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灵 《学理论》2011,(11):84-85
通过对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促使其良性发展的一些建议,如依据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顾客导向和自身特点进行开发和保护;开展六朝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大力推进"六朝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推动"十朝博物馆"齐聚南京,为六朝文化提供全面系统的展示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2)
通过对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合理开发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认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合理开发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利于四川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情感交流,并带动整个四川省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刘三姐文化的内涵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铭 《学理论》2009,(12):114-116
刘三姐文化是广西的特色文化,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对其进行开发首先要搞清楚其内涵,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胡乱开发.影响到开发的规模及成效。本文尝试从论述刘三姐文化资源内涵,分析刘三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遇到的难题,对如何开发刘三姐文化资源等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家界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资源是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基础。张家界市境内有丰富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特色不浓、文化内涵偏低等问题。在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的同时,应重视对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明确土家族文化的内涵,正确处理“保留”与“艺术提升”的关系,舞台性与真实性相结合,增加土特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突出土家族文化的特色,发展土家族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内涵、特征和开发策略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创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构建休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塑造独特旅游形象和整合营销传播,改善交通区位条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承载力管理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汉中南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更深一层次的挖掘与开发,不仅可以整合南郑文化资源,其还具有良好的旅游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攸县是湘东南历史文化重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质甚高,极具开发价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何把攸县旅游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价值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陶运宗 《学理论》2013,(23):217-218,266
桐城文化是安徽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浪潮中,桐城派作为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正成为地方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而缺乏对桐城派文化旅游特质和美学价值的研究,使得桐城派文化旅游特色模糊。对桐城派文化的内涵提炼与美学分析是桐城派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高校医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关注。以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为例,分析了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医学旅游资源对高校自身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高校医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炎帝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历史遗存、历史祭祀、历史建筑、文化艺术等,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炎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在现有基础上科学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进行宣传,进一步整合资源,合理开发人才,打造湖南炎帝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灾害旅游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一种新的旅游类型。我国有许多可开发的灾害旅游资源,同时我国也有许多地区瞄准灾害旅游产品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本文分析了我国灾害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对当前灾害旅游的开发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人文景观绝大部分都集中分布在成都核心城区,其所蕴涵的巨大文化产业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潜,城区文化历史资源尽管丰厚但不断被逼入狭窄境地,部分服务于商业利益和现代形象的文化建设也难以逃脱快餐痕迹,因此弘扬成都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杨慧芳 《学理论》2014,(23):69-70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质的蜕变,人们消费追求不仅仅局限在工业化时代的物质饱感,而倾向于追求新时代下的精神饱感。人们开始追求欲望的满足和角色转换的幸福感,企图通过旅游来完成自己"梦"的真实实现。洛阳文化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通过分析现今洛阳文化旅游资源,总结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建设性设计迎合旅游者心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肖亚波 《学理论》2013,(20):96-97
汉中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是汉中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也存在经济距离长,产品形式单一且较为初级,客源市场范围小等劣势,提出一些建议如下:深度挖掘三国文化;大力开拓客源市场;加大旅游投入;加强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省特色旅游产业资源可持续开发要根据我省的资源特点,坚持深层次把握旅游资源的内涵,把握资源的主题特征,把握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重点开发特色产品和文化内涵,打造多元的旅游产品结构,打造以旅游中心地为核心的空间优化结构等内容。形成以哈尔滨为核心旅游区域、形成放射状线路空间布局旅游开发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家界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依托自然风光而生成的人文文化 ,融合成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做大做强张家界的旅游文化产业 ,进而提升张家界旅游业的品位 ,必须明确发展战略 ;整合资源以实现与“大湘西”的文化资源优势互补 ;加大投入 ,创新机制 ,高起点构筑旅游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2)
哈尔滨市双城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进入"十三五"后,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凸显。特别是2015年5月12日正式撤市建区后,哈尔滨市双城区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提高哈尔滨市双城区旅游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的意义,下大力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重点打造解放战争旧址群、清代历史遗迹两大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使之充分展现百年双城堡的文脉,为当地旅游业创造更大效益,促进哈尔滨市双城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文化安全包含四重维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主体、民族个体主体、国家主体和类主体(人类社会)的文化安全都带来了挑战,对此,应从培养少数民族主体文化创新人才,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处理好开发利益分配和加强多学科实证研究等方面化解之,以期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密集度最高、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开发,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达到资源集约利用,避免重复开发等浪费现象。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政府树立统筹开发观念;建立区域内相关行业间联合开发模式;注意发挥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史平 《学理论》2013,(20):94-95
近年来,高校校园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关中书院作为西北四大书院之首,一直作为参观禁区,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关中书院优越的地理位置、古朴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博大精深的关学文化,极具文化旅游价值。在开发上,学院可跟专业的旅游机构合作,规范运作文化旅游,同时一定要根据其特点突出其文化内涵,让游客了解书院文化,了解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