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德成 《传承》2008,(12):90-91
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环境的戴季陶主义,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歪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鼓吹团体的排他性、统一性和独占性,反对国共合作,为国民党右派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提供了理论武器。戴季陶主义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环境的戴季陶主义,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歪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鼓吹团体的排他性、统一性和独占性,反对国共合作,为国民党右派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提供了理论武器.戴季陶主义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在广东支持和协助孙中山,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反军阀的斗争。在此期间,周恩来和孙中山有过直接的交往与合作,对周恩来一生影响极大。共同致力于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1月,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表明了联俄的立场。1923年6月,周恩来亲自率领"旅欧共青团"的代表来到里昂,与国民党总部代表商谈国共合作问题。1923年11月,周恩来当选为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主任,在执行部部长回国期间,周恩来实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在湖南是很成功的,在全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湖南国共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就是湖南的国民党组织。本文拟就国民党在湖南的建立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 1922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了西湖特别会议,确定了先以少数负责人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改组,进行国共合作的方针。这一方针为孙中山所接受。随即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陈独  相似文献   

5.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会议后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安排了各部部长,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孙中山在1925年3月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猖獗起来,就把矛头指向国民党左派代表廖仲恺先生。因为廖仲恺先生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执行“三大政策”,与共产党紧密合作,又是工人部长。他支持工人运动,维护人民利益,誓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因此,国民党右派对廖仲恺先生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指使凶手于1925年8月20日,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暗杀了他。出事地点是今越…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7)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是在自身利益立场上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综合苏联、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三方立场,"党内合作"形式是唯一可行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式。主要因为实行"党外联合"形式带有中国共产党员的单方意愿色彩,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关键是孙中山的态度;共产国际从自身利益出发力促国共合作实现,合作形式尊重孙中山意愿;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已是次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明 《传承》2014,(6):34-36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前,工人运动得到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及广州政府的支持。阐述国民党对工人运动的同情与支持,国际代表与共产党联合革命,结成联合战线的提出,孙中山对共同合作的态度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对国共合作的初步酝酿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七十周年。我谨代表农工党中央向全体党员表示热烈的节日的祝贺。向参加纪念大会的中共中央领导和各兄弟党派的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世纪之交,回顾我党走过的历程,对于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中国农工民主党建设成面向新世纪的参政党,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多贡献,有重要意义。  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形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9.
《突击》与《灯塔》的创办(上)1927年,由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实行反共政策,上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遂告失败。鉴于革命队伍内部的严重分化,革命形势的严重危机,国民党左派宋庆龄、邓演达、彭...  相似文献   

10.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强调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特别是争取与中国为邻的俄罗斯等国家政府和人民援助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5月5日,他发表就职演说,说:对国内天然资源的开发则 “抱开放门户主义,欢迎外国之资本及技术”到中国投资,办各项建设事业。 12月23日,孙中山与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共产国际委员荷兰人马林在桂林会谈。马林提出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创立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孙中山心响往之,于是,国共合作,创办军校的思想萌芽,联俄、联共的思想从此产生。(…  相似文献   

11.
史学界在研究和评述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对某些问题存在着有违史实或不切实际的说法。对此,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质疑。 一、关于国民党“一大”前的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组成人员问题 孙中山在确立了联俄联共的方针后,为了准备国民党的改组事宜,亲自委任一些人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史学界在对这一机构的表述中,有的只记载其中的几个人,如《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说:“孙中山委任廖仲恺、胡汉民、谭平山等9人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①有的记载有误,如《中国国民党“一大”史料专辑》、  相似文献   

12.
南昌起义他们又走在一起1927年7月,掌控国民党中央大权的汪精卫公开暴露他的反革命面目,与蒋介石联手镇压革命,彻底毁坏孙中山确立的国共合作,大革命至此彻底失败了。7月14日,彭泽民在最后一次参加汪精卫主持、排除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主席团的“分共会议”上,坚决反对“清党方案”未果,终因势单力薄被汪为首的右派强行通过。父亲愤然离开会场并从此与汪精卫彻底决裂。父亲含着悲愤离开会场时,他首先想到反革命就要在明晨动手屠杀了,于是不顾个人安危,连夜赶往共产党人吴玉章、林伯渠等人住处通告“分共会议”情况,催促他们及早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3.
徐嘉 《北京观察》2016,(z1):66-71
廖仲恺是中国国民党内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他1877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三藩市)一个华侨家庭,青年时期便踏上为振兴中华而从事民主革命的征途。他追随孙中山革命22年,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好朋友、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以及晚年最得力的助手。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鼎力襄助、积极拥护、坚决执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至死不渝;他顶住国民党内右派分子压力,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梅剑 《协商论坛》2009,(1):46-47
3.国共两党成员的早期交往 戴季陶、邵力子参与上海共产党的筹建 戴季陶是国民党内的老党员,是有名的右派理论家,长期担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在中国大革命时期,他是极力反对国共合作的新右派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在中共建党时期却参与过上海共产党组织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经过早期的酝酿和大革命时期的斗争 ,逐渐从思想、组织、群众、实践等方面为创建人民军队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为人民军队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和国民党新老右派加紧反共活动 ,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了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发出第76号通告1926年2月12日,中共中央针对同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继续坚持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主张,坚持孙中山制定的三大革命政策,同时囿于陈独秀的影响对国民党右派没有触动,使蒋介石的地位和权力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发出《中央通告第76号─—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们应做的工作》,提出我党对国民党工作的主要策略是:继续与左派结成密切联盟,竭力赞助左派扩大组织,发展革命运动;对于右派,应设法抓住其中比较左倾的首领,把他放入各级组织,使他们在左派势力包围之下,去取得右派下面的群众。王明提出“下层统一…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举行。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8.
正廖仲恺是受到孙中山委托参与黄埔军校筹备与创建第一人,从参与筹措到与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协商确定在广州创办党义军官学校并主持建校,代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后任黄埔军校首任党代表以及所有驻广东各军总党代表,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积极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他与中国共  相似文献   

19.
正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还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决策者、积极宣传者和执行者。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及中国革命当时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妥善解决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正式制定统一战线方针,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制定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之后,李大钊同志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决定,担负起联络孙中山的重任,在1922—1923年内,不辞劳苦,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两下广州,为推动和帮助孙中山确立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而奔波。在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同时,以李大钊同志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为解决内蒙古的民族问题,开辟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运动,以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蒙藏院开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