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野 《台声》2004,(12):77-79
写在前面 国庆来临之际的一个上午,诗人南枫打点话给我,说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范光陵博士,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晚上为范博士接风。 范博士英名,早在今年春天,就听南枫讲过。大概就是那段时间,范博士逗留在京,南枫安排与其见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微风已经吹来,寒冷的冬天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冷暖季节的交替总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如何才能调整好自己的身体来迎接春天呢?所以,特别为您准备了最丰富的保健养生知识,帮您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雪柔是位诗人,在当代台湾诗坛占有一席之地,曾获优秀青年诗人奖,出有诗集《春天在旅行》.她又是一位资深的媒体工作者,制作过许多出色的电视节目,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她热心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频频来访大陆,或以诗会友,或拍片采访,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4.
娄健 《今日广西》2008,(9):78-78
短暂的春天已过,南宁已迎来多雨的夏天。养护雨后的爱车,您准备好了吗?本期为您介绍几个雨天保养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琴 《前沿》2012,(20):146-147
托马斯·格雷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只写过十余首诗,但都流传甚广.他的《墓园挽歌》以严谨的构思、精美的格式、老练且富于典故的风格、自选的措辞以及变形的词序成为广为传唱的佳作.  相似文献   

6.
正允许所有的花朵充满理想首先允许我对春天铺展亿万份好心情。允许我一下子掏出胸怀间残留的那一点点忧伤。迎春花的枝条上,排队的花朵,一袭盛装,向春天报到,喊着一二一。天地派出风声欢呼:来了,来了,来了。急迫的面庞,融合春天无尽数的惊喜。一切皆静寂的美成群的喜鹊拒绝模仿人的样子,以自我的尊严,叙述它们的喜讯和远见。  相似文献   

7.
水仙花     
每逢中国旧历新年——春节,人们总喜爱在茶几、书案上放一盆水仙花。它那翡翠素里的叶丛,白玉托金冠的花朵,银白如髯的根鬚,洁净晶莹,飘洒出阵阵清香,故名「凌波仙子」,为人们增添了节日的情趣。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写过这样一首咏水仙花的诗:「江妃虚却蕊珠宫,银河仙人谪此中。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东风。」水仙花本来是中国东南沿海沼泽地带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人们长期的精心栽培,它才成了别具一格的珍品。早在十世纪的宋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游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北部桃源县西南武陵山下沅江之畔.相传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三七六——四二七年)所作的《桃花源记》写的就是这里(中国成语“世外桃源”由此而来).不过,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并未到过此地,他只不过读了前人写的《武陵记》顿生灵感,创作了这篇千古传诵的神话故事.桃花源风景优美,绮丽多姿,历来就是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9.
绿在梅花山     
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过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就是在这首诗里,结尾两句让众多文学青年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10.
春天,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细细品味古代文人墨客关于咏春的绝妙诗句,别有一番情趣。唐代诗人杜甫有《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孟浩然有五言绝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首诗均写及春风春雨,意境优雅,画面清晰,令人陶醉,流露出诗人对春的喜悦和珍惜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诗人哈雷的《零点过后》出版发行与成功举办的朗诵会,无疑给沉闷、颓靡的诗坛带来春天般生命勃发的气象,它反映出诗人哈雷对诗歌艺术真谛的执著求索。诗人持以一种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必须歌唱的超拔胆略,从容地对诗歌文本革命。在形式上具有音乐美感的抒情性特征外,呈现出一种思想高度、勇于担当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 脱去臃肿的冬衣,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让疲惫的身心好好放松一下……今年春天,你打算怎么安排?来吧!朋友们,清湖御园在今年的春天已经为您精心准备了旅游大餐:吃、住、行、游、购、娱,让您享受春天带来的欢乐和浪漫。赏春:绿,主宰了清湖御园春天的旋律;黄,绚烂了清湖御园春天的色彩;蓝,点缀了清湖御  相似文献   

13.
人民论坛:一位军旅作家写过这样一句话"和平年代的牺牲谈何容易!?"请问您怎么看?杨剑":军人"这一称谓总是和牺  相似文献   

14.
梧桐 《中国保安》2012,(5):75-75
听说春天来了,只是听说。 青草漫生,没过我的足面。软软的、清香的感觉却是很容易醉人的,许多关于温暖,关于花朵的词语还来不及收集,春天就在我毫无准备的时刻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5.
1979年春天,新中国名将张爱萍来到泸定。在重过泸定铁索桥之后,他欣然命笔,写就《浪淘沙·重过泸定桥》一首。张将军《浪淘沙》词开头的锦句是这样写的:“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相似文献   

16.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13):34-35
前几期向大家介绍过一个唐代的张麓和他的《龙筋凤髓判》。宋代的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批评张麓的判词,却颂扬另一个人的判词,说他的判词百读不厌,越读越喜欢。他就是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作为一个大诗人怎么会去写判词呢?上次咱们说过,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身、言、书、判”四项,其中的判就是写判词。白居易也要参加科举,他的判词就是他为了准备科举考试而写的。当然,这里的判词都是拟判。这些判词收录在他的《白氏长庆集》中。  相似文献   

17.
“您的字写得好,是名家”,这样的赞许,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一点刺激都没有.字写得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及格线”.  相似文献   

18.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学院的腊梅花渐渐退去的时候,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正如唐代诗人韩愈在《初春小雨》中所抒发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随着春的脚步,学报满怀对未来的希冀,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和季节.  相似文献   

19.
<正>逢双休日,布置孩子们回去写第一周的生活日记。他们问道:"老师,写什么内容呢?"我说:"就写春天吧。大家利用周末时间好好地出去找一找春天,看看你们都是在哪儿找到她的?"这便是他们开学以来写的第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20.
王景山 《思想战线》2006,32(5):124-127
我写此篇,是为了纪念我的恩师广田先生百年诞辰. 20世纪30年代初,广田先生在北京大学就读,和何其芳、卞之琳二位合出了诗集<汉园集>,因而被艳称为"汉园三诗人",我是在贵阳上高中时就知道的.他陆续出版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我也是那时就读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