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万小溪  刁衍 《群众》2021,(2):27-28
自2017年5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以来,江阴市按照“扩面、提速、集成”要求,把握正确方向、抓牢关键环节、激发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完成试点改革任务,共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56家,农民股东达97.4万人,量化净资产90.74亿元,股东人均量化净资产9316元,累计分红30.2亿元。2020年,江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典型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最近提出,今年农村改革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国今年将在100个县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去年底,我国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对深化农村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今年农村集  相似文献   

3.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认真开展“三进三帮”,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贡献。一、智力支持进农村。帮助和搭建农村科学发展平台一是上门“讲”政策。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针对改革中容易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区委统战部与改革试点村社结成对子,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4.
信息短波     
<正>永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本刊讯(通讯员刘其淼)7月9日至11日,永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市农业农村局,安砂、贡川、罗坊等乡镇,盘兰、水南、龙大、龙岭等村和市乡经管站,全面了解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细致梳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调研组充分肯定市乡两级政府在农村集体产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20年4月2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时任农业农村部部长的韩长赋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以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共组织开展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单位包括15个省份、89个地市、442个县(市、区),其他省份还自主选择了部分县村开展省级试点。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4,(7):49-50
2012年以来,海盐县抓住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的契机.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做好“确权赋权同待遇”三件事,推进农村资产资本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农民生活市民化,让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利和公共服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浔区荻港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村风民风、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作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已成为南浔区乃至湖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有力地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途径。村“两委会”从解决制约生产发展的机制上入手,实行村办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26家村办企业的转制,同时大力扶持、引导个私企业发展,解决了村工业经济发展慢的难题,又解决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针对本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青鱼养…  相似文献   

8.
朱瑾 《群众》2023,(3):45-46
<正>新春中的泗洪县上塘镇,一派勃勃生机,孕育万千力量。上世纪70年代末,正是这里率先实施“大包干”“分田到户”,拉开了江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诞生了“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垫湖村。“春到上塘”的鲜明精神标识,激励着一代代上塘人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依靠拼搏奋斗甩掉贫困帽子、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新征程,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农村的治理困境及出路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梳理新中国60年来煤矿产权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产权制度对资源型农村治理的影响,认为资源型农村的发展困境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源产权制度设计不科学造成了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矿村关系;二是利益失衡进而导致资源型农村的生存危机和矛盾纠纷,最终造成资源型农村有发展无增长。因此,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实现资源型农村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卢燕 《人民论坛》2014,(7):235-237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整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对河南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整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对河南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陕西政报》2023,(11):13-26
<正>陕政办函〔2023〕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7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试点、万村推进”行动,稳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前一年完成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确权登记颁证等各项改革任务,为全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四川省宜宾县在全国率先打破“禁区”,实施了从企业产权制度入手,转换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县级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持股经营”的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搞活了国有小企业,加速了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被人们誉为“中国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排头兵”O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认为“宜宾县找到了一条县属企业改革较成功的路子,犹如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第一步改革一样,为全省乃…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5,(Z1):81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它对明晰集体产权,规范集体资产管理,激发集体经济活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无疑,近期连续出台的相关政策举措表明了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速度,由此,2015年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域取得突破也值得期待。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应严格改革的操作程序,确立目标方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最为关键的是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份量化、章程制定、组织建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必须进一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2008年以来,长沙市以新一轮村“两委”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机制,成功进行了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日益深化的农村改革已经把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和重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这里提出一种政策思路供参考,就是用股份合作制的机理对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形成“三级合作,股为基础”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何杰锋 《当代广西》2008,(12):32-33
今年5月至9月,我区村、社区“两委”进行换届选举。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全区3200万选民的政治权利,事关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群雁纷飞看头雁。”选什么人、怎样选人,关系用人导向,关系一个村、一个社区的发展。要选好城乡社区及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必须切实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才能选好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3月至4月,我区已在各市开展了“两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做法、经验和操作程序。为此,本期特编发以下一系列有关“两委”换届的文章,希望能给我区各地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攸县县委按照中共中央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攸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县502个村已消灭了“空壳村”和“特困村”,83%的村达到了‘小康村”的标准。农村中“无钱办事”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同财,村级班子经过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20世纪末期在全国农村全面开展、深入进行、意义深远、影响较大的系统性“伟大工程”。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州从1994年12月开始,在全州农村以乡镇党委“六个好”、村党支(总支)“五个好”为目标,以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县、乡、村“三级联创”为载体,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村建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纵观全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下简称村建)全过程,主要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陈颂 《现代领导》2008,(4):24-24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运用多种形式,从县、镇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干部下派任职,进一步推进了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