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解释出台的背景、意义劳动法颁布实施以后,为了应对劳动争议案件快速增长出现的新的疑难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1年4月16日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1]14号),并从2003年底开始起草《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  相似文献   

2.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3.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我国关于劳动方面的立法也不断完善,但在时效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存在既竞合又冲突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加以探讨,在立法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6]6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特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劳动法》颁布以来,企业与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纳入了司法调整范围,虽然在劳动争议相关立法及执法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但毋庸置疑,企业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益得到了很大保障。与此同时,另外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在法律上却长期处于被遗忘、被忽视状态——他们是处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外的劳动者,比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只能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申诉等途径解决,而不能得到司法救济。显然,这种状况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2003年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03年9月5日施行。此后人民法院开始受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笔者所在的人民法院从2004年开始受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上诉案件,截至2006年5月20日,共审结此类案件43件。在审理中主要遇到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越来越多,申请仲裁和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也随之增加。因此,及时、正确、合法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涉及劳动争议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略述已见。一、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案件是指具有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义务引起纠纷后,对仲裁裁决不服,在法定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1995年卫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为调整劳动关系,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部和最高法院又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各地也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法规。可以说,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有着繁多的法律、法规条文及司法解释。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1.
汤苏莉 《法庭内外》2010,(11):39-41
随着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以及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后,6类劳动争议案件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有的甚至趋于饱和,而另外3类劳动争议案件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趋势,使劳动争议案件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多样化、角度多方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令)号]法释〔2006〕6号[公布日期]2006·8·14[类别]社会法·劳动[施行日期]2006·10·1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立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进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以法典的形式,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它是今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法,是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保障。然而,如果把该法所规定的“劳动...  相似文献   

14.
在审判实践中,涉外劳动关系特殊性凸显,相关难点问题引起了司法机关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在司法解释中就涉外劳动关系作出相应规范。《征求意见稿》第十八条就三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等规定的出台,不仅给企业劳动用工带来新的挑战,也给律师执业带来新的机遇。全国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6月30日在天津举办了"中国劳动法前沿问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劳动法专业律师、工会代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近70人参加会议。中华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深化,大量的劳动争议纠纷涌入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不同于普通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但由于我国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的立法滞后,特别是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法律的严重缺失,劳动争议只能划归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民事案件,适用现行民事诉讼法,导致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着大量困扰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难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16日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随后针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又于2006年8月14日颁布了《关于审理劳…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作为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案件中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是人民法院受理的新类型案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这类案件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长。劳动争议案件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诉讼。诉讼主体是特定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公布并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完善阶段,是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不仅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也预示着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工作即将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如何针对劳动争议中出现的新问题审理好案件,是目前审判工作中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们认为,在具体案件审理时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1.企业的厂规厂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关系。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根据《劳动法》规定,“厂规厂纪”是具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