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越南战争:历史评述与启示 --越南抗美战争30周年胜利纪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战争主要是由美国插手干涉所引起的.美国对越南和印度支那的介入和干涉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美国扮演外来干涉者角色,而在第二次印支战争中,美国则取代了法国的地位,充当了主要侵略者的角色.在"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导下的美国政府所奉行的遏制"共产主义"、阻挠越南统一的政策,点燃了侵略越南的战火.越南战争带来巨大后果和深刻影响,它给予人们多方面的启示与教益,正确总结越南战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国对柬埔寨的政策是服从于它对越南的政策,而美国对越南的政策又是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利益的。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朗诺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的统治。这是美国在其对越南的政策陷于困境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印度独立后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却因强烈的大国情结而在冷战中推行调停外交.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在对待印度支那的问题上其调停外交表现较为典型.由于调停时机不成熟,独立初期印度对印度支那奉行不干涉政策.尼赫鲁否定了支援印度支那抗法斗争的建议,在第一次亚洲关系会议上拒绝了越南代表的援助请求,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国保大政权之间保持中立.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调停条件渐趋成熟,尼赫鲁开始谋求以中立国身份居中调停,召开了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提出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六点和平倡议",还派遣特使梅农在日内瓦会议上积极调停,为印度支那实现和平发挥了一定作用.印度调停外交表面上是中立主义,实质上体现了利己主义与实用原则,也反映了其在追求"有声有色"大国目标与不愿卷入大国战略竞争与利益冲突中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4.
法国战后有关印度支那的著作浩瀚纷繁,这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因为越南人民九年來为争取独立的英勇斗争,不能不引起全世界和法国舆論界的最大的注意。隨着印度支那战争波澜壮阔地发展,全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围绕着战争目标和各自利益问题,美法双边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1949年以前,美国基本采取观望态度,法国独自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逐步插手印支事务,对法实行经济军事援助,美法关系比较密切;1954年,随着战争结局的明朗,美国渐有取代法国之势,法国对美离心倾向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对戴高乐和他所领导的法国抵抗力量 ,美国政府多年一直推行抑制、排斥的政策 ,尤其对戴高乐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努力 ,美国更是竭尽所能予以限制、打压 ,但到战争末期 ,美国这一政策却发生了转变。一、法国和雅尔塔会议1 945年 1月初 ,戴高乐从报纸上获悉“三巨头”又将举行一次会议的消息 ,他预感到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美国把法国排斥在外的做法 ,戴高乐异常气愤。盟国这一举动 ,对戴高乐争取法国大国地位的努力 ,自是一大挫折。1月 1 5日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正式照会美、英、苏三国 ,强烈要求参加即将举行…  相似文献   

7.
美国发动的侵略印度支那战争,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国际关系中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妄图通过这场战争,将印度支那置于自己的支配和奴役之下,作为北图中国、南控东南亚的基地,进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但是,在印支三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国遇到空前的惨败。印度支那战争不仅促进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对美国霸权地位及其全球战略的改变,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1964年1月27日,断交长达十五年之久的中法两国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法国由此成了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就中法建交的原因,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过论述,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印度支那战争对中法建交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对印度支那地区中、法、美三国的利益纠葛进行分析,来揭示印度支那战争在中法建交过程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武器与美国对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功 《美国研究》2004,18(2):100-115
195 4 - 195 5年发生的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是 2 0世纪 5 0年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中美两国继朝鲜战争之后的又一直接较量 ,使双方再次处于战争的边缘。危机期间 ,艾森豪威尔政府不断挥舞核武器 ,试图以核威慑来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但是 ,美国的强硬政策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反而使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同时 ,这次危机也表明了中美对抗的限度 ,揭示了美国“战争边缘政策”和“核威慑”战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近代殖民主义,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至今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可见,殖民经济政策的遗产是当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落后与不发达的重要根源之一。 印度支那地区始终是战后世界政治热点之一,其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以及许多矛盾与冲突的根源都可追溯到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政策。弄清法国的印度支那殖民经济政策和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今天印度支那三国的发展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