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发展“珠三角”的必由之路 “珠三角”的“先走一步”,主观上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政策监管、实施行为的一种下放许可,实则是国家与地方一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含有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财税来源,“先行一步”,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历史特定  相似文献   

2.
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应该是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未来发展的要求,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走出去”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有限,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市场的不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而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经济全球化既为各国提供了在更广阔的空间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定海将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切实找准定位,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全面对接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一号工程”,努力在海洋经济转型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规划引领,加快集聚发展.围绕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编制“十三五”规划,及时完善城区、小城市、中心镇、新市镇、各产业功能区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凌云 《今日浙江》2008,(13):40-41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今后5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5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将放在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上,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之一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将立足于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寻求缓解能源资源对我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新浙江。  相似文献   

5.
《群众》2007,(1):1-1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党代会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全省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落实“四优先”方针,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开好头起好步。2007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道”是要素资源流通的管道.通道经济是依托通道的地缘优势,吸引生产要素资源向通道区域集聚、布局,以推进通道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通道经济随通道性质的演变而存在交通通道经济、产业通道经济、制度通道经济的不同阶段.从当前海西建设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出发,海西具有发展对台通道经济的优势和潜能,但从内外部条件来看,其通道经济必须立足高起点,其对台“通道”建设应超越一般模式,即在补强交通通道建设的同时,以产业通道建设为核心,以制度通道建设为动力,充分发挥厦门、平潭“对台特区”的先行先试和系统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才经济”是一种以“人才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经济,是知识经济本质的体现和延伸。同过去以劳动力和物质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及信息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资源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形态上看,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经济、网络化经济、创新型经济、智力支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中最起作用的是劳动者———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任何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才问题:有…  相似文献   

8.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十一五”规划纲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个重要指标,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个重要的资源指标和应对我国能源资源面对经济快速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坚持节约能源资源,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比较严重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资源…  相似文献   

9.
论井冈山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非再生性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今天 ,各国政府领导人和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家为了自身所辖行政范围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或自身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不仅在理念上越来越认识到实行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行政单元之间广泛的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而且在实践中也已在许多地方进行一定地理空间范畴的经济合作 ,并在合作过程促进了合作主体经济的发展。国际上 ,“欧共体”成立后一派欣欣向荣 ,成员国不断增多 ,并发行“欧元”逐步实行货币统一 ,使区域…  相似文献   

10.
杨晨 《今日浙江》2021,(6):24-25
数字经济是杭州的“柱”和“梁”,体现着这座城市发展的“高度”.数字赋能,也成为催生“新制造”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杭州市全面推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协同并进、融合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蓄积强劲动能.2020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3.8%、6.9%,在全省排名分别提升1位、5位.  相似文献   

11.
《政策瞭望》2014,(5):1-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完美融合.科学发展之美.加快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上不去,美丽中国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但我们的发展只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只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只能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发展,不能靠牺牲环境来换取增长.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所以说,美丽中国必将是绿色发展的中国,必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我们只有坚决摒弃“有毒GDP”、“黑色GDP”,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路子,美丽中国的基础才会坚实.自然生态之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锡盟挺立     
如果说,快速发展的呼包鄂“金三角”和正在加快发展的东四盟市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两翼,那么,位于自治区版图中部的锡林郭勒盟就是“腰部”。相对于经济发展遥遥领先的“金三角”和近些年迅猛发展的东四盟市,由于单一的经济结构,锡林郭勒盟的差距逐渐凸显,锡林郭勒盟多年来引以自豪的“牧老大”的位置开始“塌陷”。当工业浪潮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了锡林郭勒草原,锡盟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中进行大范围、大规模、多层次、高水平的资源配置,引进优势企业开发优势资源,让多年沉睡丰富的资源开发起来,草原人民踏上了重振雄风的征程,一个“撞腰工程”在2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轰轰烈烈的展开。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其发展与否,既关乎区域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水富县按照省委、市委“建好云南北大门”的战略部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发展的新路子。一、水富县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是实现水富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水富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与优势水富拥有“三大资源”、“三大优势”。具体来讲,三大资源是指:(1)水利资源。县境内有两条江,即金沙江和横江。金沙江最尾端有一个设计装机容…  相似文献   

14.
“着眼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加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结合。”在今年的政协第二次大会发言上,市科协俞涛委员(上图)强调,要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装上金融“马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铜鼓而言 ,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围绕“发展生态经济 ,创县域经济特色”的目标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林业强县、工业富县、民营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 ,走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一、全面推进改革 ,实施体制创新突破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力求在体制创新上有突破。加大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力度 ,全面推进分类经营和分户经营。根据森林的功能和社会需求 ,把森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关于经济理论的创新点1.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第一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3.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4.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上有新的提法。提出了两个“必须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提出“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5.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的思路。6.提出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了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的认识。十六大报告指…  相似文献   

17.
幅员辽阔,资源丰饶的四川,素以“天府之国”的美名享誉中外.境内西北部高原逶迤,森林茂密;东部沃野千里,美丽富饶.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及社会文化传统技艺等,使四川成为一个罕见的资源宝库,蕴藏着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巨大潜力.四川正积极挖掘这些潜力,努力创造一个对外贸易的良好环境.改革开放16年来,四川在对外经济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白洁  于洋 《思想工作》2007,(7):16-17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经济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经济,一方面带来了地区面貌的焕然一新,另一方面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负面效应”。如何协调资源与发展,经济与环境,生态与生产的关系,已成为达旗旗委、政府“当家人”必须面对的问题。2006年,该旗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开始全面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既  相似文献   

19.
作为滨海城市的厦门,海洋是最重要的资源和优势。多年来, 厦门市十分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始终把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先后提出了建设海港风景旅游城市和海湾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以港立市”的发展战略。如何使海洋经济在规模上得到扩张,在结构上、层次上得到提升,就此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学家有一句名言:“物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资源是无限的,发挥人的优势,打入国际市场”。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对外向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功能的要求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拟就外向型经济中的人才观作一点探究。 (一)外向型经济中的人才开放观。由于我国过去传统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大多是“划地为牢”、“死抱教条”,缺乏竞争意识,经济决策“内向型”有余,“外向型”不足,很难打开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而发展外向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