文化在这里集聚沉淀,衍生出世界上最为华美、灵动的山水人文气象。这里,就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仅仪是一个甲子的时间,阿坝藏族自治州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旧貌换新颜,这里景色惹人醉,这里已然成为一片魅力依旧,而又独具特色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牙尕扶贫记     
正地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的牙尕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偏僻藏族小山村,距离西宁200多公里。因为偏僻,这里的自然生态几近原始状态,山泉清澈、森林葱郁、田野宁静。也因为偏僻,这里封闭落后,人们在半农半牧的生产状态中日复一日地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的实施,让我有幸和牙尕村结缘,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从此,我人生的历程中又多了  相似文献   

3.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故乡在青海省的一个小村庄祁家川。 700多年来,众多民族在这—带往来迁徙,使这里渐渐成为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自从1644年清王朝统治以来,回族人成了这条山沟的主要居民。只有祁家川的地名还能使人想起这里的早期居民藏族祁家部落。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拉木登珠就出生在祁家川的当采村。这里的汉文化影响浓郁。  相似文献   

4.
一个多月前,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一起奋战在这里,谱写了一曲团结一致、不畏艰险的英雄凯歌;一个多月后,他们又走进这里。6月23日上午,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  相似文献   

5.
刚察县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部。这里居住着藏、汉、蒙古、回等11个民族的群众.总人口4.19万人.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83%。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相似文献   

6.
位于巴颜喀拉山脚下约50公里处的称多县清水河镇扎麻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牧业村,这里高寒缺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全村有8个牧业生产合作社,182户共1121人,其中村利:领导13名.牧民党员56名。  相似文献   

7.
唐峻峰 《党建文汇》2006,(2):F0003-F0003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位于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全区面积122万平方公里;设1个地级市,6个地区以及74个县(市、区);人口270多万,其中藏族占94.7%。  相似文献   

8.
<正>像降央卓玛、三木科这样热爱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藏族年轻歌手还有很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呢?本刊特邀国家一级演员、藏族著名歌唱家、四川省民族歌舞团团长兰卡布尺来谈谈她的理解。记者:不管是藏歌会,还是各种选秀节目,都会吸引很多年轻的藏族歌手参加,他们演唱的歌曲既有原生态的、又有通俗的,那么现在藏族音乐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走出大山的俄界在迭部的行政地图上,我们找不到俄界,只有一个名叫高吉的藏族村寨。同行的迭部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告诉我们说,“俄界”和“高吉”是音同字不同的藏话译音,红军当年是根据从川西北所带“通司”也即翻译的发音而标写成俄界的,在藏话中意为“八个山头之间的山村”。顺着达拉沟峡谷溯流而上30多公里,便来到俄界,一个宁静的藏族山寨。这里依山傍水,迭部藏区特有的塌板房依山势不规则分布成三四层。乡上的同志去叫年雄夫妇,说他们是俄界会议遗址房东主人的后代,现在住在遗址对面新修的一处院子里。不一会儿,年雄的妻子更考匆匆地跑了…  相似文献   

10.
一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平均海拔 3400米,长冬无夏、四季不分,许多高原性疾病吞噬着人们的身体;这里干部流动频繁,很多人稍事停留,都纷纷调离;这里是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名叫玛曲。   在玛曲县有这样一个单位,职工人数 23人,大多来自外地,三十五岁以下职工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单位营业场地整洁、优雅,职工队伍稳定,思想健康向上,它的名称是中国工商银行玛曲县支行。   县支行有这样一个人, 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在玛曲一干就是 19年。他把人生最壮丽的年华奉献给了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奉献给了自己所…  相似文献   

11.
位于黄河岸边的撤拉族自治县循化,在东部的道帏乡,却有一个有110户569口人的纯藏族村——多什则。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08,(5):54-55
西藏在中国的西南部。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远在公元前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密切联系。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起来,成为现在的藏族。  相似文献   

13.
藏缘     
正从没想过会和拉萨有一段缘,但是冥冥之中仿佛早已属于那里。从藏族孩子们口中喃喃喊出我的名字开始,这份缘便把我和他们连在了一起。记得第一天上班,是八月的一个早晨。我坐着公交车赶往学校,从布达拉宫脚下穿城而过,惬意的凉风送来车窗外信徒们转动经筒的声音。公交车蠕动到离学校最近的车站,我赶快下车,小跑着(虽然前期培训时,一再说在这里不能剧烈运动,可此时的我顾不了那么多了)在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们织成的"路标"指引下,来到了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6):123-123
在尼罗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有一个“矮人国”。这是一个矮人游牧部落,整个部落的男男女女竞没有一个身高超过1.2米。他们的首领已经48岁了,是这里的高寿者。这里矮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  相似文献   

15.
孔繁森的爱     
孔繁森的爱王球堂谁也不会想到,90年代的今天,孔繁森,一个地委书记会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严寒之中,在越野车上脱下自己的毛衣毛裤送给冻得瑟瑟发抖的藏族老阿妈;自己三次到血库献血,把卖血的钱用于收养两名藏族孤儿;经常吃的是白饭就榨菜、开水泡馒头,连一块香...  相似文献   

16.
热贡艺术是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地区(同仁地区藏语称“热贡”)的民间艺术,包括唐卡、壁画、堆秀、雕塑、热贡藏戏等。是藏族民间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吾屯村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这里的村民从小就受到热贡艺术的熏陶,几乎家家都掌握唐卡彩绘技艺。  相似文献   

17.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日合洞村坐落在美丽的玛柯河畔,是一个以牧为主的藏族聚居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155户627人。这里平均海拔3550米.山高坡陡、植被稀疏。过去,日合洞村贫困落后,矛盾纠纷不断。近年来,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力维护和谐稳定.日合洞村已成玛柯河畔一个富裕文明和谐新村。  相似文献   

18.
闻名世界的几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境内,因荷叶、盘亚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与中国多数风景名胜不同的是.她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直到上世纪中叶,还只有山间小道与外界相通,藏民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的自然生态得到敬畏,成为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珍禽异兽的家网。  相似文献   

19.
“感冒发烧了,差点没顶住。”在玉树县上拉秀乡的一处“帐篷党支部”里.30岁的藏族女干部总周桑毛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紧张地安排着成百上千人的救灾物资分发工作。从地震开始她一直忙到现在。上拉秀乡是玉树地震的重灾区之一.震中日麻村就在这里。在这间忙碌的“帐篷党支部”里.总周桑毛是六七个排队打点滴的基层干部之一。由于连日在救灾第一线紧张工作.他们都出现了感冒、发烧等症状,连体格强壮的藏族汉子、乡党委书记成林求培也顶不住了.险些因为一场感冒倒下。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成为时代经典,让人们开始关注藏族音乐。随后,越来越多的藏族歌手走进人们的视野。容中尔甲的一曲《神奇的九寨》激起了世人对九寨沟的向往;亚东的《向往神鹰》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如今,在川西那片雪域高原上,走出了一群年轻的藏族歌手,他们用歌声讲述故事,以文化搭建桥梁,将藏族人民的真善美用歌声传达给世人,虔诚呵护着民族文化之根。故乡的云会唱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