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国土上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党依据这一基本原则,针对我国民族众多且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五十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在解决民族关系、化解民族矛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少数民族自治权的行使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勿庸置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所表现的巨大的优越性已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要随着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王勋铭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享有的平享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合...  相似文献   

3.
乌兰夫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方针与主张,体  相似文献   

4.
乌兰夫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方针与主张,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实践经验和政治智慧。在创立、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中,乌兰夫同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一、乌兰夫成功地实践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  相似文献   

5.
王萍 《新疆人大》2010,(2):44-46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境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从过去几十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进程中不难看出,它对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平等,保证了我国各个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是成功的,要不断坚持和完善。那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何时确定下来的呢?我认为应该是在1949年筹备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毛主席、党中央主持起草《共同纲领》的时候研究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客观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宪法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具体保障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定顺利实施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科学地总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三十多年的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典范。它不仅坚持了宪法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而且从我国国情和各民族的实际状况出发,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保证中央集中领导的前提下,给予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更多的灵活性。这部法律的公布和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自主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7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我们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问题和国家政权基本理论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政策。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各少数民族在中华共和国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以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相似文献   

11.
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有关精神,进一步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第一,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创…  相似文献   

12.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形成了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能够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时间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其基本经验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伟大创举,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政治制度,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普遍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国共产党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各个时期的民族问题均可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框架内获得解决。这种自治,不同于脱离一定地域的“民族自治”,更不同于同祖国分离的“独立自治”。它是民族和区域的结合,政治和经济的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05,(3):4-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8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白皮书说,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白皮书说,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已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白皮书说,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和中国民族构成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的历史发展,为我国各族人民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团结合作创造了条件,近代的革命战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又为各民族人民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团结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革命实践作出的必然抉择。自1947年5月1日,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这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创立以来,四十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国家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惠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章雨 《新东方》2005,(10):25-2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战略性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对于加速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家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惠政策在实践中的实施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0):33-33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第51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境内各少数民族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其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民族自治地方157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2个,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另外还有1700个民族乡.各民族自治地方,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