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通过市民的精神气质、道德素养、生活方式以及规章制度、城市历史、城市风貌所体现出来的公共价值。它是城市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市民认同的价值观与共同的精神追求,以及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也是市民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体市民营造的共有的  相似文献   

2.
论文试图从人文精神角度,评述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人文评价的尺度问题,探讨是何种因素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形态,以及城市形态的意义性;通过讨论如何培植市民社会问题,研究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并希望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意义做出合理解析,以尽量汲取文化资源的有益成分;同时关注城市发展内外部的环境问题,以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通过对这样一些内容的讨论,以期确立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人文尺度。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生活的场所,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水准和生活幸福,其水平和质量是一座城市成熟与否的标志,上自城市决策者、规划设计者,下至城市建设者和普通市民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为实现将鞍山建设成为经济振兴、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的世界级钢铁基地、全国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近现代工业文化为特色的现代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关注鞍山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其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和档次,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和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时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应通过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培养城市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市民凝聚力;展现成都文化生活魅力,提升城市对外的吸引力;打造文化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传播力,增强城市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等措施凝聚人心,增强对外的吸引力,打造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成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即城市的外在特征和容貌,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内在综合实力、外在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与总体印象。它包括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开展城市形象讨论,就是要通过吸引广大市民参与,使人民群众对本市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政治的、自然的、人文的、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以及长处与不足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认识,充分发挥市民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根据本市现有的政治经济地位、科学文化状况和财力物力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去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不断…  相似文献   

6.
论文试图从人文精神角度 ,评述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人文评价的尺度问题 ,探讨是何种因素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形态 ,以及城市形态的意义性 ;通过讨论如何培植市民社会问题 ,研究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并希望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意义做出合理解析 ,以尽量汲取文化资源的有益成分 ;同时关注城市发展内外部的环境问题 ,以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通过对这样一些内容的讨论 ,以期确立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人文尺度。  相似文献   

7.
树文 《支部生活》2011,(4):42-43
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市民的城市生活就更加美好。数字城管作为一种新兴的,运用了高新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理模式,其管理具有高效、精细、规范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数字城管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长效、常态化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所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可以视为一国文化的人文价值重要部分,即以经济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文价值,而公众、商家参与文化活动的状况可以反映大众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以及市民文化艺术生活的活力水平。人文的价值是经济繁荣的支柱。一、笋岗城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现状与趋势笋岗城区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中北部,在八十至九十年代,该片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现代商业化片区和全国首个出口监管仓库而闻名海内外。随着深圳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昔日位于城市边缘的笋岗片区已成为深圳市的城市中心区和未来商业黄金地段,区内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证了城市及市民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市民素质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市民素质至少应包含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认为提高市民素质的途径主要有:树立城市共同理想与信念,培养市民主人翁意识;强化城市精神,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提高市民道德水平;改革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河北省石家庄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人文公共空间,以文艺创作、展播、交流等形式,大力开展“家门口”的文化艺术普及、优秀文化传承等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石家庄市在街头巷尾、社区周边设立52家涵盖书法、美术、戏曲、写作、音乐等多个门类的工作室,免费向群众开放,让广大市民在茶余饭后就能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刘伟平 《党史博采》2006,(11):47-48
文化产业所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可以视为一国文化的人文价值重要部分,即以经济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文价值,而公众、商家参与文化活动的状况可以反映大众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以及市民文化艺术生活的活力水平.人文的价值是经济繁荣的支柱.  相似文献   

12.
首都博物馆作为全市重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员带动群众,多层次开展学习活动,不仅在全馆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还充分发挥博物馆在"人文北京"建设中的作用,提高首都市民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3.
《党建》1994,(11)
建议实施“市民教育”工程孟宪硕我认为,要强化一个城市的社会公德,实施“市民教育”工程很有必要。“市民教育”工程,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为目标,使人们通过教育比较系统地了解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从而把遵守社会公德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与整体文化感受,是历史与文化凝聚构成的符号说明,是城市各种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特质,是城市传统、现存物质与现代文明的总和特征。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集中反映,是城市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生活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最直观、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一、生活品质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城市形象具现于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城市街区、城市社区、市民素质等方面,人们往往是通过城市具体形象,来感受城市整体形象,从而感受到城市的生活品…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奎屯市的城市文化建设,首先要依据城市历史、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准确定位,找到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有效途径来实现,包括:深化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具有高素质的市民,增强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运用规划手段,整体设计城市文化形象;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化人文精神是一个地区人们在实践和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首创精神、奉献精神、性格特征、人文素养等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区道德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地区形象体现。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是推动整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培育大众的人文精神是培育重庆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根基。我们要切实加强市民人文教育,特别要重视培育重庆市民大众化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推动重庆大发展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阮怒涛 《世纪桥》2008,(5):151-151
社区图书馆是现代文明城市所必需的文化设施之一,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应是纵向、横向联合之路,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加快文化建设,创建现代文化名城,具有深刻和丰富的内涵1、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创建现代文化名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已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2、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创建现代文化名城,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提高城市品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文化能够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市民素质,展示城市形象;能…  相似文献   

19.
培育弘扬长春城市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华 《新长征》2008,(5):44-45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通过市民的行为方式、精神气质、道德素质以及城市规章制度、城市风貌所体现出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是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高度凝炼,是一座城市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战略资源,它渗透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和谐程度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是中国城市最有价值的品牌。相信生活在西宁市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城市环境比以前更美了,市民生活水平改善了,文明程度提高了,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