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大使阁下、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隆重纪念中国-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参加今天这个盛会的各国大使阁下、各位来宾,以及来自各政府部门、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最初接触。1956年,埃及、叙利亚和也门等阿拉伯国家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年,中国也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建立联系。从此,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这两个曾经创造出灿…  相似文献   

2.
中国视发展中国家为外交基石和战略依托,十分重视加强和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自1956年5月同埃及建交起,至1990年7月同沙特建交止,中国同22个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50多年来,中阿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这是因为:首先,中阿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共同的利益,在许多问题上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中阿关系的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其次,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双方的经济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成为彼此的需要;第三,双方都重视维护这一关系,不断化解一些小矛盾,从而把这一关系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在2010年5月召开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双方宣布:在论坛框架内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这意味着双边关系将从友好合作提升到战略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非洲国家建交在很大程度上同后者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的背景联系在一起.然而,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建交同中国与其他多数非洲国家建交的背景有所不同,由于埃塞没有遭受殖民的历史,也由于该国于冷战时期在政治上一直靠近西方,以及双方面临的国内外因素,直至1970年11月,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建立外交关系,其间经历了20多年时间.双方作为第三世界的组成部分,两国建交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外交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8日外交部正式建立,国家政府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部长。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总理对外交干部明确提出“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要求,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与东南亚10国建交历程1950年1月18日,中国与越南正式建交,首任驻越南大使罗贵波。中国是越南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南将1月18日定为外交胜利日。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中国驻印尼首任大使是王任叔。但1967年10月30日印尼和中国中断外交关系。1990年7月,中国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双方发表了…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友谊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1月以色列承认中国后,中以就开始了外交接触,两国关系曾朝着建交的目标迈进。朝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改变了“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开始追随美国,打乱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1956年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中以关系中断并进入长达30年的“冰冻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1982年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非斯宣言》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中以关系逐渐解冻。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马德里中东和会加速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92年1月24日,中以正式建交。影响中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以三角关系和中国、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同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印度也紧跟着在1月29日与以色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以色列把相继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交称为其与第三世界外交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以色列同中、印两国的关系正常化,都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且也都颇具戏剧性,以色列同中国的建交,是在以色列1950年1月首先承认了新中国的情况下,经过42年之后才完成的。而以色列同印度的建交,则是在印度于1950年9月首先承认了以色列之后,也过了42年以后才实现的。关于中国同以色列关系的曲折发展,国内已有学者著文…  相似文献   

7.
中拉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双方曾在11年间无外交关系。古巴取得革命胜利后,于1960年与中国建交,实现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无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以后,中国与拉美建交的国家日益增多。目前中国已同拉美33个...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地区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了经济密切合作的新纪元.在这之前,这个地区由于冷战的原因而被分成两个独立的经济区.韩国既没有同中国也没有同俄罗斯有过正式的接触,更不必说同北朝鲜了.韩国的贸易和投资对象主要是日本、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1987年初,在冷战即将结束和苏联即将解体之际,韩国趁机推行所谓的北方政策.1988年2月,韩国开始和几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首先同匈牙利建交,接着又同其它几个东欧和中欧国家建交.这一行动与1988年在汉城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同步进行的.韩国同俄罗斯、中国和越南分别在1989年、1992年8月和1993年初建立外交关系.现在,韩国同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和除了古巴之外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不仅对韩国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东北亚地区也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个地区除了北朝鲜之外已经发展了多边和重叠的经济关系.这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剧增趋势证实了密  相似文献   

9.
埃及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埃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总体发展良好。纳赛尔执政时期,中国与埃及因在西藏和中印边界等问题上的分歧使双边关系一度趋冷;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三次访问埃及,增进了相互了解,改善了两国关系。萨达特主政时期,中埃关系因国际关系而变得复杂化。穆巴拉克时代,中埃关系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预计未来中埃关系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6月1日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与我国建交。台湾的“邦交国”现为24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16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