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日渐突出,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个群体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差异等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以南京理工大学2010届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样本,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指导与帮扶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调查高校本科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心理状况,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提供意见与建议。本文采用毕业生特殊群体筛查表、心理健康量表、就业挫折归因量表、就业社会支持量表对西安某高校1 423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类特殊群体毕业生占比3.9%30.7%不等,就业焦虑、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女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迷茫学生更多采取自我归因,就业焦虑学生更多采取外在归因,女生和创业学生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得出以下结论,学校需要针对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与帮助,增加其应对现实困难的能力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9)
从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入手,以理工科学生为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如下: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开展有针对性地职业指导;成立就业援助基金,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举办职业技能活动,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搭建学生朋辈互助平台,加强学生自我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考验。女大学生承受着应届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的大环境,又受到传统观念、生理心理、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就业显得尤为困难。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简单概述,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原因,并提出女生生理心理障碍的克服;用人单位的理性排斥行为的解决;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引导工作等几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阮敏尔  马林东 《学理论》2012,(10):96-98
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大学生村官这一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是否"下得去"的同时,重点关注是否"用得上"和"留得住"。同时就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总体状况、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校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湖北工业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大学生素质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十余年来,学校一直保持92%以上就业率,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体,促进和谐就业取得一定成效。今年2月,在“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会议”上,湖北工业大学受到表彰,并在大会上交流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兰州市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相对予技术性专业而言始终处于劣势,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毕业生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经管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英国:出台"国家实习计划"面对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却因经济迟迟不见起色而日趋严峻这一情况,英国政府、高校和毕业生都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或策略,以适应目前的环境,度过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0)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模拟面试是提高大学生面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参与模拟面试的情况调查,对有效开展模拟面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探索高校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模拟面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沈夏云 《学理论》2010,(2):173-174
勿庸置疑,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于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肯定是一个不利因素。然而让人惊喜的是在庞大的大学生就业潮中,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能在困境中异军突起。本文拟以绍兴文理学院2009届文秘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剖析了造成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当今高职文秘教育的一些凝重反思。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1)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就业的困难令本该无忧开朗的莘莘学子压力增大,并因此引发了诸多负面心理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针对大四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研究,首先应从对其含义的正确理解入手。通过分析整理近年来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数据,笔者尝试通过三个层次九项指标构建高校毕业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提出建议如下:协调"质"与"量"的共同发展;国家增强政策力度,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专业设置紧扣市场生活,加强大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高校开设相关教育平台,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郭薇  何红霞 《学理论》2013,(30):283-287
近年来由于"英语热"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专业教育质量也有所下降,导致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生陷入了就业困境。以下沙高教园区本科高校为例,面向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三方开展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帮助其有效提升其就业质量,为解决就业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易善芝  张华 《学理论》2014,(4):118-119
由于大学生成为就业主体,是否到基层就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理性思考,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强制。通过河南省6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发现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5.
宋玮  侯彦彬  姬振亭 《学理论》2010,(12):269-27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中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自身独特的问题与困难,然而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一些特殊优势使创业成为可能的选择。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英语专业大学生创业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观念体系、教学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6.
王丽霞 《学理论》2012,(23):198-199
男女平等就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某些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以西部某H大学十三个文科院的女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对H大学文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落实法律保障机制;优化高校考业调整途经;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琳 《瞭望》2003,(23)
非典放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影响只是暂时的。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超过 210万人,预计明年将达到 250万人,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但大学生应该是就业市场的优势群体;竞争力强。问题就出在预期与市场需求不符,需要做结构性调整,大学生要自我调整,高校的培养模式要调整,涉及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郭瑞  王军  齐威  郑启航 《党政论坛》2011,(10):38-39
英国:出台“国家实习计划” 面对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却因经济迟迟不见起色而日趋严峻这一情况,英国政府、高校和毕业生都在不断地调整政策或策略,以适应目前的环境,度过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男女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起薪差异广受关注,但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却尚未有统一的研究结论。本文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性别和专业两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起薪总体不存在性别歧视,性别因素对就业起薪的影响不显著。专业类型对于大学生就业起薪影响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的起薪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就业起薪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专业成绩、专业实习、行业常识等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6)
随着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择业价值观教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对于大学生心理以及观念上的精神冲击。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培育的对策如下: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