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贫富差距的扩大、自身的弱势地位、社会不正之风、群体内部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边缘群体在思想上存在着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要做好边缘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他们唤起自信,树立自强意识;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渠道做好边缘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具有有别于其他青少年群体的特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隐患应引起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义务采取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当前边缘群体的存在实际上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和城市的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缘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边缘社区”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属性和管理体制的交叉性、空间的动态性和人员构成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特性.由于它不仅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体制性矛盾、利益冲突、观念碰撞和扰乱经济秩序、群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问题集中,各种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所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发展.为此,应在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以实现其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转型期中国的边缘群体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打工族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城市生活是既身处其中,又游离于外。用社会学的话来说,他们是典型的边缘人:他们具有双重职业身份,他们的职业跨产业类型,是亦工亦农,是过渡状态的阶层;他们具有双重社会角色,他们既是原始意义上的空间移民,又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他们是双重边际人,他们居住在城乡之间,他们奔走于工业与农业之间,他们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间;他们具有双重的社会心理,既具有传统的乡土色彩,重故土,重乡谊,又有着现代人的寻求梦想、财富和城市生活的意识。边缘人是  相似文献   

6.
城市拾荒者的透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进城中青年农民为主力军的城市拾荒者是集弱势与边缘于一身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滞后而产生的。城市拾荒者在为循环型城市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应加强对城市拾荒者的规范化管理,以发挥他们对城市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正面功能,减少或避免这一群体对社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城市新乞讨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乞讨现象与乞丐问题是历来令中国统治者感到头痛的问题,史载:“中国历代王朝皆毁于流民之手。”①乞丐群体作为特殊的社会边缘群体,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与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皆不相容的亚文化结构———“乞丐文化”。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其群体文化中又产生了一些诸如职业化、团体化等新特点,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颇大,有必要对其认真加以分析,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各大中小城市中出现了一个以青年为主的新群体。这一群体成员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由于社会角色和地位的边缘性而被称为“边缘人”。城市中由此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与边缘人群自身有一定关系。本文分析了化“边缘人群”为城市稳定因素的必要和可能,并提出三点建议:1、保护青年民工的合法权益;2、关心“边缘人群”的生活;3、呼唤第三部门的适时介入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至今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由于地区间差异性极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处于不同的阶段,就好比是地质上不同断代层的横截面。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问题却极为重大。它涉及到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社会能否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持续上升,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对于社会公平的看法与感受,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而且对社会未来的发展起着晴雨表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社会公平感抽样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了解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状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平感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正在接受着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动态受着环境、社会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子们虽然处在相对封闭的校园中,但他们都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潮流、个人在社会中成长的未来空间,他们设计着自己的未来人生.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是高校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力量,努力做好这个群体的统战工作,对于发挥高校统一战线优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的深入改革、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作好这一群体的统战工作,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群体的基本思想现状、政治态度与他们所关注的高校乃至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高校党委和统战部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工作,提供了实证研究分析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青年妇女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青年妇女是当今社会一个相对弱势的边缘群体,逐步解决她们的发展问题,既可以缩小社会底层的人群数量,稳定社会生活,也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农村进步。这些制约农村青年妇女发展的因素,不仅涉及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解决农村青年妇女发展问题需要一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中国特定的体制下对进城务工农民身份的一种描述。“农民工”是一个充满歧视性的概念,“农民工”身份的构建和认同使“农民工”群体成为了社会中的边缘人,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权利实现与自身发展。“农民工”问题要获得真正解决,就要从根本上淡化并消除对“农民工”这种矛盾身份的定位,并在社会生活中赋予其“产业工人”的身份,从而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它的形成有原因、实施有条件、萌生有征兆、发展有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看,预防犯罪是建立在总结犯罪现象、认识犯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走访调查、个案分析,研究了上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边缘青少年群体的生活现状,对边缘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少年司法工作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律工作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流动知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但由于某些现存社会制度内含的针对某些社会群体的社会歧视,该群体具有社会弱势群体的某些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尚处于边缘状态的“流动知青”将成为未来青年就业群体中的主流群体。中央政府应尽早着手建立不分城乡、不分区域、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问题青少年主要由以下5种人员构成:1.社区青少年;2.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3.农村留守儿童群体;4.流浪青少年;5.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人们一般将他们视为犯罪的高危群体。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主要有:沉溺网络、不良行为和前科行为。减少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首先要树立"儿童福利"的理念,关注和维护青少年的权益;着力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管住成年人,让他们做好青少年的榜样,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建立包容的社会,克服对问题青少年的厌恶情绪。为了确保未成年犯罪人的安全和福利,他们的父母、亲属、朋友和受害者、志愿者要宽容一些,为他们的改好多付出一些,这才有可能将他们带回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群体是在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但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他们虽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他们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等基本权利;他们虽然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他们亦给城市带来了负面效应.这些矛盾反映出来的问题既涉及法律,亦涉及人口、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亦不可能集中、单一,然异曲同工,各方探讨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其具体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边缘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弱势个体与强势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和敌意,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鉴于此,应当通过建立通畅的社会主体意愿沟通机制、有效的社会敌意缓冲机制、完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以及加强对边缘群体和弱势个体的人文关怀等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20.
失业问题由来已久,但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半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将侧重从下岗失业群体再就业的形式的分析出发,以阜新地区为典型,从而通过分析为下岗失业群体找出适合他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