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更好地回应检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要求、把握学术取向、探讨法学期刊的办刊规律,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创刊20年暨出版100期之际,国家检察官学院举办了以"检察·学术与法学期刊"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由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石少侠、院长胡卫列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学报》主编徐鹤喃教授对20年的发展和办刊情况作了简要回顾。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知名法学期刊、检察实务部门以及学院教师的代表60余人参加了座谈,就检察理论研究,法学学术研究、法学期刊定位、办刊规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学报》的发展建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学的学术伦理是中国法学的生命线。中国法学的学术伦理的核心概括便是学术尊重,包括尊重事实,尊重相关专业知识,尊重他人的学术劳动与学术成果,尊重学术对手及其呼拥者和追随者。违背法学的学术伦理最终就是违背法学的责任伦理。由刑法在整个法治体系中的"保障之法"和"后盾之法"的地位所决定,违背刑法学术的学术伦理及责任伦理或许将是违背法学伦理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个层面梳理了中国法律书评文章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非常糟糕的学术状况:其一,从形式上阅读,通过对中国法学创新网收录的、最近5年的15种期刊所刊载的数量上考察;其二,以达玛什卡的《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为例的书评文章的分析.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状况的一个侧面表达,因为法学学术创新与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的基本品格就在于知识贮备与积累,从而更可能出现法学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学》2012,(3):194
<正>《中国法学》作为我国法学期刊中三届国家期刊奖的唯一获得者,对论文的评审取舍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本刊对所有文稿统一做来稿登记和隐名处理后,由责任编辑初审和筛选,对其推荐采用的论文,交由学科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本刊在充分尊重专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2012,(2):194
<正>《中国法学》作为我国法学期刊中三届国家期刊奖的唯一获得者,对论文的评审取舍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本刊对所有文稿统一做来稿登记和隐名处理后,由责任编辑初审和筛选,对其推荐采用的论文,交由学科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本刊在充分尊重专家  相似文献   

6.
魏建国 《北方法学》2014,(2):117-131
当下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不强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学研究者自身,因此需要将视线转向学术本身。基于学术史方法是学术最基本方法的判断,可以发现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不强的原因在于学术史方法的缺失,这使得中国法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非学术性混淆不清;法学难以确立自己学科的独立地位;法学研究中引证混乱并难以发挥学术评价功能;法学研究中学术传统西化倾向严重。而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学术性完善之路在于:实用标准与学术标准的适度分离,确立学术的独立性与学术评价的独立标准;增强对学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术史意识,强化学术规范;自觉推动法学学术传统的中国化。学术性、学术史方法并不是我们对法学研究的更高要求,而只是提醒我们在法学研究中首先要回到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然后再谈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2020,(2):2-2
《中国法学》是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优秀期刊;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百强报刊奖”;连续四届获得国家期刊奖(或提名奖);在各类评价体系中,影响因子长期稳居全国法学期刊排名榜首。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严守学术规范,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为引领和繁荣法学研究服务。进入新时代,本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8.
启事     
《法学》是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中文法律类期刊,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法学理论类月刊。1956年创刊伊始,便以关注社会、面向实际、理论创新、推进法治为宗旨,发表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论文,从而以善于及时捕捉和反映学术热点而深受广大学者的喜爱。1958年《法学》因故停刊,1980年重新复刊。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法学》作为我国法学期刊中连续四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对论文的评审取舍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法学》作为我国法学期刊中连续四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对论文的评审取舍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法学》作为我国法学期刊中连续四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和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对论文的评审取舍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重要启事     
《法商研究》是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管、主办的法学学术性理论期刊,1957年创刊,1986年复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热诚欢迎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和法学爱好者等赐稿。我刊坚持以质取文,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我刊特别欢迎选题新颖、见解独到、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以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学学术论文,包括瞄准重大社会现实和法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重要启事     
《法商研究》是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管、主办的法学学术性理论期刊,1957年创刊,1986年复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和法学爱好者等赐稿。我刊坚持以质取文,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我刊欢迎选题新颖、见解独到、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以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学学术论文,包括瞄准重大社会现实和法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性成果,综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法学》2013,(3):2
《法学》月刊已经创刊50余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是新中国诞生最早的两家法学期刊之一,也是当今中国法学期刊中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之一。《法学》月刊连续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5.
《法学》2012,(10):2
《法学》月刊已经创刊50余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是新中国诞生最早的两家法学期刊之一,也是当今中国法学期刊中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之一。《法学》月刊连续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6.
《法学》2013,(1):2
《法学》月刊已经创刊50余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是新中国诞生最早的两家法学期刊之一,也是当今中国法学期刊中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之一。《法学》月刊连续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12,(12):2
《法学》月刊已经创刊50余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是新中国诞生最早的两家法学期刊之一,也是当今中国法学期刊中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之一。《法学》月刊连续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8.
启事     
《法学》是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中文法律类期刊,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法学理论类月刊。1956年创刊伊始,便以关注社会、面向实际、理论创新、推进法治为宗旨,发表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论文,从而以善于及时捕捉和反映学术热点而深受广大学者的喜爱。1958年《法学》因故停刊,1980年复刊,复刊后的《法学》以“短、平、快”“麻、辣、烫”的风格呈现新时期中国法学的研究成果,得到作者、读者的关注与认可。  相似文献   

19.
《清华法学》2015,(2):175
一、《清华法学》系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法学》编辑部编辑的、面向海内外法学界的全国法律类中文核心期刊以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逢单月15日刊印。二、本刊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严谨、求实、自律为办刊宗旨,以开放的姿态,恪守学术公正,敬候方家惠赐佳作,并以诚挚的态度随时吸纳学界同仁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三、本刊以思想原创、关注现实为采稿取向,坚持高度的精品意识,致力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重视在法学内部各学科乃至整个法学学科中有关重大主题、或具有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学》2015,(2):2
<正>《中国法学》是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是我国法学期刊中四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本刊对论文的评审取舍以学术质量为硬标准,实行符合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在充分尊重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考虑刊物的定位、宗旨、特色、学科等因素,做出最后权衡和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