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名教"、"自然"内涵的追溯,以及对魏晋时期名教与自然之辩的三个时期的论述,梳理了名教自然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历程,指明了该时期思想由传统学术向抽象思辨的发展趋势,为传统的伦理道德——名教寻找到了存在的根本性基础和合理性依据,从而自觉的融合儒道二家,实现了孔老思想的会通。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5)
王弼通过建立以"无"为本的玄学本体论思想,借助本末、有无等范畴,表达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怀。他的"名教出于自然"论,一方面承认名教的合理性源于自然,另一方面又主张革除名教之弊以使名教合于自然。重视名教舍弃自然,就是"弃本舍母"而"适其子",最终不利于名教作用的发挥。只有溯其本源,崇尚自然之道,才能真正贯彻名教有利的一面。因此王弼提出"崇本息末"的主张,力图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9)
在"五四"时期,鲁迅是作为彻底批判传统的战士形象出现的,然而另一方面他又被民众誉为"民族魂"。实际上,在鲁迅的思想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矛盾的。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将鲁迅与魏晋名士阮籍、嵇康比较,以从中分析他的全盘性反传统的立场与他选择地接受了一些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与文化素质的事实,两者之间存有无可疏解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王弼与郭象在本体论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异同来比较研究二人的自然观。王弼哲学上的核心思想"以无为本"是立足于本体论而建立的。而郭象则对本体论进行了消解,认为自然而然才是万物的本质。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王弼主张自然的即是合理的,名教本于自然。而郭象则主张合理的即是自然的,名教出于自然。着重论证了"合理即自然"到"自然即合理"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魏晋特殊的社会状况催生了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在本体论上,王弼以《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依据,声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接着,王弼进一步追究万物存在的原因,在价值观上"崇本息末"。王弼贵无论将《老子》被万物生成论遮蔽的本体论度越为宇宙生成论与本体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王弼由"言意之辩",通过卦、卦象来体察意义,由此"得本知末"来体认"崇本息末"。"崇本息末"和得意忘象的形而上学经过性情善恶之辩,最终落实到社会层面,那便是名教本于自然。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5)
从老子的"自然"之道,到庄子的"逍遥"之境,再到魏晋时期的"玄对山水",揭示了道家主体性思想演变的基本特征:由天道向人道,由宇宙本体向人生价值本体演变的进递与转换。其中,"玄对山水"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们的人生旨趣与学理指向,不仅在山水中奕情,更在山水中"遗物""忘人",从而在人与物的一体性中开辟出了一片闲适的生命家园。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3)
先秦时期,儒家将名教视作使得人性的本色更绚丽的素白,即礼乐制度背后有人性作价值依托。后代儒生为使儒学能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而不断修改其原典,东汉白虎会议后,儒学同谶纬神学结合而成儒教,至此,名教异化为有名无实的统治工具。面对拯救名教的时代命题,王弼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的主张,将名教的存在依据从人性提升至天道自然,通过道化儒学重塑名教的合法性。制度异化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今天的中国仍旧面临此困境,横观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延续至今的自然法精神为其制度设计提供着价值支持。大制不割,唯有扎根于被认同的价值中,制度才能保持生命力。追溯历史,需要借鉴古人的智慧来解决今日难题。  相似文献   

8.
阮籍生活在极其复杂的政治格局中,有复杂的思想和复杂的性格.他展现给人们的形象是多重的.他是一个"苦闷者"的形象,"叛逆者"的形象,"理想者"的形象,"徘徊者"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魏晋时代特殊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造就的,反映了士人的内心矛盾、思想裂变和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9.
魏晋名士与伊壁鸠鲁学派都重视追求个体快乐,但是,他们在产生背景、生活方式与哲学基础这三个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这两个群体能够被人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0.
裴頠字逸民,河东闻喜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是晋代著名的哲学思想家。裴危页的哲学思想在魏晋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搞清魏晋哲学的发展状况,不能忽视对裴危頠哲学思想的研究。整个魏晋时期,思想领域几乎被玄学所垄断。玄学是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的特点是通过用“辩名析理”的方法来讨论“本末”、“有无”、“言意”、“名教自然”等等世界观和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4)
生态危机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结出的恶果。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中,"今往古来"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古代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又与生态伦理学相关的一个论题。在这个观点中,老子第一次将"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提出来,倡导人类应效法天地万物,通过体悟自然之道而指导我们的行为。这种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与今天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维是契合的。对当今治理社会与环境问题有很大的指导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勇 《理论探索》2016,(4):86-93
"博士春节返乡记"的争鸣是参加者在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围绕乡村问题而展开的一种讨论。这场以"乡愁"为总旋律的争鸣展现了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的矛盾现状,这种矛盾体现在城与乡之间在自然空间上分立、禀赋差距扩大、资源争夺、文化价值冲突等方面。为此,解决乡村问题必须从城乡关系中寻找出路。未来城乡关系的理想图景是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融合的立足点在于建设美丽乡村,要重视国家意志的政策选择作用,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7)
当代国际社会中,"安全困境"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影响,而在中印这一对共处亚洲、并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上有着显著体现,并日益成为一个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重大问题。从边境争端、涉藏问题和中巴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构成中印间"安全困境"的现实矛盾,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进一步探析缓解中印关系困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在考察政治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将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认为自然正当就是城邦生活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这一观点的基础在于,他认为人按照其自然本性是政治动物,他们必须生活在一种政治共同体之中,"人生而是政治动物"。人作为政治动物就意味着,人类有义务根据自然正当来实现善的城邦,这种善是自然正当理论的最终使命。  相似文献   

15.
付琦博 《学理论》2012,(28):152-153
嵇康的隐逸思想是其自然论的玄学思想的一部分,为了摆脱世间种种矛盾的束缚,转而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的人生至境,呈现为平和安宁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自然。这种思想既是对传统隐逸精神的继承,又因其历史承担精神焕发了个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9,(11)
"因孝行孝"的特点是本于血缘而产生的自然亲爱和基于本能的报本反哺。孔子对事亲时"敬"意的强调和朱子"善事父母"的注释,都意在揭露儒家意义上"以仁行孝"的"孝"之意。就偏言之仁与孝的关系而言,"仁"是具于心之性,"爱"是仁之发于情,"孝"是性之现于事,因此,"仁"与"孝"是体用、理事关系。就专言之仁与孝的关系而言,"义"是对于孝的恰当决断;"礼"是恰当决断的实施方案;"智"是知何以为"义"、知当如何循"礼";"信"是将仁、义、礼、智通过事亲、从兄、知二者、节二者的方式来落实。故而,儒家意义上的"孝"是要以"仁"为衡准和指向,通过"孝"来实现"仁"的大孝。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科学理念。自然内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是基石,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是核心,人与人携手共赢的生命共同体是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生命共同体的有力举措。就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而言,生存共同体体现其直观性,生活共同体体现其丰富性,文明共同体体现其全面性,生存、生活、文明共同体逐层跃升;"神魅"自然因"畏"而"敬"生成天然共同体,"祛魅"自然无"畏"无"敬"生成虚假共同体,尊重自然因"敬"而"畏"生成真正共同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解为目标,以"谐"促"和"——以"解"保"和",生成真正的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1)
按照黑格尔所有权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取得占有、使用和转化这些人对自然的活动之中,这一过程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当然,随着后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黑格尔所描述的人与自然的统一过程实际上也越来越表现为"异化"的过程。直到今天,这种"人的物化"过程给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斗 《学理论》2009,(17):192-193
魏晋年间,中国诗坛被玄言诗垄断,是他,在诗坛吹起一阵清新的风,开一代田园诗派;他,挣扎在入仁与出世的矛盾中,最终与黑暗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他,在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中游弋,将儒、道的思想寓于自然的语句中;他,以平淡自然之语,成就了千古佳句;他,把金刚怒目的情怀深藏于那颗壮志成空的心中……他,就是陶渊明,爱酒、爱菊、爱书,安贫、固穷、乐道,悠闲于南山采菊的他,却将满腔的政治理想写在了《桃花源记》中,这就是充满矛盾的陶渊明,中国诗史上开宗立派的陶渊明,为后世诗人敬仰称道的陶渊明。作此文,只是想通过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经历找寻一些隐藏于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了解一下他诗中的自然平淡与胸中的慷慨忧愤。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0)
蔡松年所处时代混乱,在年少时滞留金国,之后位极人臣,词学造诣颇深,与吴激并称"吴蔡体",对金源文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他一生仕途通达,但是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沦落之悲苦也未能减少,他一直纠结于这种矛盾感慨。通过对《满江红·翠扫山光》这首词的赏析,感受其清劲沉郁的词风,上承东坡,下启稼轩,并揭示其"不仕——出仕"心态的转变,深发蔡松年矛盾复杂而无奈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