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帮助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约请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部分教授、讲师遵照中宣部理论局编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撰写了一套辅导材料,包括总论和十个专题讲座、原著介绍、难句解释、问题解答等.原拟分期刊登,现根据读者要求,除总论在本刊二期刊登外,十个专题讲座集中在本期刊登.原著介绍、难句解释、问题解答等仍按原计划分期刊登.  相似文献   

2.
王汉林 《学理论》2010,(11):257-258
《社会学原著选读》是社会学、社会工作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此课程是深化理论学习的需要、研究性学习的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需要。文章论述了教学应遵循的"八个结合"原则,即教师讲授与学生说课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授与启发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中西结合,原著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读书与研究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精选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选取案例时,应遵循整体性、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时代性、适度性、专业性、动态性等原则。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理论与案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案例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本科教学的重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两学年四个学期原著学习的实践表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内容选择、阅读方法、组织方式等方面统筹布局、合理安排,更为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正>一、理论哲学的解读视域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系统细致的理论阐释,在我国曾经是占主导地位的解读方式。如果把这种方式称之为"理论哲学"视域的话,这里所说的理论哲学,不同于哈贝马斯语境中的"意识哲学"或"思辨哲学",因为它并不简单地与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对立。因此,所谓理论哲学的视域,在最确切的意义上,是指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体系化解读的方式和视角。显然,理论哲学视域关注的焦点指向哲学理论的逻辑严密以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漆玲 《求知》2001,(5):47-4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及其体系的一种解释。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及其内在关联的看法各异,构建的体系亦有多种。本门课程选用的教材针对大专班学员和党校教学的特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力求全面、准确、通俗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1)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大班教学和大学生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问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运用想要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和深度性;问题教学要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将案例导入作为问题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晓 《学理论》2015,(5):27-29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的一座巅峰,他代表了近代西方理性发展的最高形式,是研究西方哲学的必经之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总结,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涵盖的理论和原理十分丰富,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生动、直观的现实场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分析和研讨案例的过程中自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选择和设计上要遵循"学生导向、时代导向、教学导向"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郗戈 《理论视野》2013,(8):F0003-F0003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理论网协办的"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相似文献   

11.
王立君 《学理论》2011,(12):297-298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探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及如何在"两课"教学中搞好案例教学。首先,要搞好案例的采集与组织;其次,把案例教学法引入哲学课堂,不是简单移植其他课程的做法,而应体现相适应哲学教学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谢铭威 《学理论》2012,(7):159-160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找寻伟大的人类导师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并试图将马克思主义原著蕴含的教育思想引入到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当今高校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尝试进一步构建高校教育管理的新路径以及建立高校教学的新模式,为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努力改革。  相似文献   

13.
《实践论》、《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素华 《理论视野》2007,(10):17-19
"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首创阶段的代表作。《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国化的典范,《矛盾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瑶 《学理论》2015,(3):107-108
"以意逆志"是孟子在对《诗经》鉴赏时提出的文学鉴赏思路,"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意逆志"与"视域融合"的相似点是都要求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应与作者创作文本时最初的本意、情景相联系,才能完成对作品的解读。"以意逆志"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以意逆志"将解释的目标放在对作者"原义"的追求之上,而"视域融合"理论更注重读者视域与作者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黄玲丽 《学理论》2012,(12):212-214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合理运用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三种教学方法,各具特点及相应实施要求,但具有相同的教学功效。合理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利于"概论"课程教学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增强高校"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概论"课程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哲学体系虽内涵各有不同,但都包含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个核心要素,此二要素是哲学建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既内在相通又互补支撑,它们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哲学立场和辩证思维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合理方向的探索,中国哲学强调人的自我提升并建立合理的人伦规范。此二者在当代中国哲学建构中将发生内在融合。当代中国哲学可能表现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哲学",并至少在人与自身关系、人与他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不同文化的关系等四个视域形成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0)
在"原理"课教学中适当展开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学习解读,将原理与原著结合起来,是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原理"课课堂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任课教师可以从教材解读、授课方式、考核方式、授课媒介等多方面努力创新,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原理"课的紧密结合。大学生课外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掌握的方法如下:一要精心研读经典著作;二要把学习原著与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四要把原著学习与提升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五要把提升个人境界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是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这三大原则在翻译中的运用强调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凸显了译者理解的主动性,更加明确了文本意义阐释过程的动态性和循环性。阐释学在给翻译研究的认识论、实践论带来启迪的同时,其局限性也同样令人关注和深思。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想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必须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专题式教学方法能够突破该课程传统教学的"科学主义"模式,能够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渗入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中,由此实现该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真正转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应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增加教学互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来突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朱逸 《学理论》2012,(29):38-40
现代解释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暂且悬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取得的成果,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实地视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传播、生长的进程。其中的"回归"维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性",尤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而"对话"维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获得"当代性",进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发展的"理论双维",这两种理论维度实际构成了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域"和"当代视域",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