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两岸举行首次"金证会"1月29日,两岸首次证券监理合作平台会议在台北举行,这不仅是两岸开创和平发展局面以来首次最高级别的证券业务交流,而且打开了两岸资本市场资金双向流动及机构准入等方面的大门。2013年中央对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月19日,2013年中央对台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俞正声强调,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努力目标。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4)
<正>一年一度的对台工作会议于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两岸关系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情况下,大陆举行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对台工作会议,对于当前及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所谓两岸关系面临新形势、新变化,即过去一年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新突破,也出现了一些新挑战。"新突破"方面,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起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负责人实现了互访;两岸两会协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5)
<正>面对台湾当局一再地"去中国化","台独"势力气嚣日甚,两岸和平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之际,主导两岸关系的大陆,神定气正,使得两岸和平"未死"。1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对台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2017年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更加复杂严峻,大陆将继续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  相似文献   

4.
纪欣 《台声》2014,(9):50-50
<正>最近举行的第三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可以说是两岸法学界的盛会,它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产物和成果,同时也为下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带来重要启示。自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阶段。但目前两岸在法律方面合作的程度和水平,显然落后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大陆方面涉台法律体系制定较早,虽已基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12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简称"12·31"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了30年来大陆对台政策与对台工作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全面总结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号召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为站  相似文献   

6.
贾庆林 《黄埔》2012,(1):1-1
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张通过两岸协商谈判,逐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海协会成立20年来,认真贯彻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通过与台湾海基会开展协商,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英明 《台声》2011,(3):35-36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对台工作会议上,论及巩固两岸关系时,特别突出要厚植台湾民意基础这一项。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也在今年第一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专文,除了希望两岸能尽快启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商谈外,也强调要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2013年对台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对台工作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根本利益,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努力目标。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不断巩固深化两岸  相似文献   

9.
吴为 《统一论坛》2020,(2):14-16
2020年两岸关系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但祖国大陆积极应对,坚决反制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各种挑衅动作,大力强化推动反"独"促统大势,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向前迈进。一、对台工作会议召开指引两岸关系发展方向1月19日,2020年对台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正>回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历程,可谓披荆斩棘,成果丰硕。10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展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道路依然曲折,前景更加光明。当前两岸关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支  相似文献   

11.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和平统一政策的确立,两岸从此进入和平统一的新阶段.三十年来,我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理论摹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不断完善了我党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主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创造了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金栋 《两岸关系》2010,(12):5-5
<正>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经过两岸双方尤其是各界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两岸机制化交往稳步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继续深化,两岸全面交流的新格局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已经成为两岸各界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06,(12):F0002-F0002
2006年是两岸关系继续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国对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两岸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14.
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全文中,"和平"一词贯穿讲话始终,彰显了和平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展现了总书记为两岸促和平、谋发展的深邃思考。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卷册,是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相信在对和平的共同珍视和对统一的共同追求下,两岸同胞定会继续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也必将携手一道,书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崭新篇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和感动着各地亿万中华儿女,特别是各行各业的台湾同胞,他们用诗、词或多种文体表达着热切感闻——  相似文献   

15.
展望     
<正>弹指一挥间,全国台企联已走过10年不平凡历程。展望未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全国台企联作为沟通两岸的一座连心桥,将更加坚定支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全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悉心打造台商服务平台,为台商生产经营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祝志男 《人民论坛》2010,(11):30-31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刘红 《统一论坛》2011,(2):23-24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在取得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建立、两岸"三通"等一系列重大突破的同时,"涉台外交"也是一样,态势对中国外交大战略有利,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对巩固"一个中国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大陆对台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大陆针对两岸关系出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对台方针政策.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并提出了对台"十六字方针".两岸两会重启商谈,实现了周末包机和赴台旅游.年底,两会领导人在台北举行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两岸"三通"得到基本实现.国务院台办配合中共中央对台方针,相继推出了一些具体的对台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乍暧还寒的北京注入了一股暖流。两岸关系是“两会”引人关注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的有关讲话指明了新的一‘年对台工作的方向,与会代表、委员为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媒体舆论也持续关注“两会”中的两岸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