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宪印  王韧 《理论学刊》2023,(1):108-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生态约束下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协同发展关键在产业协同创新。当前,学术界对生态约束与区域产业发展、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生态约束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虽然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但产业协同发展要求较为强烈,并有许多大江大河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立足生态约束目标,从顶层设计、产业链协同、要素互补、市场开放共享、平台载体共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推动实现全流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制是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法律规制体系存在相关立法协同性不强、监督制度不尽完善等不足。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严守旅游资源生态保护底线;重构《旅游法》框架,保障其在旅游开发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统领地位;明晰旅游资源权属,建立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综合治理机制;加强跨区域协同立法,推进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治理;健全监督制度,规范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市场。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山西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之一,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意义重大。近年来,山西多措并举,全力守护黄河母亲河,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山西在创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方面仍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优、公共服务不均、区域合作不深等挑战。为此,需要通过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健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夯实要素支撑体制机制等举措,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助力推动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广饶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强化编制保障,逐步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体协同、高效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并产生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甘肃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治理和保护好黄河是责任也是义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甘肃省“十四五”的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而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就是抓住“一带一路”、碳达峰碳中和重塑区域竞争优势、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引领,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高质量城市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率先破解跨界水生态协同治理难题方面具有示范意义和责任。基于文献梳理及国内现有实践,行政有界、生态无界矛盾背景下的跨界水生态协同治理体系框架得以构建。分析一体化示范区案例可知,跨界水生态协同治理体系作为一个复合、开放、多元的复杂系统,它的协同体系构建主要基于由政治势能、法律权能、经济动能、社会效能组成的外部驱动机制和流域内各行政主体、利益主体、参与主体间建立的内部协调机制,这都大幅提升了系统整体性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从“分治”走向“共治”,从分化走向协同。  相似文献   

7.
孟天广 《前线》2023,(10):28-31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数字时代治理模式迭代的科技驱动力。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数字政府已经超越单一领域发展阶段,迈入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发展阶段。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治理生态逐渐形成,成为驱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各个子系统依存发展、协同演化的基础性机制。数字技术对政府、个人和社会发挥赋能、赋权、赋智等重要效应。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构建协同高效的职能体系、打造公平普惠的服务体系、完善全链安全的保障体系、构建包容协同的生态体系,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东营市聚焦水资源管理利用,明确部门单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职责分工,着力构建“三个体系”,实现“三个转变”,为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东营路径”。一、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实现从“多头管理”到“统一指挥”转变一是坚持顶格推进。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0,(1):56-5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使命、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大对黄河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助力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治理面临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多重挑战,如何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已成为重要课题。数字经济生态治理现代化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治理、互联网+绿色生产与消费、电子化的协同治理是数字经济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三重路径。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治理方面,要利用数字技术建立环境数据平台、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和环境预警机制等,提升数字生态治理的操作性和透明度;在互联网+绿色生产与消费方面,要制定良好的政策和法规,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电子化的协同治理方面,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数字化生态治理,推行社会共治原则,发挥群众的力量进行数字化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好美丽家园提供了根本遵循.玛曲,藏语是"黄河"的意思,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黄河干流在玛曲县环绕433公里而...  相似文献   

12.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东营市垦利区加大职能运行监管创新力度,在聚焦服务大局、重点领域、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一、强化服务大局,全面监管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监管上实现新作为。依据部门“三定”规定明确的主要职责、部门单位工作要点等,按照全面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战略导向缺乏、物质与信息交流缓慢、认识与行动不统一、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弱等主要问题,因此,需要明确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区域治理角度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破解系统架构、创新驱动、优势再造三大基本问题,构建政府网络体系、市场网络体系和社会网络体系三个区域体系,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通过打造产业分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企业、确定空间增长极等主要抓手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在我国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亟待进一步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其地理位置决定了黄河三角洲的治理需要多区域协同,因此统筹规划、加强区域协作对于推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态共同体是生态要素有机融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不同区域共生共利共荣的共同体。黄河三角洲生态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具备构建生态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也是整个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从厘清生态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出发,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实际,深入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共同体构建的基础条件和障碍,运用合作网络理论框架结构初步构建起黄河三角洲生态共同体内容框架并进行了运行机制分析,进而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共同体的构建提出了针对性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内蒙古黄河流域文旅生态走廊,加快沿黄经济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对于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沿黄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态类型和自然组合等战略优势明显,具备打造文化旅游生态走廊所需的集中配套、统筹建好、大力推进的基本条件,也有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构建最具吸引力的生态集聚区、协同发展引领区、深度融合示范区、多元融合试验区以及文化旅游生态发展展示区是建设沿黄经济带文化旅游生态走廊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宋男哲 《奋斗》2022,(4):45-46
<正>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推进“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关键变量是科技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科研力量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助于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动能,有助于加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此为此,西宁市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河流域生态修复,切实做到湟水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在治理",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河"。西宁要以更大作为支撑服务黄河流域大局局,增强全国发展中的西宁亮点。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0,(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黄河保护治理指明了方向。内蒙古黄河流域在全区具有重要生态地位、经济地位、战略地位,自治区水利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坚决担负职责使命,为我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现状和资源特点入手分析,提出通过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发发展的动力推动机制;争取国家支持等措施,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型绿色产业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势头,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