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2018,(12)
正"一句话、一颗心、一分真、一腔血、一团火、一面旗,这就是‘紫丁香之爱’。""紫丁香之爱"公益组织创始人魏刚在他的朋友圈中这样写到。这个创建于祖国北疆的公益组织十二年如一日,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播撒爱的种子,一路走来,芬芳怡人。"紫丁香之爱"公益组织,又名"呼和浩特市社会化教育研究会",于2006年成立,现有核心志愿者300多人、外围志愿者3000多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钱理文 《前线》2012,(7):102-103
7月2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罕见的自然灾害考验了北京城,更检验了北京人。危急关头,北京精神在涌流,北京力量在凝聚。凝心聚力,众志成城,谱写了抗灾抢险的动人篇章。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那么,在大灾突至之时,是什么引发了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大转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从1978年始,到现在整整30年了。弹指一挥间,京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筹办、举办奥运会,大大加快了北京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北京发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30年,是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的30年,是北京融入世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30年.是民生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北京城市全面发展的30年。鉴此,本期特设“北京改革开放30年巡礼”专栏,文章由本刊记者采写。我们总结历史,回顾成就,同时,我们更期待首都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4.
《前线》2009,(4):32-32,3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总结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思想。“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科技北京”是“人文北京”和“绿色北京”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表述语发布至今引起了广泛影响,从社区到网络,从农村到企业……广大党员群众在谈论着“北京精神”,自觉传播着“北京精神”。全市上下自发地把市民组织起来,组建了不同类型的“北京精神”宣讲团。宣传“北京精神”,就是通过将“北京精神”内化为市民的精神动力,自觉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  相似文献   

6.
我叫高树义,1993年,我从老家山东省鱼台县到北京打工,做的是废品回收工作。一晃儿18年过去了,我也在北京扎下了“根儿”。说实话,我现在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前一段,听说北京在评选“北京精神”,我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包容”。在我居住的地方——门头沟城子兴民社区,那些老街坊们给了我家的温暖;打工的这18年,是北京的包...  相似文献   

7.
孔繁峙 《前线》2008,(6):20-21
在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戈Ⅱ,为北京的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北京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发掘北京深厚的文化内涵,完整而充分地展示北京历史文化与现代建设相协调的古都风貌。几年来,为实现“人文奥运”的目标,在全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保护项目,全面加强了北京历史名城保护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文鹏  吕仕康 《前线》2023,(1):87-89
<正>北京的水系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由于永定河的泛滥改道,就形成了北京平原的若干河流湖泊。从西周时期燕国建都蓟城开始,经过历代整治修建,形成了众多水系,其中以西山水脉最为重要。从金代迁都北京以来,西山水脉对于北京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说,金代之后的北京城就是在西山水脉的滋养下发展起来的。回溯过往,西山水脉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古都历史发展中有着十分辉煌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建言人文北京共谋和谐发展——“人文北京”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梅萍 《前线》2009,(4):29-31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奥运筹办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理念。这一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把“人文北京”摆在了第一位,进一步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建设“人文北京”的高度重视。日前,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邓研中心、北京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人文北京”论坛。  相似文献   

10.
朱晓青 《新视野》2002,(5):28-30
北京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服务业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领先性。2001年北京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1亿元,占北京GDP的58.9%,这一比例指标在全国31个省级区域中排名第一位。近年来,北京服务业在结构调整中获得了稳步健康发展,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1.增速较快。“九五”期间,北京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1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个百分点;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3%。2001年北京服务业增长率为10.2%,略低于GD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的持续增长,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已由1995年的47.6%上升到2001年的58.9%,真正形成了北京“三、…  相似文献   

11.
新片推荐     
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整个西宁古城沸腾了,顷刻间鞭炮齐鸣,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西宁市有了一个不眠之夜。连日来,人们沉浸在申奥成功的欢乐之中,许多临街商店都自发挂出了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横幅。许多干部、群众说,北京申奥成功,太令人振奋了.我们真切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党报研究》2009,(5):51-51
为向在京中外读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资讯和信息,《中国日报》在每日24版的基础上,于16日推出4个全彩版的《中国日报·北京蚴,每周一至周五出版,随《中国日报》在北京地区发行,报纸定价不变。《中国日报·北京版》开设了“北京新闻快递”“老北京特写”“外国人在北京”“城市指南”“游遍京城”等精品栏目。整个北京版将重点突出人物报道,讲述代表性的外国人和北京市民故事,  相似文献   

13.
宋云辉  王邺  魏谦 《前线》2009,(1):I0001-I0004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首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北京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西城区认真总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经验,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深化“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之 《前线》2012,(7):34-37
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筹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历史性重大任务,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立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四个服务”水平,总结提炼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5.
以新的理念透视入世后北京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教育服务中做出了部分承诺。从全国和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新的挑战性机遇中大力发展北京教育,是我们研究WTO背景下北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一、认真对待和研究加入WTO给北京教育带来的挑战入世给我们带来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北京教育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伴随着入世,北京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挑战之一:北京教育发展如何适应首都经济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趋势的需要。关于教育应对入世挑战,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北京教育发展来讲…  相似文献   

16.
段柄仁 《前线》2011,(12):53-53
20多年前,在探讨首都的城市性质和特点时,北京提出在全社会树立“首都意识”,并广泛进行了宣传,多次把它作为推动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写入党代会和人代会的报告以及有关文件中。如今,北京又提出要弘扬“北京精神”,那么,二者有何相同、不同之处?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蔡庆悦  高斌 《前线》2008,(9):16-18
百年期待,今朝梦圆。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鸟巢”上空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完美谢幕。 “北京赢得两块金牌”——中国以金牌总数第一的奥运战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顺利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 16天,北京给全世界几十亿人带来了欢乐和喜悦;16天,全世界共同见证了“新北京、新奥运”这个创造历史的精彩跨越。  相似文献   

18.
北京滋味     
陈建功 《学习导报》2013,(10):59-60
我是到28岁时才开始“读”北京的,因为那一年我上了北大,听了第一次讲座,由侯仁之教授主讲。此前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1年,听了侯教授的,我才知道,前21年基本白活。因为北京太有意思,而我,却只是在北京“活着”而已。讲座结束后的次日,我流连于北大勺园,想米万钟,又想到侯教授的老师洪煨莲。到了星期日,我跑到永定河畔,感受这几近枯竭的河水当年如何孕育出一个聚居点,  相似文献   

19.
赵思敬 《前线》2009,(6):59-61
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80周年之际,我国科学家利用古人类研究领域采用的铝铍埋藏测年法,对遗址的石英质样本进行测定,得出“北京人”距今已有77万年的结论。这个结论比我们熟知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的说法,提前了20多万年。可以说,从1929年发现第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中外科学家就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长期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北京人”生存密码之路。  相似文献   

20.
寻访八道湾     
张映勤 《党课》2011,(23):114-116
京津距离不过百多公里,一年之中总要到北京数次,也许正是因为近,每一次到北京大多是来去匆匆,当日往还。这一次因事耽搁多住了两日,便有意一了心愿,看看周氏兄弟在北京的旧宅八道湾胡同1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