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注重源头治理,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平安贵州建设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实现了连续多年"双提升"。政法系统是国家的"免疫系统",是营血卫  相似文献   

2.
姚远 《当代贵州》2016,(5):14-15
正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平安贵州建设没有终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2015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较2010年提升10.14个百分点;对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较2010年提升9.57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政法部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群众的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群众的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所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每上升一个  相似文献   

3.
彭德全 《当代贵州》2016,(30):38-39
正贵州坚持把安全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底线,把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省社会大局稳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8年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4.
民生有民声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所指。更好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各种风险挑战,贵州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年初规划的各项民生实事顺利推进,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享有的收入更加稳定、就业更加充分、教育更加满意、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优质、社会保障更加可靠、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答卷"硕果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6.
正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铜仁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明确"为群众办实事"时间表和责任人,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正黔南"赶""转"并重,交出五年"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自治州位居第五,增比进位综合测评连续3年稳居全省前三;经济发展综合测评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五年稳居全省前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90%……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机遇叠加。  相似文献   

8.
<正>盘县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盘县着力化解纠纷、抓严打整治、震慑犯罪,抓治安防控,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黔南州通过创建黔南"110"平台,全州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2018年群众诉求案件办结率94%,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9.27%,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为97.97%,蝉联全省双第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回首过去,法治黔南建设,足音铿锵;平安黔南建设,行稳致远。2018年,全州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创建黔南"110"平台,去年黔南州群众诉求案件办结率94%,人民群众安全感为99.27%,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为97.97%,蝉联全省双第一。黔南州用落实与坚持绘制平安蓝图,平安之风拂黔南,遍地尽开和谐花。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生活由贫穷、温饱向实现全面小康加快迈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庄。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民生总关情,点滴暖人心。过去一年,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由贫穷、温饱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迈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走进黔西县洪水镇长堰村蔬菜基地,老远就听到大棚里务工村民的欢声笑语。"以前在家种地,一年下来入不敷出,生活很艰难。现在大棚里务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1,(6)
正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巴彦淖尔市着眼于"办什么""怎么办""谁来办",深入开展"围绕服务基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围绕服务企业,提升营商环境满意指数;围绕服务发展,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指数"为内容的"三服务、三提升"活动,聚焦聚力重点任务,推动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要求,其中居住品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重庆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应推动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人民为中心。重庆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重共商共建共享,让规划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民生投入保障,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民生含量",有力支持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见效.2022年,省财政厅将紧盯增进民生福祉目标任务,"压一般"、保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相似文献   

16.
胡焯 《党的建设》2021,(7):104-105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政法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政法工作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平安甘肃、法治甘肃和过硬队伍建设,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信访总量连续6年下降,群众安全感连续8年保持在90%以上,2020年政法系统满意度总体评价分值为90.48,较2018年增长21.3%.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贵州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6.19万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2018年全省两会期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新跨越、续写新篇章、开创新未来,最重要的是践行宗旨、人民至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政府全部工作中,不断增进民生  相似文献   

18.
和龙市公安局党委坚持党建领航,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确保全市社会稳定、边疆稳固、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第一名,荣获2010年-2012年度全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评判政法机关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毕节市两级法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强化工作落实,推动司法为民更有温度、深度和广度。聚焦主责主业,践行为民宗旨。全市法院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今年1至5月累计结案42838件,同比上升66.92%。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511件,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妥善化解教育、就业、医疗、人身伤害、追索劳动报酬等民生领域矛盾纠纷案件3011件;审结涉企纠纷13996件,营造安全稳定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奚进  王飞平 《唯实》2005,(12):51-52
泰州市高港区组建于1997年4月,地处苏中大地,濒临长江,是泰州市的“南大门”。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一年率先建成、二年巩固提高、三年跻身全国先进”的创建目标,积极推进“平安高港”建设,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会治安安全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