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通榆县针对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依托产业协会建立党组织。打破完全按党员居住地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方式,在具备条件的产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县已建立了西瓜、辣椒、笤帚糜子等11个农村产业协会党支部.以党的组织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育产业协会发展壮大,椎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此后,各地党组织普遍将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为“两新”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提法。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8,(11):35-35
朝阳区委紧紧围绕推进党的建设“聚合力工程”,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两新”组织党建为重点,在社会领域党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08年3月,全区329个社区全部建立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335个,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177个,其中838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湘潮》2007,(6)
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政治领导的主要途径,实现两者的融合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辉 《党建文汇》2011,(7):28-28
如何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壮大党的力量,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夯实发展党员基础。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系统党委直接指导,行业党委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灵活多样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在三人以上的,建立独立党组织;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西宁市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168户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组建党组织的有159户,组建率达94、6%。  相似文献   

7.
刘德富 《新长征》2006,(12):15-15
“细胞”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实施党组织“细胞工程”的目的就是激活党的每一个细胞,让党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早在2000年,辉南县委就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了以“疏通组织关节,激活肌体细胞,夯实村级组织”为主要内容的“细胞工程”,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小组作用,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2000年被省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2003年被省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县,连续多年被通化市委评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陆良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1745户,其中注册非公有制企业42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0.27亿元。陆良县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按照“抓基础、重规范、促作用”的工作思路,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11个,覆盖非公企业158户,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或有党员3人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已建党组织规范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党的工作覆盖率三个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9.
首先,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夯实党的基础,增强党的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农村以“一村一支部”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组织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城市社区则根据发展变化新形势,拓展党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立在居民小区、楼宇、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非公有制企业,要按产业链、板块经济以及党员的主要从业情况,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成熟一家、建立一家,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夏中宁县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拓领域,建组织,搞活动,促发展,探索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截至2003年底,全县230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党总支4个、党支  相似文献   

11.
马贵生  刘泳锋 《党课》2010,(1):49-5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积极探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膙。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最早探索出“支部+协会”模式的四川省,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始终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找准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结合点,选好朽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经验,将党组织建在了产业链上。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促、监督和协调作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业主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应帮助、支持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同时切实履行监督企业合法经营的责任,重点是找准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结合,既要利用一切机会发挥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又要注重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层宣传、灌…  相似文献   

14.
孙德元 《学习月刊》2010,(20):86-8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9,(10):59-59
答:根据有关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50名以下的,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就近与其他组织中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或接近50名、100名的,可分别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的四化大业的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领导作用,取得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党员工作是关系党的组织生存、事业发展的大事,是党不断发展壮大、后继有人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队伍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近年来,各级基层党组织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特殊的位置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农村党组织,是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绪生 《理论导报》2013,(4):29-29,32
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因此,党的基层组织要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当前,非公企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县域经济的主战场和主力军,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溪市委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采取“五抓”措施,破解党组织组建难题,努力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组织覆盖面。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26.7%,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17.9%,党建指导员、联络员派驻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