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辉 《唯实》2002,1(11):11-1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成熟 ,名副其实的全球化才真正形成 ,资本主义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在股份公司资本占有结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非但没能随着这些新变化而得到解决 ,反而由于失去了内外制度的竞争压力而趋于激化。资本主义正孕育着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作者联系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客观地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化,深刻剖析了这些"新变化"背后资本主义未变的本质.文章进而认为应从当代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制定和实施应对资本主义新挑战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新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文忠 《求实》2001,(1):43-45
七、八十年代以来 ,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 ,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把两制之间的斗争置身于一个新的背景和条件之下 ,从而使两制之间的斗争与过去相比 ,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了解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新挑战 ,对于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沉着应对来自资本主义的挑战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共产党十分重视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在新世纪以来召开的五次中央代表大会上,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新发展予以了充分关注,对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进行了阐述,深刻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制度性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还是显示出了穷途末路的迹象,“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瑞典社会民主党在思想领域包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对民主和平等的原则等问题都有新的看法.同时,在党纲方面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巩固了其瑞典第一大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代西方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劳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分享经济、利益相关者治理、劳资合作与冲突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治理的新特点在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框架内产生,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研究,以便进一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趋势,并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对如何认识这些新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首要问题;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角度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性视角;实事求是地辨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面性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文章提出,我们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的基本原理,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这一事实,坚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胡莹 《求实》2013,(8):72-77
在垄断金融资本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金融化具有共生关系。垄断金融资本借助金融工具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进一步加深了"强资本"与"弱劳动"的对立。在过去的30年里,资本主义变化的特征通常被人们用三个词来概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其中,金融化是三者中的主导力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化的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金融化造成了经济停滞、债务负担、工人失业、世界经济危机和新帝国主义。伴随着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必要反思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能否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意义重大。对此必须把握住以下几方面:第一,不承认,不正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不行的;第二,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是有害的;第三,关键在于要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随着全球社会结构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已经由垄断资本主义逐渐演变为金融帝国主义、高科技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在金融领域、科技领域和文化领域实施霸权主义。认真分析资本主义的全球战略和新的垄断方式,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直面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金融改革,打赢金融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自主创新,迎接高科技帝国主义的挑战;强化文化建设,夯实应对文化霸权袭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如健全的法制、科技的迅猛发展、引入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新变化,值得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些新变化只能使资本主义垂而不死,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资本主义,它必定是要死亡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及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背景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学界对这个新的阶段的认识还不尽统一,有的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有的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它所出现的一系列最新情况和变化确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上层建筑和全球化四个方面。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无法回避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对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面对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作再认识、再探索、再更新、再发展,使之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科学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共产党十分重视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在新世纪以来召开的五次中央代表大会上,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新发展予以了充分关注,对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进行了阐述,深刻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制度性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还是显示出了穷途末路的迹象,"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我们能够从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发展与创新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5.
徐秀红 《唯实》2001,23(1):38-41
科技革命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科技革命不仅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将在这种变化中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瓣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能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的高度,探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强调指出:斯大林不能承认、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碍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斗争实践;戈尔巴乔夫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否定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一味地同西方世界搞“一体化”,是为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策略效劳。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关键在于不要从主观臆想中,而要从客观的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它。  相似文献   

17.
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就不仅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革命,而且还要进一步认识这一矛盾的发展也会导致资本的自我扬弃,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更表明资本扬弃正日益深入和发展。它一方面使资本主义获得了再发展的可能和新的推进因素,另一方面也深刻影响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增强了社会主义以和平嬗变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