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清 《侨园》2012,(12):22-23
辽阳市目前现有归侨侨眷5000多人,其中归侨122人,大部分归侨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归祖国、报效祖国的。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归侨侨眷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生活、住房、疾病治疗、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辽宁省第八次侨代会以来,辽阳市侨联积极响应中国侨联倡导在全国侨联系统开展"侨心工程"的号召,认真配合辽宁省侨联启动的扶贫助困行动,开展了"手拉手、侨帮侨、送真情、献爱心"的活动,加大了对贫困归侨侨眷的扶贫帮困力度。截至目前,辽阳市各级侨联在省侨联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共为归侨侨眷捐款捐物80余万元,帮助100多名归侨侨眷解决工作、生活和子女上学费用等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2.
《礼记》包含了以孝道为内核的尊老、敬老、养老伦理思想,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孝道养老伦理思想进行了宏观阐释,家庭层面对孝道养老伦理思想进行了微观论述。其明确提出了"能养""弗辱""尊亲"孝道养老的三个层次,并将孝道养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核以延伸和扩展,上升而为国家"致事养老""学中养老""天子视学养老""恤老思想"以及社会层面的"天下子女皆孝子"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养老行为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尊老、敬老、养老的思想体系。《礼记》中的孝道养老伦理思想有利于维护家庭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准则。要理性看待,公允评价其缺陷和不足;其尊老、敬老、养老思想体系可为当今社会解决孝与养老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7,(6)
<正>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分析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部分组成,其中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武清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起步之初就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为老服务工作总思路,鼓励和支持多种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和参与养老服务工作。1.初步建立起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适度普惠型老年福利制度。武清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孤老政府供养制度,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对河南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实证考察,着重从社会办养老机构与其它行动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提出要通过建立"治理联盟"、构建养老产业园区、降低政策门槛、加强党组织建设、构筑社会支持系统等举措,为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面对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深圳确立了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合作供给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发现,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难题:养老总体存在"断崖式"养老压力、养老资源存在"不对等"供需现象、养老服务内容存在"低端化"状况、养老服务人员存在"高流动"等。在经验累积和借鉴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制度政策创制与创新、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平、强化养老服务高端化建设等措施对深圳养老服务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1)
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学虽然一直不乏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但对"养老"的研究并不充分。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从何为老、如何养以及谁来养等几个问题入手探讨贵州的一个普通乡村村民对"老"的认知,养老模式类型及当下社会转型中存在的养老问题,能为中国农村养老研究提供一个立体而典型的个案。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19,(2):103-109
"候鸟式"养老群体是现阶段我国养老压力失衡和多元养老模式发展不健全背景下出现的特殊流动群体。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多、传统养老观念转变以及迁入地气候资源环境优势,这一群体呈现规模扩大化、需求多元化、影响矛盾化等发展趋势,而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候鸟式"养老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与迁入地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凸显。这一供给矛盾亦可以看作"移民式"养老前期阶段所暴露出的潜在社会治理风险点,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既有的治理体系提出挑战。基于对三亚市的调研,分析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面对的问题和困境,发现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难以满足这一新兴群体的需要,政府缺位和社会补位不足是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为此,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社会治理体系中各个主体的应然性补位,促进社会养老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水 《侨园》2013,(5):34-34
<正>196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这一行列。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人们大多依赖"社会养老"。日本、新加坡等国在汲取西方社会养老优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概括起来,国外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居家养老老人居住家中,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服务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饮食  相似文献   

9.
张大志 《侨园》2013,(12):50-50
<正>根据国侨办关于开展"关爱工程——归侨侨眷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要求,辽宁省侨办结合省情侨情特点和实际需要,日前在沈阳、抚顺、营口市组织了7场(次)集中培训活动,并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共培训归侨侨眷600人(次),在各级的精心组织下,活动取得实效。辽宁省侨办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培训工作,要求把搞好归侨侨眷职业技能培训作  相似文献   

10.
冯永华 《学理论》2011,(36):70-71
伴随我国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现有的社会养老模式还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有力补充,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开拓一条有益可行的道路。近几年,根据我国国情,政府和商业部门也在逐步探索和实践。而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进一步更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杨雨馨  车洁 《学理论》2014,(23):58-59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迫近,"以房养老"模式的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电视剧到电视新闻相关信息不断,无疑增加了民众对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期待。什么是以房养老?以房养老到底如何操作呢?鉴于此,主要结合我国的实情来分析"以房养老"这种新型养老理模式到底如何依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具体操作呢,也就是"以房养老"模式应该多样化,期望能为今后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政策打开一个突破口,实现房屋前半身居住,后半生养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9,(6):133-138
智慧养老是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在养老领域的运用,它既依托于传统养老服务体系,又是传统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和创新,较之于传统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具有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人力替代、高效精准等优势。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养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动力,老年人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扩张是智慧养老发展的社会和市场基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智慧养老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还需要理念的转变、资源的整合和组织的协同。智慧养老发展必须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坚持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原则,实现线下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协作联动,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治理。智慧养老是"为夕阳服务"的"朝阳产业",通过专业化、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和老年人幸福指数,为我国老龄化社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蒲丽娟 《理论导刊》2014,(4):98-101
21世纪是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现实问题需要年轻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大学生的养老观不仅涉及现在,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有关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的养老观处于由传统养老观向现代养老观转变的过渡时期,存在着对人口老龄化认识不够、养老观认知模糊、养老意识淡薄三大问题。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养老观教育既是发达国家应对"银发浪潮"的普遍经验,也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必然要求和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理念,强调改革开放成果的广覆盖,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我国提出"医养结合"模式建设,是应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共享"为研究视阈,旨在利用"共享"平台,充分调动社区医疗和养老资源,建设城市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实现社区养老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力要求公共财政的效益最大化,构建以民生财政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处于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城乡、地域和身份分割,打破"碎片化"的养老保障格局需要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作为民生财政的核心内容,建构民生财政取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养老社会保障成功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确保兼业农民养老权益、推动土地流转,成都市温江区构建起"分类施保、耕保换养老"的兼业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对"温江模式"进行制度优化系统的过程分析,发现土地流转中的兼业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是在社会问题输入制度优化系统,经过"理念与目标、内容与标的、形式与载体、结构与功能"四个环节的循环作用输出社会期待的制度效果后实现的。而在这一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优化迂回不仅限定了"温江模式"的适用条件,也对制度优化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为积极响应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为居民养老提供良好的服务体系,了解居民对养老院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以南昌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对养老院养老的态度,从而为养老院养老服务的优化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养老院费用昂贵,公立养老院严重不足,家庭养老问题诸多。然而,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4)
当前,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迅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整合养老服务变得日益迫切。回顾国内有关整合养老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整合养老主体可分为"三位一体"说"、四位一体"说以及"五位一体"说,整合内容包括基本养老服务、健康医疗护理和娱乐文化服务等,整合的路径有转变养老观念、完善政策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资金投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未来,养老服务应该趋向于建立整合的服务体系,通过实现主体、内容、路径三者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王晶  郭乔冬 《学理论》2013,(17):60-61
孝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成为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文化根基。受各因素的影响,目前孝文化遭到冲击,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由于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这就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家庭养老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要切实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就应该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鼓励、扶持符合我国传统孝文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家庭养老,真正让家庭成为农村老人安度晚年的稳固后方。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满足老年群体日渐增长的医疗及养老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积极老龄化则提倡为老年人提供保障性的环境,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老龄化,阐明其核心要义及对养老服务的要求,剖析现存矛盾,并思考如何构建以积极老龄化为导向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