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国民幸福感与国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甜 《传承》2011,(24):52-53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而"幸福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国民心态对国民幸福感必将产生很直接的影响。通过重点分析国民心态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低级、庸俗的感性文化倾向,普遍焦虑的心态等,得知人们精神生活的错乱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幸福感,为此,最后一部分具体阐述了如何构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以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社会心态所表现出的问题不过是社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的自然照射。总体来看,心态不过是镜子人民论坛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把培育社会心态写进五年规划,这还是首次,您认为这透露出怎样的讯息?  相似文献   

3.
国民幸福感从一种抽象的个体心理感受化身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被写入了各地即将展开的发展蓝图,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施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和谐社会时代背景下,国民幸福感与和谐社会关系、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高国民幸福感的具体措施成为亟待回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妮 《人民论坛》2011,(9):160-161
国民幸福感从一种抽象的个体心理感受化身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被写入了各地即将展开的发展蓝图,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施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和谐社会时代背景下,国民幸福感与和谐社会关系、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高国民幸福感的具体措施成为亟待回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佩 《协商论坛》2012,(3):20-21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2011年,"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同样是在2011年,"小悦悦"、"郭美美"、"毒奶粉"、  相似文献   

6.
黎明 《当代广西》2011,(24):11-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新期待,提高人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21)
<正>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公平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家治理质量的提高对人们的幸福感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本次全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的大幕即将开启。早在5个月之前,江西财经大学幸福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海欧就刊发文章,建议国家规划编制部门把"增强国民幸福感"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河北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时间已经过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项目等落实如何?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带着这张全区人民交给的试卷,河北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一环。从5月份开始,市人大内司委对本市老龄事业以及"十二五"期间发展社会福利、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推进情况开展了监督调研。整体来说,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老龄事业发"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完善为老服务体系的项要求都落实得较好。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为一体的"9073"养老服务格  相似文献   

10.
劭平  宋姗姗 《人民政坛》2013,(12):22-23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年。规划中的"蓝图"是否能如期实现?2013年11月27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说明》,28日审议了《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1,(15):5-5
在“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后,“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迅速进入各级政府的任务列表。  相似文献   

12.
姜力 《中国民政》2011,(7):17-19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为未来五年民政事业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根据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民政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引领民政事业科学、健康、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合理规划宗教活动场所布局"是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市人大侨民宗委以监督法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依据,组织开展了合理规划宗教活动场所布局监督调研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先后多次与市民宗委、市规土局沟通协调、分析研究,共同推动本市合理规划宗教活动场所布局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委员会赴部分区人大、市有关宗教协会和宗教场所调研,多方听取基层  相似文献   

14.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判断.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全体国民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客观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梦视域下生态文明素养的内涵,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大国国民素养和民族心态,加速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崔晨 《北京观察》2011,(6):8-11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在这份今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将"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内容写进报告,标志着这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也明确提出:"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终极意义就是要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的增加,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善治来提供外在的条件、环境和空间,让和谐社会作为国民幸福的根基;另一方面,更要靠我们同民个体构建内心的和谐来获得。所谓内心的和谐(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达到一种协调,表现为满意,进而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内心的和谐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是国民个体主观感到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而若想构建内心的和谐,就必须在明确影响国民内心和谐的三大心理要素即个体的性格、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调整好国民的心态,让国民正确看待社会,努力培养国民的健康人格,从而尽可能让国民拥有更多的幸福。其具体构建内心和谐的途径有三点。  相似文献   

17.
王萍 《中国人大》2010,(21):11-14
城镇化不仅仅关系着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命运也紧密相联,城镇化还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十二五"将是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进行的专题调研以及形成的城镇化问题的调研报告中,再次将公众的目光投向了城镇化,并将城镇化放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聚焦"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21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概括总结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刻分析"十二五"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描绘了"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王萍 《中国人大》2011,(9):38-39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已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民增收的潜力、动力、空间和路径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1,(4):24-24
长达百页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和资源、环境相关的内容星罗棋布。怎样快速把握纲要(草案)中的政策信息?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有关文件对纲要(草案)中的有关名词进行了解释,通过这些名词解释,我们可以方便地把握住一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