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党刊。目前,学界主要基于史学维度在宏观层面就其创办背景、历程、阶段等,中观层面就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论争的结点,微观层面就其译者笔名、文章作者、发行总数等,已有考述。在此基础上,问题域的继续展开主要基于史论结合的维度,通过追问为何此刊的筹办时间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为何此刊的功能定位被称之为“旗帜鲜明”、为何此刊的底稿溯源大都“迂回”取道于欧美渠道等若干问题,以期整体性爬梳《共产党》月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社会主义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所呈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1999年第10期《福建党史月刊》和大家见面时,已是本刊创办17年,出版发行整整200期。对一个刊物来说,17年与200期的路是漫长的,经过了几任编辑人员的艰苦跋涉。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福建党史月刊》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决心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决心在新的起点上,为努力把刊物办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实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懈求索。 《福建党史月刊》的前身是《福建党史通讯》和《革命人物》。它们分别创刊于1982年和1985年,头几年不定期出版。1988年,两刊合并,取名为《福建党史月刊》,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至今按一期一册,印发的刊物已有1米高,20多公斤重。它汇聚了4 000多篇、1200多万字的党史著述,从各个角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1,(27):59-59
肖次瞻,又名次旃。1905年10月出生于贵州思南塘头区。1924年随父到武汉,就读于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创办的共进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上海、湖南洪江等地,主办了《黔首周刊》、《洪江周刊》,抨击时弊。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9,(10):126-126
为满足《党课》读者学习需求,经编辑部研究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决定自2010年第1期起调整《党课》刊期,即由现在的月刊调整为半月刊。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9):126-126
为满足《党课》读者学习需求,经编辑部研究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决定自2010年第1期起调整《党课》刊期,即由现在的月刊调整为半月刊。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9,(8):1-1
为适应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满足《党课》读者学习需求,经编辑部研究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决定自2010年第1期起调整《党课》刊期,即由现在的月刊调整为半月刊。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创办于1982年。最早名称叫《福建党史资料通讯》,是工作简报型的不定期内部刊物。1985年改版,更名为《福建党史通讯》,定期出版,内部征订。1988年与《革命人物》合刊,改名《福建党史月刊》,经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福建党史月刊》创刊至今将近10年,刊行整100期。其间碰到的问题很多,而最重要的是读者问题。作为内部交流的刊物,《福建党史资料通讯》只印刷2000份,分发给有关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月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1920年11月7日创刊,1921年停刊,共出6期。该刊为16开本,在全国秘密发行,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材料之一,李达任主编,陈独秀、李达、施存统、沈雁冰等为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创刊目的选择颇具匠心与历史意义,这一天刚好是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选择俄国劳工农民推倒资本家和军阀成功日为创刊日,就是希望中国革命走上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15日,江苏省盐都县尚庄镇华泽书社组织部分基层共产党员对辽宁《共产党员》第7期进行评说。华泽书社自1993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团结青年,互助互勉,勤学苦修,服务于民”的书社精神,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相继报道过书社的情况。读刊评刊一直是华泽书社的重要工作。从1993年书社创办以来,每年自费开展“十佳报刊”评选,得到了《半月谈》、《新民晚报》、《读者》等全国数十家报刊的支持。今年他们又召开了2002年第7期《共产党员》读者评刊会,与会读者…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开拓努力进取不断塑造《草原》新形象闻欣《草原》文学月刊足我区最早创办的省级文艺刊物之一。从195O年创刊吨U刊时刊名为《内蒙古文艺》)到现在,《草原》已走过厂四十五年不寻常的历程。作为内蒙古文学创作的窗口和阵地,《草原》丈学月刊在党的领导下,刀内...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虹 《党史文苑》2011,(5):4-12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中,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积极创办进步报刊,在广泛宣传和传播党的主张、揭露黑暗势力、传递信息、唤醒民众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陈独秀创办并与李大钊主编《新青年》、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周恩来等创办《觉悟》、恽代英等创办《武汉星期评论》、李达主编《共产党》月刊、刘仁静和邓中夏等主编《先驱》半月刊、蔡和  相似文献   

13.
《秦钟》月刊是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于1920年1月20日在北京创办的。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的前身是陕西学生团,1919年3月由北大、中大、民大、汇文、高师、法专、医专、农专、工专、高警、清华等校的陕西在京学生组成的。这个学生组织先油印了《秦劫痛话》,五四运动后更名为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出版了《秦钟旬刊》,到1920年1月改成月刊。该刊共出了6期,同年6月停刊。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革命刊物,以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先后出版过月刊、季刊和不定期刊.《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和最重要的主编是陈独秀,其他任主编的还有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瞿秋白等人.《新青年》杂志于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63期.杂志出版时间长达11年,这其中经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整个过程,也经受了许多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3,(31):62-66
2003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决定在省委办公厅《当代贵州》、省委组织部《党建交流》、省委宣传部《贵州党的生活》、省纪委《贵州党风廉政》四个月刊的基础上,创办省委机关刊《当代贵州》(半月刊),组建省委直属工作机构“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同年10月,省委任命赵字飞为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杨骏为总编辑,实行社长负责制;同年11月,省委组织部任命孙明强、陈红为杂志社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月刊,主编陈独秀。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9月将《新青年》改为机关刊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改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1923年6月至1925年3月曾改为季刊,主编瞿秋白。1926年7月停刊。《共产党》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月刊;1921年8月后改为中共中央党刊。编辑李达。1922年7月78停刊。《向导》1922年9月138在上海创办的中共中央理论周刊,主编蔡和森。1927年7月18日停刊。《前锋》1923年7月1日在广州创办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主编在秋白。1924年2月停刊。…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01,(2)
1901年 9月 7日清政府与英、法、美等 11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款银 4.5亿两。 1902年 4月 27日蔡元培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 1903年邹容《革命军》出版,该书阐述革命主张,流传极广,逾百万册。 1904年 11月光复会在上海成立。 1905年 8月 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06年冬孙中山、黄兴等在日本制定同盟会《革命方略》,备起义时用。 1907年 7月 13日秋瑾在绍兴起义,事泄被捕, 15日牺牲。 1908年 1月 13日中、英、德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1909年“上海日报公会”成立。 1910年 11月 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开同…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07,(1):19-20
亲爱的读者,更名改版后的《新湘评论》第1期和大家见面了。 《新湘评论》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和亲笔题字,在1960年刨办的中共湖南省委理论刊。创办于1952年的《学习导报》,是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主管的辅导干部理论学习的刊物:1958年改由中共湖南省委主办主管后,仍沿用了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9.
1920年9月 ,两名俄国共产主义者米诺尔、别斯林以苏俄政府代表的名义来到广州。经黄凌霜介绍 ,他们结识了梁一余、区声白、梁冰弦等人 ,创办了《劳动者》周刊。《劳动者》周刊于1920年10月3日创刊 ,由刘石心负责编辑 ,梁一余负责印刷、发行 ,经济上由梁冰弦主持 ,主要撰稿人有黄凌霜、梁冰弦等。史学界认为《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三刊是党在创建时期创办的姐妹刊物 ,但事实并非如此。《劳动界》、《劳动音》分别是上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 ,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刊物 ,但《劳动者》却不是由广州共产…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场的政治军事中心,亦是中国文化出版与学术研究中心,衍生出一系列文化成果,如学术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因受社会局势影响,有些沦为了“断刊”。如今,经过时间的沉淀,断刊逐渐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变得更加珍贵。《史蠡》:涵盖史学、传记等内容《史蠡》,由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于1942年9月在重庆出版。有学者将该刊辑为月刊,实际刊期不详,目前仅发现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