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京远郊,景色迷人的群山被绿色覆盖,其间有一座灌木不多的山坡格外醒目,这里耸立着一枚直刺蓝天的战略导弹。 一辆外国使馆的轿车途经这里,猛然停车。外交官迅速下车,如获至宝,长焦镜头连续“喀嚓”。这一举动,被山坡上的官兵发现,外交官急忙登车逃离。官兵们无动于衷,一阵捧腹大笑。 原来,这里是我军伪装部队的“魔术师”们制造的一枚假导弹。到伪装部队探奇,这样的笑话多得可以编书成集了。  相似文献   

2.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2):94-97,85
随意伪装笔迹是故意伪装笔迹的一种,具有故意伪装笔迹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它是书写人凭自己主观意识,不借助任何特殊手段,不追求某种固定形式,任意改变自己的笔迹。随意伪装笔迹具有伪装意识的不确定性、盲目性和伪装结果的欺骗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该笔迹伪装类型较多。检验时首先要注意区分是否为伪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填写假单据、假凭条的犯罪案件日渐增多,这类案件由于字迹少,相同的字、偏旁及笔画重复出现少,习惯特征不易暴露,加之书写时客观条件、作案分子的心理状态及故意伪装等因素的影响,给检验鉴定造成较大困难。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此类案件,就办案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填写假凭条、假单据是犯罪分子以贪污为目的一种犯罪手段。由于凭条和单据的特定条件所限,填写的字迹有日期、姓名、金额等内容,所以检验这类字迹与少量字迹的检验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 认真了解案情是检验的前题 了解案情的目的是分析案件情节,研究案件性质,通过了解案情可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4.
伪造印文检验一例石磊1995年7月,笔者受理了一起诈骗案的印文检验。案中被告人将偷来的省、市、县三级控办的真实印文制成印模,伪造小汽车控办证6份,诈骗现金20余万元,被骗单位持假控办手续进行挂牌落户时,有关部门均未察觉,其作案手段的伪装之巧妙,欺骗性...  相似文献   

5.
论伪装笔迹特征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伪装笔迹的基本手法和主要特点,初步探讨制约伪装笔迹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伪装笔迹特征的基本规律,以期能为伪装笔迹鉴定提供一种识别途径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在法医学实践中经常遇到有的被检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伪装失明或视力减退,这种假象称为伪盲或伪弱视。伪装双服盲目者,运用各种方法不难出辨的伪装。但是对伪装单眼盲,尤其伪装弱视,则较难识破。因此,在鉴定时必须首先了解案情,查明受伤经过特别是受打击的部位,损伤性状及作用力大小等。审查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书写水平伪装笔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统计与实证分析,剖析并解释高书写水平伪装笔迹的伪装方式特点及其笔迹特征特点。  相似文献   

8.
吴亦 《刑事技术》2001,(2):27-28
在实际办案中,笔者发现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这种伪装的新特点.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案后样本字迹中也出现了局部再现性伪装.本文就一起案后样本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的检验,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一部分人出于某种非法目的,采取伪装笔迹的手法伪造文书的案件已屡见不鲜。为了确认笔迹的真伪,尤其是明确侦查方向有效地打击犯罪,对伪装笔迹的分析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对摹仿书写,强行快写,强行慢写,改变书体,左手伪装书写等几类主要伪装手法的分析及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自伤伪装他伤,在法医检验中常有所见.分辨这种伤的性质,对司法实践有重要意义.自伤伪装他伤,有它一定的目的和动机,较为常见的原因有:伪装抓坏人企图邀功,复仇诬陷,伪装抢劫企图掩盖贪污或其他罪行.本文结合案件实例,联系法医实践  相似文献   

11.
Zhou XR  Fan LH  Yang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6):413-6, 420
目的 建立本实验室用动态姿势图识别非器质性或伪装平衡功能障碍的客观方法.方法 对104例正常受试者行动态姿势图检查后指导其伪装平衡功能障碍再进行动态姿势图检查,将伪装前后的平衡分进行配对t检验;应用以往研究提示伪装的7条标准对本实验的50例伪装前后的姿势图表现(包括原始曲线)进行判别,按照90%的敏感性选取并建立本实验...  相似文献   

12.
伪装犯罪现场是由人为故意改变加以影响的犯罪现场,其勘查具有不同于一般犯罪现场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刑法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伪装犯罪现场的勘查高度融合了现场物证、痕迹的科学技术勘验,以及对于伪装状态和原始真实状态的犯罪行为及犯罪心理的分析。在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水平下,对于伪装犯罪现场这类特殊现场的勘查具有其不同于普通现场勘查的特殊地位及高难度挑战意义。因此,伪装犯罪现场的勘查技术以及心理学的应用更为重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于左手伪装书写方式的判断与反映书写人本质习惯特征的鉴别,为左手伪装笔迹的识别与书写人同一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提取右利者左、右手分别所书写笔迹的基础上,对其左手伪装书写的字迹与其右手正常字迹进行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人类大脑所特有的生理属性以及书写技能互相迁移的特点,令左手伪装笔迹在包含左手字典型特点与易变特征的同时,亦反映了诸多书写人自身书写习惯的笔迹特征。结论左手伪装笔迹特征的鉴别,不仅可以确认左手书写这一伪装方式,更可进一步对前述特殊笔迹的书写人予以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4.
一、瞒天过海 该计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法。“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当防备十分周密的时候,就容易麻痹大意;平时看惯的往往就不再怀疑了。秘密计谋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公诉人要充分利用辩方存在的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集结力量和发起进攻的意图,以达到出  相似文献   

15.
伪装签名是一种签名造假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否认签名是自己所写,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逃避责任。伪装签名笔迹貌似正常,但受不同伪装手段的影响,笔迹会发生各种变化,因而检验难度较大。检验伪装签名时,鉴定人要解放思想,客观看待笔迹发生的变化,选用正确的检验方法,客观全面地选择笔迹特征,适时补充笔迹样本,条件具备时还应充分利用案情。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91,(2)
被告人鲁发军,农民,1989年11月19日,因偷笋被抓,为报复而打伤数人(被害人用去医药费近300元)。派出所对鲁进行了教育,并令其暂交医药费300元。鲁交款后不甘心。于1990年1月2日上午,在一张纸上书写要向派出所索回250元钱,腰藏用二节鞭炮伪装的假炸药包,前往派出所向所长索回暂交款,被拒绝后,鲁使用暴力挟持所长家年仅4岁的女儿至二楼阳台上,并裸露腰部假炸药包,诈用烟蒂点炸药包导火线状,并扔下索款纸条,声称要所长答应条件,否则就对不起了。所长见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语音自动话者识别系统为平台,对实际案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0种伪装语音类型进行自动话者识别测试。通过对20位发音人的正常语音和10种类型伪装语音的话者辨认和话者确认测试,分析不同语音伪装类型对自动话者识别的影响。该结果对于深入认识伪装语音的特性及其话者识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自动话者识别技术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33例伪装命案现场的案件,对其种类、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一类案件的判别勘验方法进行了探讨,供参考。1案例资料本文收集的33例伪装现场的案件,均为已破案件,其中有18例在勘验现场后能及时识破伪装,迅速破案,占54.54%,有10例在案发后未能及时识破伪装,而是经过系统全面的尸体检验和综合了现场勘验、案情调查等情况后,识破伪装,致使案件侦破,占30.30%,有5例则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侦查,未能破案,最后从伪装现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查复核有关资料,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最后侦破案件,占15…  相似文献   

19.
<正> 把杀人案件伪装为自杀、病死或意外事故死亡,是犯罪分子用于蒙混过关、逃避刑罚的一种常见方法。为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作者将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129例他杀伪装自杀、病死和意外事故的案件(以下简称“伪装案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左手伪装笔迹,一般是指书写人出于歪曲自身笔迹特征的目的,故意采取非利手(一般情况是为右利手书写的人采取左手书写的情况)进行书写的特殊伪装书写方式所形成的笔迹.作为非正常笔迹检验项目,鉴定人有必要严格地依据鉴定技术规范,灵活运用伪装笔迹鉴定的基本理论,结合逻辑经验,对检材字迹中的"假象"予以系统分析、甄别,同时还需要结合科学取样工作,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同时,在以往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左手伪装笔迹多出现在刑事案件里,作为犯罪嫌疑人逃避打击而采取的手段,而在民事案件中被涉诉当事人利用的情形则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民事案件中的左手伪装笔迹检验案例,提出检验左手伪装笔迹的几点体会,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