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思想。他站在战略高度 ,从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关系方面和科技自身发展方面所提出的方向性指导意见 ,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  一、毛泽东科技思想的两大内容维度1 .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科学的”基本特征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理论建构 ,指出其“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基本特征。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特征 ,“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主张实事求是 ,主张客观真理 ,…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为泛道德文化,其科学文化精神虽弱,但却是有的。文章以儒家、墨家和道家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进行详细考察,并就创新我国传统文化提出三个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审视与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析了东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系统、丰富的东西文化观.他主张对东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文化之比较中主张融合协调东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其思想观点至今不失其珍贵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中华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以往人们对其解读和研究多数是从政治、道德和教育等角度展开。其实,《论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元素。本文从自然主义的科技观、"志于道"的求是精神、"博学务本"的科研方法和"以德摄知"的知识观等几个方面切入问题,综合分析认为,《论语》乃是反映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科技文化发展的代表性著作,其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探析了鬼魂文化的起源、发展、主要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鬼魂文化包括释义、形态、图腾及姓氏崇拜等内容,研究其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久不衰的原因,可为梳理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发展脉络、构建当今科学的死亡观等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迅猛发展,取得了非凡成绩。相较于从前,今日的中国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信心。对于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只有创新科技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活力。新时代的科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加快科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和发展科技文化,是新时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导学理论中,不仅有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精髓,也有着中国古代、近代领导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科学地研究分析中国古、近代领导思想,把握其特点,领会其精神,从而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使古代领导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焕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领导理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科学技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古代中国成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反过来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时代背景和文明的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4)
毛泽东一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思想中包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很好地批判和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民本思想、实学传统,并将这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扬弃和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范。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科学地阐述中国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转变为价值取向和引导行为规范的路径,将中国礼仪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把价值观教育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鑫淼 《学理论》2013,(20):160-161
中国传统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创造了几千年精粹思想文化的文明古国保留的文化思想依然受用于今天的科技发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文化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科技发展窘境,我们或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出路,值得长久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针对做好传统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完备系统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科学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科学评估其当代价值,科学规划其发展路径,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学习领会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缓和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本青  刘云峰 《学理论》2009,(25):13-14
江泽民同志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是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前提基础。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成功继承和发展实现了传统文化相关思想的现代价值转换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0)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传统文化有许多批评言论,但并不是彻底否定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给予肯定和保留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对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8)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语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深入民心,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升华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次讲话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中运用自如,不断地开展实践与理论的创新,逐渐完善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为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提供有利的科学指导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科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构想,同样毫不例外地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谐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政治诉求和社会理想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500强排名97位、全国经济效益200佳第88位、全国煤炭企业前10强的冀中能源集团,在其迅速崛起、迅猛扩张、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有着企业文化独特的脉络和精神源泉。冀中能源集团的企业文化,有着中国企业优秀传统文化"源头活水"的丰富积淀。  相似文献   

19.
李艳 《学理论》2011,(1):235-237
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是人们的共识。同时,也应看到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学实际践行着引领文化的职能。在当前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的时期,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8,(1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中国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为滋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要求,树立起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中国文化自信必要性的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进行分析,重点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内涵意蕴进行深入理解。同时科学梳理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等主要特征,有利于在明确中国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