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创业新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阻碍大学生创业新农村形成的法律问题,揭示大学生创业新农村存在的法律障碍,从法律制度和法治环境层面提出保障大学生创业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实现大学生创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高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法律风险,如何降低法律风险、将法律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学生共同努力。文章以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分为创业初期法律风险、创业中期法律风险、创业后期法律风险,分别从创业初期、创业中期、创业后期三个阶段分析了如何应对法律风险,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创新型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创业教育也在高校中逐步开展。其中,法律教育作为当前创业教育中的短板,需要高校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及剖析我国创业法律教育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建议和措施,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我国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入手,分析了法律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而对如何防范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有效防范法律风险,降低法律风险成本,促进大学生创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现今国内创业法律制度仍不健全。而一些国家通过其有效的法律制度,使大学生创业较为稳定、长久的发展。本文将中外大学生创业制度进行对比,努力找寻更完善的国内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促使大学生创业更有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败多成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法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业中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而法律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市场组织法、市场行为法、市场规制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气氛日益浓厚,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加强创业法律教育,能够使创业者了解创业法律环境,增强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可以从创业法律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诊所式教学方式的引入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法制与社会》2010,(34):300-301
在当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创业所涉及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乔目的和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以及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甦 《法制与社会》2010,(31):181-181
在金融危机的剧烈影响下,在我国高速发展、壮大振兴的形势下,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日益明显;自主创业,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一种新的就业途径。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目前有法律依据,其中主要是政策依据。本文指出应当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保障,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法律培训的同时,还应当健全立法,制定《自主创业法》。  相似文献   

10.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为实现党在十七大所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宏伟蓝图,为丰富大学生创业理论、强化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对策,为大学生创业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建议,设计出一个适合我国的,并进行系统法理逻辑论证的,融理论性、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于一体的促进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框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贷款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市场性和政策性两个视角观察和研究大学生的创业贷款.从贷款申请和审批、执行、问题及对策三方面着手,分别就其现状、法律问题、解决途径三个角度进行动态研究.特别就其中的漏洞——“零基础”(无法提供家庭收入、财产状况证明)的大学生的创业贷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为填补大学生创业贷款制度的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是当今教育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并在公共服务、财政、投资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落实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鼓励基层就业,引导好大学生创业计划,支持产业创业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新趋势.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表现了法律支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黄茂 《法制与经济》2009,(18):126-127,129
大学生创业动力系统包括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对大学生的创业具有引导和调节的功能。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动力的负面因素有传统文化障碍、创业教育欠缺、心理准备不足、资本筹措困难、市场环境制约等。要从构建多元化的创业培训教育体系、税费减免体系、资金扶持体系、创业平台服务体系等策略着手,激活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动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业动力系统包括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对大学生的创业具有引导和调节的功能。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动力的负面因素有传统文化障碍、创业教育欠缺、心理准备不足、资本筹措困难、市场环境制约等。要从构建多元化的创业培训教育体系、税费减免体系、资金扶持体系、创业平台服务体系等策略着手,激活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动力。  相似文献   

15.
崔雯雯 《法制与社会》2010,(19):175-176
SWOT分析法是分析大学生创业内外部条件的有效手段,具体包含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遇分析和威胁分析。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为大学生提供四种客观的SWOT战略创业决策,为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成超 《法制与经济》2011,(8):64-65,73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创业渐渐成为部分大学生的选择,而大学生创业终将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支强有力的力量.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难、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的促进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但政策存在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创业现状并未得到较大改善.于是把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的要求呼之欲出,那么如何构...  相似文献   

17.
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俗习惯作为民间社会行为规范,将其引入司法裁判中予以运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但作为一种司法规则进行运用,民俗习惯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中,民俗习惯的司法运用还欠缺一些必要条件,只有清除这些障碍,民俗习惯的作用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8.
黄润源 《江淮法治》2014,(18):56-56
正创业,作为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已经在多个国家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小额贷款则是支持青年人创业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之一。然而,由于我国小额贷款体系建设,特别是相关配套法律与政策建设的滞后与不足,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支持业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基础阶段,此领域的研究与讨论也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减压造成了阻碍。一、大学生创业贷款现状与不足(一)重视程度不足与扶持人群涵盖不全面我国的现有小额贷款业务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农业建设,帮助广  相似文献   

1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系统支撑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回顾历史和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经济新常态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济意义;基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要求,探讨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行动条件。这些行动条件包括:大学生需要自我唤醒,崇尚并追求企业家精神,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及受益主体,内修"双创"人才特质;高校及教师必须发挥好实施主体的作用,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强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由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或经验的教师来指点和引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家庭联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创新创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成为了他们实现自我理想,自我价值的新型方式,同时也是他们进入社会,满足生活需求的途径.本文结合当代网络创业现状,通过对网络创业的法律保护的探究,从政府政策,个人权益等多方面分析网络创业环境,并提出完善法律保护机制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