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康》2005,(1):7-7
日前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华人孝亲敬老研讨会”上.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科学系关锐煊教授公布了一份《老、中、青三代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厦门、西安、香港的孝道实践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速读·报告     
《创造》2012,(1):10-10
最近,国际人力资源咨询和研究机构ECA国际公司,在香港发布了最新一份全球城市生活费用指数报告,在全球城市生活费用排名中,香港由去年9月份调查时的第32位下跌至今年的58位,而北京则由去年的第43位大幅跃升至35位,上海维持在第41位。  相似文献   

3.
王芳  王兰文 《前沿》2014,(1):56-58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对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提出从大众传媒、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孝"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亮 《电子政务》2014,(4):61-69
采用中国大陆36个主要城市、台北和香港的公民和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网站的公民使用率与企业满意度的整体情况。研究发现,两岸三地城市的公民在电子政务的使用率方面差异明显,其中香港的表现较佳,而总体来说仍然有许多公民从未或很少访问政府网站;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两岸三地城市的企业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都达到了及格线,距离较高的满意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来说,香港无论是在公民还是在企业的视角中,其电子政务的使用率和满意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杰 《前沿》2014,(5):74-75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孝道文化也随之变迁。本文从占今的时代背景、家庭观念、需求模式和教育方法几个方面对孝道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吸收古代孝道之精华,弥补今日孝道之不足,实现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各界从孝道观念和赡养行为两个方面对“孝道衰落”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孝道与孝行”的讨论维度,从动态视角分析赡养行为作用机制的变迁,试图回答赡养行为是否受到孝道观念与代际支持持续且稳定影响的问题。基于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和2017年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孝道观念中互惠性孝道强于权威性孝道,十余年间,二元分化特征变得更为明显;第二,青年赡养行为全面增强,父代支持行为同样增加,代际双方逐渐形成稳定有效的家庭互助模式;第三,尽管十年间孝道观念、代际支持变化明显,但对赡养行为的作用效应并未发生改变,孝行仍受到各因素的稳定作用。上述结果揭示了我国青年群体的孝道观念、赡养行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家庭赡养模式和预测未来养老问题的走向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2004年香港总商会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通过对香港70多个政府和私人机构高、中、低级不同职系员工的薪酬比较分析表明,香港公务员薪酬(包括房屋和教育津贴)平均较私人企业和机构高20%至40%。个别职位甚至高出1倍至3倍。  相似文献   

8.
天下     
《人民公安》2007,(18):4-4
香港被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9月10日在香港公布的调查显示,香港被评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而最美丽城市的排名则仅次于首都北京,位  相似文献   

9.
观点与数据--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新认识 凤笑天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撰文,运用5次大规模调查所得的资料,再次对独生子女问题进行研究。据国家计划生育部门统计,至1997年末全国领证的独生子女人数已达5337万人。目前,全国独生子女人数估计已超过5800万,差不多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和两个加拿大的人口。作者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后认为,对独生子女的现有研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为此本项研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以13~19岁的城市中学生为主,并以6~12岁的城市小学生与之进行比较,以描述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是一次针对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的调查:采取问卷方式抽样调查,调查共选取了大连、天津、长沙和柳州4个城市的7000个青年样本和220个企业样本。内容涉及城乡青年受教育情况、青年劳动力市场情况、就业青年的总体状况以及青年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等内容。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以及他们的雇主。张丽宾是这次调查的主要负责人,她介绍说,这是在中国开展的有关青年就业问题的首次较大规模的调查,正好满足研究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的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本文研究资料取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研究中心所作的“中学生生活及态度研究”的问卷调查。该调查的1464个样本是从全港中学生中随机抽取的。据香港官方统计,1985年16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146人被检控,其中男性2772人,占88%;女性374人,占12%,男女之比约为9:1(皇家香港警务署,1985)。香港教育署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有违法行为的学生中,男性占73%;女性占27%(香港教育署,1984)。  相似文献   

12.
据香港1986年中期户口统计资料显示:香港18至30岁的人口有一百四十五万九千多人(不包括水上流动人口)。香港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引起了全港各界、各种层次青年的关注。香港青年协会曾于1988年8月对1千多名青年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效资料为976份)。分析香港青年对基本法(草案)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侧面认识在另一种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下成长的青年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讯     
《创造》2013,(8):70-71
榜单上海:中国大陆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全球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世最近发布了一份《2013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城市排名》。对跨国公司的海外派遣员工来说,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城市,是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亚洲城市中,东京和新加坡都入列榜单前五名。香港紧随其后;上海则是大陆"最贵"的城市,位列世界排名第14名。美世以纽约为基准城市,对全球五大洲的214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进行衡量,包括交通、食品、服装、家居用品以及休闲娱乐。该项调查旨在帮助跨国公司和政府机构确定其海外派遣员工的薪酬津贴。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与数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引言】2000年4月至5月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陕西、山东、吉林、黑龙江、贵州、四川10个省会城市 (直辖市 ) ,进行了“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特点及其对策”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等距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调查对象限定在19~35岁的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教科文卫系统青年、商业服务业青年、机关青年干部、在校大学生、外来务工青年、非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农村青年、待业和下岗青年、青年企业家10类青年群体。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00份。被调…  相似文献   

15.
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室、香港青年协会和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京、穗、港青年比较研究系列第三主题——国家与民族的调查工作,于 94年 11月结束。本次调查在广州、北京、香港三地各抽取约500名15至29岁的青年进行访问,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对民族身份、与国家的关系、对中国的期望,以及对一国两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调查2873名青少年到老年被试,考察了孝道代际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思慕亲情、事亲以礼、奉养双亲、祀之以礼、敬爱双亲等的认同度达90%以上,而顺从双亲、继承志业、随侍在侧、为亲留后等的认同度仅为25.4%~40.6%。孝道观念具有一定城乡和性别差异,如农村被试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都显著高于城市,以及男性的权威性孝道显著高于女性。绝大多数孝道观念都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权威性孝道的发展轨迹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而互惠性孝道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成年早期是互惠性孝道的最高点和权威性孝道的最低点。在不同代际群体里,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都是影响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模式具有较大的代际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为了更好反应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引导中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在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评估框架下,开展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工作。本期"研究报告"刊发该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该文从基础准备、在线服务、电子参与、多渠道服务、新技术与新应用等方面,客观评估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并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持等方面对中国电子政务的  相似文献   

18.
孝道、孝行与孝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伦理规范,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孝道强调的是孝的理论层面,孝行侧重的是孝的实践层面,然而有时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孝道即孝行,孝行也即孝道。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均由孝道与孝行引申而来,亦是对孝道与孝行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同时也是将孝道、孝行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扩展、泛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盈竹 《小康》2005,(10):13-15
2005年8月至9月之间,由《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包括有效回收的调查表、网上调查二种方式。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发送问卷10000份,回收到来自全国10个省及直辖市72个区县的城镇和农村的有效问卷8457份,地域覆盖东部、中部、南部、西部、东北部。经加权处理后,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为: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18-50岁读者占64%,50-70岁读者占36%,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8%,男女性别比为57%和43%。经调查组专家对收集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杂志社与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在2010年9—10月实施了“第6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调查兼顾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大连、哈尔滨、兰州、宁波、太原10个城市。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4份,有效回收率为97.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