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12月6日至9日,由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南大人文基金两岸论坛·2020台湾"二合一"选举与两岸关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等两岸40位学者参会。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蔡英文操弄"亡国感",挟执政资源大肆买票(一)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  相似文献   

2.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加码制造两岸对立、破坏两岸交流近1个月来,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为捞取选举利益,不断加码制造两岸敌意,刻意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交往。一是在"王立强事件"上大做文章,制造"大陆介入台湾地区选举"的假象。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台陆委会纷纷发表声明,煞有介事地表示将"持续调查、依法严办",并称这表明大陆"对台湾确有介入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9)
<正>4月26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现场回答了两岸媒体记者的提问。华厦不可无根基蔡英文执政将满一周年,自去年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而台湾方面一再表示,希望尽快地恢复两岸双方的对话与互动,有舆论认为这是在向大陆释放"善意"。对此马晓光重申,2008年至2016年的5月20日之前,两岸关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1)
<正>摘编自5月24日台湾《旺报》台湾《旺报》发表台湾文化大学台湾发展与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评论指出,今天的台湾,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而让两岸陷入僵局,使台湾不能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眼睁睁地看着台湾老百姓继续受苦。窄窄一道海峡之隔的台湾,本来最有机会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无奈,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当政再到蔡英文当政,台湾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断推进"台独"活动,不断煽动对大陆敌意,挑动两岸对立,严重破坏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对此,蔡英文当局扮演无辜"甩锅"卸责,先倒打一耙,声称"不乐见旅游交流受政治因素干扰";再虚情假意,呼吁"透过不设政治前提的沟通化解分歧"。然而,明辨是非的两岸同胞都看得清楚,自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就持续流失,究其根源,正是蔡英文当局为捞取选举私利,蓄意挑衅大陆,伤害同胞感情,才导致了包括赴台个人游在内的诸多"两岸红利"流失。蔡英文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表明,它完全是毁坏  相似文献   

6.
2019年,民进党当局仍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蓄意升高两岸对抗,同时极力推行"一边倒"的政策逢迎美国,致使其"邦交国"进一步减少",国际活动空间"持续缩限。在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大背景下,蔡英文当局对外政策成效不彰,对外关系困境进一步加剧。一、"固邦"难挡"断交潮"蔡英文执政以来,台湾再度经历断崖式"断交潮"。2019年9月,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相继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仅剩15个"邦交国",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7.
正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在台湾岛内,蔡英文当局执政无力,政策多变,对国民党展开政治清算,对军公教进行抹黑、污名,引起民怨沸腾。特别是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交不出合格的答卷,使得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锐减,对台湾渔民、旅游业者等基层民众的生计造成重大损失。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今年9月台湾民众连续爆发抗议浪潮,表达对蔡英文执政不力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8.
黄涛 《两岸关系》2015,(3):14-16
<正>1月21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蔡英文2014年回任党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就国际、两岸、台湾内外整体情势进行评估,并就两岸城市交流进行讨论。蔡英文在会上提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三个有利"和"三个坚持",要求民进党执政县市建立"处理两岸事务之机制",并加强信息和经验共享。台湾舆论认为,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识",主要意图是独揽绿营两岸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蔡英文当局继续陷入执政困境,台湾朝野恶斗进一步加剧。国民党处于盘整中,内忧外患形势加重。台湾民意出现新变化。"茫"字当选台湾年度汉字,折射出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民进党的不满和无奈。一、民进党当局施政继续陷入困境,引发台湾社会民怨沸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致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海局势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台湾《工商时报》两岸经贸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20"以来,蔡当局"淡然"对待两岸经贸的态度,势必使两岸经贸既难以维持马当局所开创的"现状",更很可能会倒退;如此将减损台湾工商界的两岸红利,并挫伤其研发创新动能,使台商在大陆市场越来越边缘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蔡当局务必予以审慎提防。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已经明显淡化两岸经贸的重要性;她声言要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蔡英文所说的单一市场,就是大陆市场。至于她在该演讲中不承认"九二共识",引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22)
正11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台湾政党轮替,台湾由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执政5个多月来,由于蔡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所造成两岸关系的急冻,"亲美""友日""排中",两岸两会停止来往所引发的后遗症接踵而来,农渔业产品输往大陆和陆客赴台观光人数骤减,连带影响台湾的各行各业,对台湾基层老百姓的经济冲击,导致怨声载道,一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中国时报》5月24日发表前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执行长尹启铭的评论说,蔡英文"5·20"就职演说时宣示新当局"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立即有报纸雀跃地以之作为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并且说蔡英文"两岸论述全新的亮点就是提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我们想问:蔡英文的话可以相信吗?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蔡英文当局不仅态度冷漠隔岸观火,更借机从禁止口罩出口、拖延滞鄂台胞返台、违反世卫组织规定称“武汉肺炎”,到关闭大小“三通”、拒绝陆配子女赴台等人手恶意进行政治操弄,不仅挑起两岸对立,严重挫伤两岸关系,更对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蔡英文当局执政4年多来,持续推动谋求所谓台湾经济与大陆“脱钩”,两岸经贸关系未来发展将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0)
正民进党提案要求台湾教育部门应撤回高中语文、社会科微调课纲,此举更让人忧心,蔡英文与新当局"5·20"上台之后,"去中国化"变本加厉,新党唯一可以做的是保留"火种"。两岸关系会在"5·20"成为分水岭,届时会看到,慢慢从"量变"到"质变",光从陆客团"五一"来台湾数量减少就知道,两岸交流互动愈来愈少。关心两岸发展的人都忧心,距离新当局上台越来越近,蔡英文还是不肯松口谈论"九二共识",更难奢求"一个中国"的表态,甚至民进党往后主掌两岸政策的人,也不曾听闻对于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提出任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1)
<正>2016年5月20日至今,民进党在岛内全面执政已满一年。蔡英文已经从竞选时的"神坛"跌下,甚至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况。这一年,台湾经济情况如何?未来走向又是如何?值得关注。台湾经济现况:经济弱复苏尽管蔡英文当局未能兑现"大选"时提出的发展经济"点亮台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4)
正日前蔡英文首次外访行程结束,返回台湾。蔡英文在外访地享受礼遇,十分风光,不过其内心一定十分愁苦,因为台湾的多重危机已隐然成形,内忧外患,愈来愈难处理。蔡当局的危机首先出现在两岸关系上,大陆已中断两岸的沟通协商机制,紧接着还会如何出手,蔡当局无法预知,只能谨慎、低调以对;第二项危机出在"林全内阁"  相似文献   

17.
正民进党当局执政4年多来,在"法律"层面持续推行"渐进台独"路线,相继出台多项升高两岸对立、阻挠两岸交流的"法案"。蔡英文在连任讲话时还公然宣示台立法机构将成立"修宪委员会",推进岛内"修宪"问题。有别于陈水扁执政时期叫嚣以"公投制宪"图谋实现"法理台独",蔡英文通过修改"法律"推进"台独"的方式,更隐蔽、更具欺骗性。我们要警惕民进党当局以这种"修法"方式冲撞两岸红线,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机制和法治话语体系来反对和遏制。"公投法"修正为  相似文献   

18.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兴起新一波破坏两岸交流的恶浪随着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选战炽热化,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阻挠两岸交流、升高两岸对立的意图更为露骨。一是出尔反尔,毁弃"本会期不处理中共代理人修法"的说辞。10月29日,台"立法院"民进党团强行将"中共代理人"相关修法草案交付委员会审查。台陆委会扬言要借此"有效对应中共各种渗透干预行为"。二是大肆污蔑"26条措施"。蔡英文、台行政机构和民进党倾巢出动,极力诋毁大陆最新惠台举措。诬称这是"逼迫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企图将台湾‘国内化’"。认为"大陆意图影响台湾选举"。称"名为惠台,实为锁台","以此框住台湾"。称"台湾同胞可寻求领事保护,申请旅行证件"意在"营造台湾民众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假象",威胁、恐吓"违法者将被取消户籍"。三是再次进行"台独"挑衅。民进党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候选人赖清德重申自己为"务实台独工作者",重弹"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的旧调。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是台湾"大选年",岛内政局发生巨变后,蔡英文当局对其对外交往策略进行了调整,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挟洋自重,遂行"联美媚日抗中"为主轴的对外交往政策,妄图通过所谓"踏实外交"扩大台湾国际活动空间。但囿于台湾岛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和国际社会普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现实,注定蔡英文当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16,(4):16
正台湾《中国时报》3月18日发表评论指出,蔡英文必须优先处理好两岸关系,因为就职后,她必须立即面对并因应五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民进党当局可能会面临内外交迫的困境。摘编如下:一、两岸关系的危机与损害控管:大陆已经清楚的表明台湾新当局必须承认"两岸一中"或"九二共识";蔡英文必须评估在就职演说中要如何响应并且管控可能的冲击。蔡英文必须阻止两岸关系从冷内战转入热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