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联产承包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仅已经在我国农村深深扎下了根,而且正日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长期实践、曲折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党依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正确理论,并结合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制定出正确的农村政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广大农民互助合作 ,走集体化的道路 ,是一生坚信“欲得仓廪盈 ,天下重农耕”的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把农业合作化作为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来抓。他主张发展互助合作 ,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他的合作化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近年来 ,国内理论界结合农村经济改革对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理论的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较少。本文企图阐述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演变过…  相似文献   

3.
王梦亭  马丽丽 《学理论》2010,(12):18-19
我国在成功完成土地改革之后,毛泽东指出,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原则、方针、步骤、途径及阶级路线。  相似文献   

4.
王结发 《理论探索》2005,5(4):29-3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奋斗目标。毛泽东的公平观在农业合作化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希望通过农业合作化克服农村的两极分化,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造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总结毛泽东公平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领导革命战争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苏区经济建设。毛泽东苏区经济建设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这段时期关于农村互助合作的思想,也是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最突出和最主要方面。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农业经营主体数量逐步减少,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分别采用了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 后期开始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也存在新问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营模式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和积累了—些新的矛盾,引出了社会问题,最后成为政策问题。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通过毛泽东和刘少奇等政治领袖人物的思考、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提议、通过《人民日报》的舆论进入了政府议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遗留很多问题,从公共政策的制定角度分析,原因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存在非科学性;政策方案设计不现实;未对农业合作化带来的后果进行预测,或者预测不科学;尤其违背了公共政策规划的诸多原则,如未全面准确地搜集信息;未对方案进行现实可行性分析;未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参与决策,甚至存在强迫命令的做法;未进行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我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小生产占主体地位.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根据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党中央对合作化运动一方面采取稳步发展的政策,明确指出要用十至十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农业合作化,创出了一条从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正确道路,使农业合作化运动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大林、毛泽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包括:目的是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解决工业化所需的粮食问题;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工业化;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循序前进,但后期急躁冒进,超高速发展;对党内的不同意见和正常争论,错上了路线斗争之纲;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了教条式的理解,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不同点包括:苏联的农业合作化,导致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虽然比较平稳,未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并且改造结束后二三年农业还有所增长,但改造中模仿的苏联农业体制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苏联的农业改造花费17年,主要工作花了6年。中国的农业改造用了4年,主要工作仅花费了1年;中国高级社的体制和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不同点;斯大林强调集体农庄运动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贫农联合中农消灭富农。毛泽东提出的阶级政策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新中农中的下中农(包括中中农)、老中农中的下中农,反对中农中的富裕中农和富农。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做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应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业合作化组织、注重应用新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完善土地制度和构建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