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实践中,如何贯彻中央精神探寻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是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7月下旬,我们利用暑期到山东省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专题调查,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查看,对当地农村的现状和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有了较为深入了解。以文登市为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2.
郭莉  崔强 《前沿》2007,(9):214-2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对"三农问题"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改变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以环境法为代表相关法律发挥着引导、促进和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2006年党中央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三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实施了"一村一品"推进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家园创建工程等,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目前,仍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4.
肖超英 《中国妇运》2007,(11):11-13
安徽省妇联组织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制定了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核心,以维护农村妇女权益为职责,通过抓服务、抓宣传、抓示范、抓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已有一段时间了,全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炫目的光环下,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五个不到位"进行阐述,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的农业大省大多在中部,推进中部的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中部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整体布局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中部地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仍然面临着挑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建设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论坛》2007,(9):97-98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扶贫开发的战略任务及目标。红十字会作为政府在人道主义救助领域的助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4,(5):I0004-I0004
<正>2009年以来,琼海市被海南省档案局推荐并经国家档案局确定为"全国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琼海市把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活动做为服务"三农"和纳入社会创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以整合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为目标,以新农村档案服务"三农"为目的,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  相似文献   

9.
尹学群 《政策瞭望》2007,(10):41-43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打造有效的载体,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走出一条既切合实际又能加快农村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三门县立足实际,积极借鉴"项目推进年"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农村,按照"依托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对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年.2006新年开始,省委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重要会议就是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2006年1月8日,省委书记习近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讲话,全面筹划和部署了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涌现出许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其中后石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农民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解决"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意旨。农民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定位农民角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民主体作用缺失的现状让人甚忧,需积极探索农民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合理路径,只有农民真正地自主性参与才会使新农村建设富有强大而持久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二十字方针。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特殊的地位,担负着极其沉重的责任,探索有效服务的途径,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蔡德坤 《政策》2003,(11):53-53
近年来,罗田县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乡村自然垸落为单位,大力开展以"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生活、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垸落"创建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思想工作论坛》2013,(5):38-40
通辽市开鲁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四争四建"为载体,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着力培养新农民新牧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推动农村牧区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2,(21):66-67
近年来,泰顺县凭借国家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创建等资源,通过"千百工程",致力于"中国美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泰顺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总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生态经济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和目标,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被省委、省计生委评为计生"双进、双建"先进单位的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认真落实人大代表"让计生工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把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大力实施以"婚育新风促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如何坚持长期有效地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发挥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带头作用,以点带点、以点带片,达到全面  相似文献   

20.
叶民英 《湖湘论坛》2008,21(6):86-87
党中央在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短期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长期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