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洪森 《学理论》2009,(19):117-118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优势的同时,也同样给社会带来网络犯罪这一新问题。本文拟就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预防对策作些探索,希望对有效减少网络犯罪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翟悦 《理论与改革》2014,(3):157-159
网络犯罪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犯罪形式。随着网络在全球迅速普及,网络犯罪呈明显跨国化趋势。网络空间的全球性、虚拟性、无国界性已严重造成跨国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通过建立一套全新的规则体系,从而协调管辖权重构的国际争议,并加强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打击与控制跨国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今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犯罪,但模仿黑社会组织拉帮结派、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已经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付黑社会的犯罪,应该把防范放在为主的地位.要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加强经济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清除政治腐败;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治安控制;开展国际间的联合预防等措施预防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发生,防止其发展演变成典型的黑社会犯罪.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了E-mail、MP3、电子商务、数字地球的同时,也带来了病毒,甚至网络犯罪。本文对网络 犯罪的含义、现状、特点和网络犯罪的构成特征进行论述的同时,提出了加强网络管制,严格以法治网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雅婧 《学理论》2012,(33):101-102
随着网络在国内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比例大大增加,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网络安全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和加强我国网络安全建设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合作,网络管理单位自身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在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大障碍。只有把握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生成机理,对症下药,才能预防和惩治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7.
微信红包是微信用户基于与他人的好友关系而做出的赠与性质的财产处分行为之标的。2014年春节微信平台上的"陈光标"事件已超越了恶作剧性质,若此行为实施人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其行为便构成了网络诈骗犯罪,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预防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面临着公众法律意识淡薄、案件侦查难度大、管辖权难以确定等问题。对此,作者从加大网络宣传和执法力度,确定具体原则以协调司法管辖冲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制贩假证犯罪日渐猖獗,具有犯罪主体的地域性和亲缘性明显、犯罪日益组织化、犯罪手段信息化、犯罪人员的反侦查能力较强等特点。制贩假证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存在市场需求、暴利驱使和犯罪成本低的原因外,还有政府相关部门对制贩假证违法犯罪的防控与打击不力等因素。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和防控制贩假证犯罪,应加强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阵地控制,同时运用前置性侦查模式,主动查控犯罪,并且综合各警种力量,整体联动,发挥合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率也在不断增高,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不容小觑。而我国目前对网络犯罪立法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完善网络犯罪的立法,降低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增加单位犯罪主体;明确规定"电子证据";设立网络警察,收编网络黑客,组建网络犯罪侦查"特种兵",提高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还原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息诈骗犯罪的手段、成因、特点及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机短信息诈骗犯罪的主要手段有 :中奖引诱 ,销售廉价走私商品 ,有偿提供六合彩特码 ,征婚骗局 ,结交“Q友” ,办理证件。手机短信息诈骗犯罪的特点 :犯罪手法具有新颖性、隐蔽性、欺骗性 ;犯罪主体具有团伙性。手机短信息诈骗犯罪的防范对策 :大力开展防范宣传 ,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加快立法进程 ,完善法制 ;电信部门应加强管理 ,推进改革 ;规范银行管理 ,严格执行规定 ;公安机关力争取证调查透彻 ,全面查处案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刑法中,立法"定性加定量"的定罪模式决定了罪量要素作为一种"犯罪门槛"普遍存在于刑法分则的条文中,诽谤罪的成立也需要达到特定的犯罪门槛。"两高"关于网络诽谤犯罪的司法解释中对网络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作出了有针对性的细化,增加的"点击、转载次数"标准和"行政前置模式",促使网络诽谤罪的犯罪门槛下降,并使得网络诽谤罪表现出不同于现实诽谤罪的犯罪门槛。而诽谤罪的"网络门槛"下降,对于法益保护前置化、促进刑法的网络扩张以及指导刑事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18):17-17
第一个是对网络威胁的判定。这既是国家制定网络战略的前提,又是国际社会能否就网络问题达成共识的先决条件。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承认,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是国家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受着网络犯罪造成的巨额损失。  相似文献   

13.
李其平 《学理论》2010,(11):115-116
预防青年学生犯罪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当下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青年学生犯罪也表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建立青年学生犯罪的防控机制与网络成为应对青年学生犯罪的关键举措。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与法制教育是防范青年学生犯罪的内在根本。  相似文献   

1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犯罪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国家税收流失非常严重,呈现出严峻态势,必须加强对这类犯罪的侦查和控制。为此,要大力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加强公安机关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在侦查工作中,应及时调查相关企业的工商税务和银行资料并取证,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和控制赃款赃物。  相似文献   

15.
刘玉 《学理论》2012,(17):135-13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虽经多年治理,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加强家庭教育;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四是加强社会大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9):17
第一个是对网络威胁的判定。这既是国家制定网络战略的前提,又是国际社会能否就网络问题达成共识的先决条件。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承认,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是国家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受着网络犯罪造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的各种不法侵害在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中同样可能发生。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呈现上升态势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犯罪场所与犯罪侵害的目标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就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特征、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趋势 ,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并就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蔓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涉税犯罪总体呈高发态势,涉税犯罪逐渐呈现出总量继续上升,犯罪主体、侵害领域及地域泛化的宏观趋势和虚开发票犯罪、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发案增多,逃税犯罪、制售假发票犯罪发案减少的微观趋势。公安机关应当经营警税大情报系统,提升侦查信息化水平;拓宽案件来源渠道,把握侦查主动;强化立案审查;将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形成证据锁链,从而加强打击涉税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网络警察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普及和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商机和财富,但同时网络犯罪也呈现日益增长趋势,其破坏性远非常规犯罪可比。网络警察担负着防范、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雄厚的法律功底、准确把握网络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但网络犯罪与网络技术同步发展。所谓网络犯罪,是指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