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乡、镇、村征收农民税费工作逐渐规范化和法制化,一些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村提留和乡统筹行政追缴决定的非诉行政案件(以下简称“两费”案件)逐年增加。笔者对福建省南平市10个基层法院执行“两费”案件情况进行调查,1999年立案执行134件,2000年立案执行216件,2001年立案执行380件,逐年大幅增加,而且随中央在安徽省进行农村费改税试点后此项工作的逐步推开,乡、镇、村加大了税费征收力度,今后申请法院执行“两费”案件将明显增多。由于这类案件的特殊性,笔者对此类案件的特点及…  相似文献   

2.
某报载,苏南某基层法院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特邀公证机关的公证员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现场公证。据称这种“执行公正”的方式是为破解“执行难”的一次有益的新尝试,一方面可起到公证员对执行过程的监督作用,确保其合法性,在实现申请人债权的同时又不侵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起到了证明作用,防止被执行人事后以财物缺损为由责难法院,阻碍执行。  相似文献   

3.
如阳 《江淮法治》2008,(16):14-14
据报道.在河南省法院2008年第二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全省各中级法院院长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上签名承诺:“在本人任职期间.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所在班子成员或所辖基层法院院长连续发生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影响案件.向市委、市人大提出辞职。”  相似文献   

4.
关于借款合同纠纷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卞昌久最近,笔者对江苏的三个中级法院和19个基层法院进行了“当前借款合同纠纷新情况新问题”的专题调查。该22个法院从1994年至1995年10月底,共审结借款合同纠纷案件6351件,解决争议标的额71380万元。...  相似文献   

5.
陈龙 《法制与社会》2013,(29):50-51
非诉行政执行听证制度是我国法院对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审查程序制度上的重大突破,通过听证赋予被申请执行人充分的陈述、申辩的权利,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法院执行裁决的公平公正,一方面有助于化解非诉行政执行难困境。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法院的工作实际,认为基层法院构建非诉行政执行听证制度必须遵循“完全公开”、“公平和效率的衡平”、“当事人平等的地位及有倾向性的保护”、“始终贯彻协调的理∥’四大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对非诉行政执行听证制度的具体规则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各地法院都在想方设法解决“执行难”。于是,有的法院在执行案件中也进行了“调解”。笔者认为: ——在执行案件中不适用调解 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强制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人履行确认的义务的行为。审判与执行是民事诉讼的两个阶段,凡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经济纠纷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评价全地区法院执行工作,调动“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积极性,日前吐鲁番地区中级法院执行局从两级法院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考评小组,对基层法院开展一年一度的执行工作目标考评。  相似文献   

9.
付勇 《中国审判》2009,(9):98-98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通过对执行积案的调研发现,无财产可供执行是造成执行不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积月累,给法院带来越来越沉重的执行积案包袱,极易引发信访问题,甚至引起社会公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和无端的批评,损害法院形象。针对这种情况,市南法院实行了“执行退出机制”,采用“三个结合”的原则,设立包括前置、审批和保障三部分的程序系统,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裁定终结执行,进而把执行力量有效地集中到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上来。  相似文献   

10.
刘英 《四川审判》2002,(1):30-31
近年来,通过全国法院解决“执行难”活动的深入开展,执行了一大批积案,执行工作被动局面有所缓解。但是,“执行难”仍然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法院,“执行难”的现象更显得突出。巴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属典型的老、边、穷地区。近年来,巴中市两级法院从实际出发,对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绩,2000年全市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3289件,比上一年增加了4.25%,结案率达85.5%,2001年1至9月又执结案件1013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执行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执行难关,朝阳市两级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法官们,坚持走改革之路,积极开动脑筋,不断探索破解”执行难的新途径、新方法,率先进人了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据统计,自1999年至2002年,朝阳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2128件,执结21792件(含领取债权凭证的案件),执结率为98.4%,执行回款标的额达5.9亿元;在执结的案件中,无一超审限;当事人申诉上访的只有85件,占所受理执行案件的0.38%。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因遗失空白转帐支票而被他人利用骗购商品引起的赔偿案件(以下简称遗失支票赔偿案件),日渐增多,而且情况复杂,审理难度较大,各地法院在受理、确定责任等方面做法也不尽一致。为此,笔者最近调查了三个中级法院和近二十个基层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高级法院于1989年2月17日至20日召开了全省执行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中级法院院长、执行庭庭长等共80余人。会上,大庆、哈尔滨和绥化地区等中级怯院以及齐齐哈尔市、黑河地区两个基层法院介绍了执行工作的经验,省法院院长唐兰亭、副院长姚炳珠就去年狠抓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年要在强化执行机制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大幅度的增长,在执行过程中向律师咨询或请律师代理的行政行为相对人即被执行人也随之增加。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法院应否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实践中有人认为: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没有法律依据,是一种“越权”行为,会影响行政机关的效率。笔者认为此观点值得商讨。第一,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是有法律依据的。1996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1996]!2号通知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由行政审判庭负责审查,经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法执行中若干政策法律问题探讨刘晓春郭军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实施至今已有半年多了。从对基层检察院办理各类案件进行调查的情况看,呈现出“两降一升”的特点。1.受案数量下降。今年一季度,报捕案件受案数较去年同期下降9.38%;审查起...  相似文献   

16.
基层法院执行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法院作为执行的主阵地,担负着全国80%的案件执行。但基层传统的文化背景、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得基层法院的执行现状并不乐观,案件的实际执结率不尽人意。一、基层法院"执行难"极具代表性的三类案件第一,离婚案件。在农村离婚案件执行实务中,由于执行地点的特殊性(大多在被执行人住所中进行)、家族势力的参与性、农村社会舆论的影响等原因,极易造成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亲属之间的矛盾尖锐对立,引发事端,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案件执行。其中涉及子女抚养权,探视权的执行案件难度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关于财产刑适用与执行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估江苏省财产刑的适用与执行状况,充分发掘财产刑应有的价值潜能,实现刑罚的科学化、合理化、个别化,使财产刑的刑罚功能实然化于刑罚适用的司法实践过程,2004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财产刑的适用与执行问题展开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以5年为时间跨度,以全省各市、县、区两级法院为调研对象,首先调取了全省两级法院1998年-2003年间审理的所有适用财产刑经济犯罪案件①的相关统计资料;其次,还重点抽查了苏北、苏中、苏南共7个中级法院、7个基层法院2003年间审理的1038件一审生效刑事案件,并和上述法院的部分同志进行了座谈;此外,还对…  相似文献   

18.
吴志强 《特区法坛》2002,(72):36-37
近年来,广大群众对法院“执行难”、“难执行”的问题反映日益强烈,严重的影响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干扰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经济民事(债务)案件审判中的“执行难”、“难执行”更为突出。它不仅成为困扰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和对人民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些案件审判中的执行难问题,究其原因,其中既有法律方面的,也有政策和社会以及法院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是社会各种矛盾,各种利益在执行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对江苏的3个中级法院和19个基层法院进行了“当前借款合同纠纷新情况新问题”的专题调查,从中了解到产生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日趋增多的主要原因,现作一阐述。贷款合同纠纷案件大幅度上升,除了前几年经济过热,金融机构信贷规模过大,致使投放企业的大量贷款逾期不能收  相似文献   

20.
当各级人民法院使尽了浑身解数,也不能解决执行案件逐年积压问题的时候,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全社会的动员,没有各方面的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双脚就永远要站在“执行难”的阴影里。于是,为了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充分的理解,为了给那些无理拒不执行法院裁决的被执行人以强大的压力,为了对那些破坏国家法制统一、干扰法院依法执行的人以严肃的警告,人民法院就要“造势”,即在社会上造就人民法院执行的最佳势态。如果有了这个“势”,法院的执行便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出现“峻坡走丸,战功甚博”的效果。营造有利于法院执行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