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音韵学家。 顾炎武自幼在嗣祖顾绍芾的教育下,为学“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土”等无“不熟究”。嗣祖教他做一个有学问、懂实际的学者,不要抱住前人的东西不放,要有创造精神。因此,他少年时代就开始确立了“经世”的志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有很多名号。他原名孙文,字德明,自号日新,意为“天天更新”。少年时代孙中山常听太平天国老战士冯爽观讲洪秀全反清的故事,因而非常崇敬洪秀全,遂自称为“洪秀全第二”。青年时代,孙中山常与爱国青年陈少白等聚集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亲友称他们为“四大寇”。由于孙中山学识广博,同学们叫他“通天晓”。1895年,清政府在通缉孙中山时,故意把“孙文”写作“孙汶”,以示他如洪水猛兽。但人们却支持他的反清行为,叫他“孙大炮”。1897年他在日本时曾化名为“中山”,意为山中打柴人,表示他的革命意志。从这…  相似文献   

3.
信仰比金坚     
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矢志“一辈子做党和人民忠诚、孝顺的儿子”;源自少年时代的信仰支撑着他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他就是闸北区检察院的离休干部许恒。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少年时代就非常爱学习。入学前,他就学会了好几百个字,会背诵一些浅显的诗文。5岁入学后,他学习更加认真,不论是背诵还是写算,都名列前茅。有一次语文教员毛老师到陈毅家吃午饭,看见一个用一叠草纸订成的本子,每张纸都很厚。陈毅父亲对他说:“这是世俊(陈毅的学名)的练习本。”毛老师十分惊奇:“是练习本,怎么没见上面有  相似文献   

5.
“书生老总”从这里走出 2007年4月,来自金融系投资经济管理专业的钟华尚未毕业便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创业”是钟华少年时代的一个梦想。1999年,还是初巾生的他在报纸上看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赛事。报纸上年轻的创业精英们展现的精神风貌和创业点子激发了他的勇气和激情。  相似文献   

6.
日前偶然读到胡适的一则轶事,说他晚年与老友梅贻琦诀别时,看到梅的家属唱歌祈祷,勃然大怒,大声说:“这是愚蠢!”论者认为,“这与他少年时代铸塑成的无神论思想是前后一贯的,颠沛造次,不肯须臾忘却,老而弥坚,确实难能可贵。”这使我想起鲁迅对死的态度,他在去世前四十五天写过一篇以《死》为题的文章,明言“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自称是对于死的“随便党”,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始终把死看成“自然的法则”,所谓“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和胡适两人后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颇为对立,但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这两位大师在漫长的岁月中,却始终坚持他们早年所倡导的科学精神,至死靡他。  相似文献   

7.
大凡有志者,都要竭尽全力,在人生旅途上塑一道好看的风景。李健的人生风景塑在河南百花企业集团的宏伟蓝图上,他所领导的11个企业“百花”盛开,争奇斗妍。 李健少年时代有许多美好的梦。上初中时,他迷上了生物科学,利用学校废弃的地下室,竟然成功地培育出平菇3号、金针菇等优良品种。1987年,李健带着当生物学家的梦考  相似文献   

8.
杜威非常重视德育,他认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他提出了著名的命题:“道德即是教育”。他还总结和发展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经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德育方法理论,这些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3岁丧母,6岁丧父。少年时代的人生冷暖,造就了他关切民情、扶贫济困的优秀品质。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为理念,充分代表人民的诉求,积极为民履职行权——他,就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南门社区主任冯云刚。  相似文献   

10.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这位只有短短28岁生命的烈士,留下的不仅是光照千秋的就义诗。也以自己的奋斗经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篇章。在少年时代,他就对封建制度离经叛道,在心中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同西方某些学者主张的“技术哲学”有一个重要区别,这就是他不仅强调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他还强调决定技术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在马克思的技  相似文献   

12.
魏征是唐朝初期的封建主义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出现,他功不可没。《旧唐书》说他与李世民“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  魏征少年时代孤贫落泊,后出家当了道士。隋朝末年,他参加了农民起义,再投窦建德,出任起居舍人。窦失败后,他投太子李建成。公元626年7月2日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其兄李建成及其弟李元吉并代李渊为帝后,擢魏为谏议大夫。此官的责任就是“掌论议”,可对皇帝“规谏”。  其实,魏征原来是支持李建成的。因为李建成既是长子,又是太子。只待高祖李渊死后,他就是皇帝。但此人却是酒色之徒,…  相似文献   

13.
田汉说:德国十八世纪的伟大诗人、剧作家席勒是一位“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他的作品里“洋溢着对旧社会‘挑战和叛逆的精神’。对异族侵略者火一般的憎恨”。田汉本人就是这样的战士和作家。 田汉的舅父、南社爱国诗人易象,是田汉青、少年时代的导师。他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推翻封建帝制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主、民族革命,以身相殉。易象生平“爱乡爱国”的庄严美丽的“梦”,田汉在新的革命时代继续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冯维林 《求索》2008,(9):177-179
自孔子提出“辞达”说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辞达”说大厦的构建过程中,孔子奠其基石,苏轼扩其堂庑,而其后人增其陈设,各有建树,各有贡献。三者中,苏轼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其勾连前后、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是无人可以比肩和替代的。对于孔子,他的不甚“辞达”的“辞者达而已矣”的幽默,是一个极富启发意义的智者的幽默;对于苏轼,他是一个慧者,他竖起的“辞达”说里程碑,分明闪耀着慧者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青年毛泽东思想的转变不单是某个观点或某个方面的转变,而是一系列根本观点的、多方面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使他从一个非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定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益。 一 从立志“成名”到献身革命 青年毛泽东思想的转变首先是人生观的转变。 少年时代,毛泽东立志“成名”,这可以从他1910年秋离开韶山到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时  相似文献   

16.
座右铭,是指镌刻在物体上的各自喜欢的格言、警句。因此还派生出诸如桌铭、镜铭等奇特的座右铭。桌铭:少年时代的鲁迅酷爱读书。一次,他上学迟到了几分钟,被老师批评了。他并不因家里有事耽搁而原谅自己,便在课桌角上刻了一“早”字,以此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珍惜  相似文献   

17.
温士兴 《前沿》2008,(11):49-51
保尔·拉法格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他在继承、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积极投身于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当修正主义大兴其势的时候与修正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他对帝国主义理论及知识分子地位的论述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他的理论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引起大家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理论的关注,相信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看警察     
从小我就认识一个好警察,他叫余邦金,曾经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几十年过去了,前几天忽然在江西宾馆的一个会议上见到他。我们当然记得“余叔叔”,奇怪的是他居然认得出当年坐在台下的我们,甚至还叫得出和我一道来开会的黄南南的名字。坐在一起谈活时,他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张三的事业发达了;李四现在是某个单位的头头;王五不争气,吃酒赌博,和老婆离了婚。看得出来,他心里相当惦记着自己这些“出息”了和没有“出息”的老学生。在我的少年时代,我心目中的警察形象就是余邦金,余邦金就是整个警察队伍的代表。“余叔叔”自己不会知道,他曾经为南昌市警察形象的CI策划立下过多大的汗马功劳啊。  相似文献   

19.
《春秋》1996,(5)
毕务国先生,1922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文登市大架子山村,少年时代毕业于烟台蚕丝专科学校,22岁时他便组织了“新聚昶”公司经商,奔波于青岛、上海、香港之间。1950年,他偕妻翁菊芬从上海迁居香港,除与友人合作开设一家杂货店外,还涉足航运业。1954年,他慧眼独具,认定中国传统工艺品能在南美“赚大钱”,遂举家远迁巴西,定居于圣保罗市。初到巴西,在一个人地两生,举目无亲,言语不通的新环境中,他凭着“勤则以创业,俭则以聚财,诚则以待人,逊则以自处”的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百  相似文献   

20.
“身许马列安等闲,报效工农岂知艰。壮志未酬身若死,亦留忠胆照人间。”这是民主革命时期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全国赤色总工会委员长的革命烈士陈寿昌写的一首诗。陈寿昌(1906-1935),浙江镇海人。他在少年时代,目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军阀混战,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