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蒋烨 《求索》2011,(6):103-104,75
中国廊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非物质层面均蕴含着美。廊桥美包含和谐美、意境美、技术美、功能美和艺术美等五个方面。其中艺术美是中国古代廊桥区别于他国廊桥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桥梁艺术美的概念入手,一方面从点、线、面、体等造型元素探求了廊桥的造型美;另一方面从雕刻、彩绘、涂色,以及对联、书法等其他装饰手段分析了廊桥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2.
廊桥,作为桥梁建筑中唯一将桥梁与居住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给了桥梁建筑设计一种新的启迪,场所的建构,即是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场所理论诠释廊桥对生活世界的关怀,对于现代桥梁设计无不是一种比照,廊桥即建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拓展了人们对桥梁的认识,给桥梁史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的庆元县,溪流纵横,层峦叠嶂,当地百姓自宋元以来曾修筑了230多座各式廊桥,至今仍遗存有宋、元、明、清各朝建造的90多座木拱廊桥。庆元廊桥,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而且是  相似文献   

4.
武夷廊桥     
廊桥是闽浙毗邻地区的一大文化景观。清初旅行家周亮工在他的《闽小记》中写道:“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其中旧崇安的廊桥堪称翘楚。在武夷山的青山绿水问,如今仍散落着数十座的廊桥,这些廊桥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每座都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  相似文献   

5.
季海波 《今日浙江》2013,(14):58-59
一个多月前,作为第一个应邀参加美国廊桥保护论坛的中国泰顺廊桥代表团,我们在美国廊桥之乡代顿作了廊桥论文演说;在富有文化内涵的波士顿,将中国泰顺廊桥展现给哈佛大学的师生;在浪漫的纽约市区街头,向市民宣传中国泰顺廊桥申遗。我们用微薄之力完成了一次繁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实现了泰顺廊桥在海外的首次惊艳亮相。和风夕阳,麦田远山,低吟浅唱。俄  相似文献   

6.
长桥长悠悠     
镇以桥名,号称天下第一木廊桥的万安桥,座落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莺飞草长的春日,我终于见到了这长桥。远远望去,在青山绿水间,长长的木廊桥飞架清溪上,第一眼就让我喝彩不迭。走遍了木廊桥最多的闽东各县市,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木廊桥。  相似文献   

7.
盛唐边塞诗歌,以其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的格调著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美——进取之美、壮烈之美、勇毅之美、机智之美等.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军事美,对于军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发挥健康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新理念,开拓创新,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渴望,挖掘其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享受,都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本文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审美情趣出发,以体育常态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快乐体育"与"挫折教育"的相关理念,发掘体育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并展现体育教学中的"体魄美"、"情感美"、"意志美"和"创新美",将体育教学塑造成学校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江西三记     
廊桥闽浙赣3省山区的许多地方,常会看到一种古老的廊桥,廊桥架在宽阔的溪流之上,连接着两岸村庄。这种桥我不知道它最初的构思来源于何种灵感,或是山区农民劳动和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建筑。在我看来,廊桥有道路、凉亭、房屋和庙宇的功能,那高高的屋脊、斜檐,朱红色的护栏、长椅,桥头上供奉的神龛,  相似文献   

10.
孙树仁 《前沿》2011,(24):178-180
哀美,伴随着人们的感情产生而存在,发展而丰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目前学者对哀美的研究只限于文学艺术的哀美,且成果无几,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哀美,还是一块没有开垦的处女地。本文追溯了哀美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殡葬哀美"真与善"的统一和主客体统一的观点。提出了殡葬哀美的概念,分析了殡葬社会活动中哀美的实践路径及其在殡葬社会活动中注入哀美现代元素,对提升人们殡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桥梁是架空的道路,是山水的纽带。桥,先秦时多称梁,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释中说:"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由此可见,桥梁最初会意指的是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自古以来,桥梁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人们面对江河溪涧时,可谓无桥"咫尺千里",有桥"天堑变通途"。我国桥梁建造技术有六七千年的悠久历史,政和的建桥历史,时间虽然没有那么长,但它以精湛的技艺、独具的魅力为世人所瞩目,在世界廊桥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黎子莹 《湖湘论坛》2012,(3):110-112
余华不平凡的经历决定了他感受苦难的方式不同,不同时期他的创作体验、人生境界也不相同,因此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荒诞美、《活着》的苦难美和《兄弟》的暴力美。  相似文献   

13.
最先知道的廊桥,是我在《廊桥遗梦》一书中读到的,幽幽的情意拂过桥面,留下深刻的浪漫印象。不久,又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上看到优雅的汴水虹桥,这桥的结构与贯木拱廊桥非常相似。崇山峻岭中的寿宁县,素有“中国贯木拱廊桥之乡”的美誉。19座廊桥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走来,依然透出迷人的魅力。许多生存在钢筋  相似文献   

14.
郭赫男  ;万红金 《求索》2008,(5):165-167
识度关、格调关、意境关和体态关“四关”构成了记者风格的关学形态,其中识度美、格调关、意境美是决定风格性质的规定性因素,体态关则是决定风格的从属性因素。记者的风格是上述“四美”的辨证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美与存在     
在理论界一直有关于“美”的客观说和主观说之辩。但有一点是无庸辩驳的 ,那就是美的确存在和产生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美存在 ,是作为存在的美的存在。美的规定性包含于存在的规定性之中。美是显现为美的存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柳红玲 《青年论坛》2010,(1):130-132
乔羽歌词中洋溢着故乡之美,从乔羽的艺术学养看,乔羽歌词也体现理趣之美和人性之美。乔羽歌词中的理趣,却似话家常一般,从笔尖自然流出。乔羽作品不仅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且思想内容厚重富于哲理。而乔羽歌词的语言之美,重点体现在他的歌词不仅好听好记自然清新而且感情真挚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3日,来自浙江温州的泰顺廊桥"圆桥"暨项目交接仪式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举行。两岸嘉宾及南投民众约3000人参加了仪式。这是泰顺廊桥首次走出温州,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清水溪"安家落户"。2017年10月廊桥开工奠基,2018年10月举行上梁仪  相似文献   

18.
黑马 《福建乡土》2006,(3):37-37
戴志坚没日没夜地行走在山水之间,他在山川和岁月的岸边守望,像在期许着与那些也许沉默无语的智慧老人相约。而百十年来,廊桥永不言语的沉默,似乎在为戴志坚坚持不懈的造访阅尽沧桑。在岸边守望,戴志坚也许沉默,但他的内心却暗流涌动。显然,他被一种静默之美和傲然之势所震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讨论了美和真的关系(美真同一说,美必真说,真必美说在美和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及美和善的关系(美是善的一种表现方式,美是善的源泉和伦理的起点,美能使人生善心和向善行)后表明,美(简单)可以作为真的指南,善本身就体现了美,真善美则是人类天生的追求和人间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流行歌曲歌词既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又有"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文学研究.其文学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意象美、结构美、音乐美等几个方面.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缺席"状态,如果予以拓展,必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