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建设精神文明也是硬道理郭克民建设精神文明也是硬道理,理由有三:首先,它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统一,既要建设物质文明,又要建设精神文明。显然,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不是单纯地发展物质文...  相似文献   

2.
提倡辩证思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青海省委宣传部长田源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要超过资本主义,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上新水平,首先,就要提...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确立和发展必须以立为本,做扎实的建设性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否则,‘位设”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贵在坚持”是新的社会发展现的应有之义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的发展基本上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或经济工业化,这种片面发展观虽然不排除两个文明偶然的协调发展;但从本质上、总体上说,社会的发展不包括乃至排斥精神文明的发展,因而,精神文明建设外在于社会整体发展目标,是不可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行为规范体系:连接两个文明的中介刘春明人们常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比作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是不错的。但我们应当进一步看到它们二者之间的内部联系——中介——连接两轮的轴和驱动双翼的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是独立的两个客观存在,二...  相似文献   

5.
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结合这些年工作的切身体会,我认为党委领导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一条总的原则:从政治的高度来谋划经济建设,靠经济的发展来促进精神文明。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五抓”。(一)提高认识长期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党委首先要牢固树立长期抓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要常抓不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善小」而为之□本刊评论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各地结合实际都制定了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邓小平同志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  相似文献   

7.
浅谈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管理呼铁局党委宣传部张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要不断推动社会卞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此,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出版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我们学习这方面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材料。我们制定精神文明发展的纲要和规划,研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和韧度,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使之成为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精神文明目…  相似文献   

9.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越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牧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不可偏废,缺少任何一方面,农村牧区的社会就是畸形的,就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在指导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始终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C,努力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把畜牧业经济搞上去,这是兴区富民的基础,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另一方面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牧区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关系新探□汪鹏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共存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不同形态的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文明和谐协调,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社会。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  相似文献   

11.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刘云沼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促进,用哲学的话说叫辩证的统一。一个文明的社会,无不包括这两个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反之,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以张家港市为榜样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李崇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  相似文献   

13.
1、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说明精神文明建设本身也成为经济增长要素的一部分,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要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效率。竞争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精神文明和建设物质文明都是经济行为,都有投入产出,都要节约资源,并且只有两者保持协调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否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比如若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落后,道德沦丧,赌博成风,贪污盛行,强盗…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共七个方面30条,其中第六部分用了3条篇幅专门论述了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投入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结合这几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现状,笔者认为,切实增加投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既是18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总结,更是完成全会提出的今后14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物质保证。 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曾经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有“两难”,一是认识难到位,二是投入难到位。把投入难到位与认识难到位并列作为两个主要困难,至少能说明两点,一是投入之重要,二是目前投入之乏力。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凡是真正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较硬的地区、部门和单位,都首先是领导全面认识上的真正统一和提高,在此基础上舍得花投入,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必需资金。还有一些领导人,嘴上也说重要、必要和紧迫,但是遇到精  相似文献   

15.
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置于突出的地位,有三个关系问题必须给予重视:一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立”与“破”的关系,三是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片面认识:一种是把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绝对化,把生产力标准片面化。认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精神文明建设也会自然而然地跟上来”,甚至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物质利益;或者认为只要能发展生产力,一切手段都可以利用。另一种片面认识是、把社会出现的消极、腐败、丑恶现象,都归咎于以…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时指出: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难进。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我们搞好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是法制进步和发展的前提,精神文明的成果直接为法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法制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文明成果的物化与体现。邓小平指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建设历来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为,党的十五大指出,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王义。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组织领导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各级预导干部,是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者,必须善于抓精神文明建设,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领导干部善于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以身作则。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的领导对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时指出,搞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以勇作则。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实施和领导者,更是精神文明的体现者。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文…  相似文献   

18.
53、为什么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同志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一点要肯定。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坚持以…  相似文献   

19.
雁塔晨钟     
金钱与文明张述华随着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文明开出了艳丽之花。然而物质文明的进步暴露出精神文明的陷落。“富裕知礼义,钱多自文明”,似乎成了一些刻意追求物质文明者的哲理,成了放松、诋毁精神文明建设的借口。他们的物欲极强,钱迷心窍,把物质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召开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次重要会议,即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及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明确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指导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