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解决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应实现彻底的政企分离,政资分离,建立起能够选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国企领导人和激励国企领导人为"全国人民"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同时使国企与其他所有者企业平等竞争,国企不应享受在税收、信贷、资源、许可等方面的特权,由此才能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才能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国企由"低效"转向"高效"。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国企分红制度有助于规范国家与国企的分配关系,建立完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国企分红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但现行制度存在分红范围小、比例低的局限,使得国企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加上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引致国企的过度投资及民众的福利损失。应充分考虑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从强化红利上缴的约束机制、弱化内部人控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等视角重构国企分红制度的宪政框架。  相似文献   

3.
任德新  段进东 《探索》2001,(6):106-108
本文首先简要评介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接着剖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严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等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治理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志磊 《理论学刊》2004,(11):88-89
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是改善国有企业管理 ,防止内部人控制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围绕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问题作些探讨。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形成的监督机制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监督机制 :(一 )内部监事会制度。在过去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实践,首重论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内部人控制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公司的改革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内部人控制”问题越发凸显出来。本文着重从企业家选择机制创新的角度探讨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一、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现代企业理论指出,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为了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可能作出不利于委托人的决策,这就产生了内部人  相似文献   

7.
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化公司制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主要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笔者拟从企业财务角度出发,分析内部人控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弱化内部人控制,优化资本结构,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建议和对策。一、内部人控制与企业资本结构1.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是公司制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然产物。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利益取向的双维性以及获取信息成本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企业经理人员或员…  相似文献   

8.
建立规范有效的治理结构,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和强化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于提高公司制企业的运营效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防范化解内部人控制风险;兼顾效率优先与社会公平,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报酬制度;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国企企业家责任制约制度的规范化;改革国企经营者任命制,加快国企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曹休宁 《探索》2002,(3):86-88
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政府化.其主要特征是委托人和代理人都由政府任命.这种政府化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有效的经营者选择机制,如逆向选择问题.第二,监督机制失灵,如监督动机的缺乏、监督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等.这就必然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从长远来看,改革产权制度是解决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的根本措施.当前,要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改变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任命企业负责人的制度,形成一个客观评价、选择和淘汰经营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中要带头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而且要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创先争优中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加强对"十二五"规划的学习宣传,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努力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文化走出去的前景是光明而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3.
“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发展战略,是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泛珠三角”合作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也蕴含着难得的机遇。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桂林市经济社会建设的又一次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区域合作优势是桂林借势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作的新的诠释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动因论、社会文明论、群众史观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共党史学研究内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历史作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线。坚持和推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语言学,又叫批评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用适当的语言学方法,联系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用批评语言学的一个模式——社会符号学,以当今中国网络流行语言“雷”为研究对象,进行批评语篇分析。旨在揭示“雷”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代表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威斗争。  相似文献   

17.
詹姆逊在他的“认知测绘”理论指导下,做了两种测绘尝试,分别是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测绘、为当代全球化测绘。他的测绘尝试体现了辩证思维方法、总体化方法、中介化方法和历史性方法。他的“认知测绘”方法论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个人可以根据总体关系,绘制出自己与当地和国家的社会关系;国家可以利用其确立自己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的政府角色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行政生态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政府治理将会面临新的时代挑战。所以,政府在公共治理中需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由“财富创造者”向“环境提供者”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型,由“官本位”向“民本位”回归。实现政府角色新定位,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通过“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行政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定位,通过大部制推进机构整合改革政府机构,通过完善行政管理制度调整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9.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科学性的细化、批判性的转化和开放性的深化。“八荣八耻”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伦理学的基础上既有直接沿袭也有新的发展与充实。“八荣八耻”吸收古今中外伦理思想的积极因素,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成为当前社会风尚及公民道德中的一盏明灯,既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不朽的理论光辉,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一是发展任务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经济、社会并举”;二是发展导向从经济总量增长转为国民收入增加;三是发展方式从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四是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为工业现代化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