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台海政策归根结底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美国在台海上的双重利益使其在台海局势上常常处于两难困境。同时美国在台海政策上则表现为矛盾性、模糊性、波动性和脆弱性四大特点。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台海局势也正在变动之中。美国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以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美国在处理台海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其国内法律为框架、模糊战略和“维持现状”策略的台海危机管理结构模式。冷战结束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演变特别是“台独”分裂活动,不仅对台海局势造成了重大的战略险情,也给美国长期坚持的“维持现状”政策带来了冲击,使美国的台海危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战略困境。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态势正在不断形成,这对美国的两岸政策及其台海危机管理模式都将带来重大挑战。美国长期坚持“以台制华”的冷战思维无疑是严重制约其台海危机管理效能充分发挥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3.
2007年9月6日,胡锦涛主席在悉尼会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谈到台湾问题时,胡主席强调:今明两年是台海局势的高危期。  相似文献   

4.
美国因素是影响台海局势的关键外部因素,未来美国台海政策的变化将对台海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探究未来美国台海政策的变化,我们有必要先回顾美国台海政策的历史过程,并把握其中的规律。英国一贯的台海政策及其特点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美苏对抗和冷战的需要,美国始终支持台湾当局为其冷战服务,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统一。20世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8,(2):58-59
美国总统大选,过程漫长且复杂。主要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举、选举人团投票表决和当选总统就职。美国的总统预选,并非直接选出候选人。而是选举各州出席决定本党总统候选人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大部分代表,然后根据竞选人在预选中的表现将这些代表席位数分配给各个竞选人。  相似文献   

6.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出现了第一位黑人总统.究其原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奥巴马的当选无疑对美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贤华 《人民公安》2008,(18):56-58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接近高潮,保卫总统候选人的斗争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许多人认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越来越有望成为首位黑人美国总统,但一份最新曝光的FBI绝密文件惊爆秘闻,称极端种族分子正密谋在他举行大选集会期间将他暗杀。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又将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美国总统选举是一个极其烦琐复杂的过程,总的来说,美国总统选举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候选人提名、竞选、选举总统选举人,最后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  相似文献   

9.
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兼有战略强制和战略克制的成分,存在一种对冲逻辑。这种逻辑是基于其对于“台海现状”和被台湾当局“牵连”的双重认知。根据强制和克制的概念以及上述双重认知,可以构建对冲逻辑分析框架来解释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对冲逻辑可细分为四种类型,结合对应的四种情况进行推理分析后发现,拜登政府在台海的对冲逻辑体现了美国外交中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一逻辑服务于美国对华遏制的大战略,可能给台海和平稳定带来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选——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8年的美国大选注定要“创造历史”。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183;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183;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11.
公众舆论与对外政策的关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公众舆论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1954-1955年间的第一次台海危机为案例,以相关档案资料和回忆录为基础,从公众舆论的角度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台海危机中的决策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用实证的方法论证公众舆论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具体影响。在这次危机中,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政策先后经历了神谕行动、撤大陈保金、马以及放弃保金、马三个不同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公众舆论都是美国政府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美国政府在台海危机中的决策产生了明显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艳  刘新 《青年论坛》2007,14(5):139-142
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后,为了防止台湾落入北京政府手中,美国决定以武力协防台湾.但随着危机的日趋紧张,美国政府卷入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内外舆论势力的强烈反对,美国这一政策不得不进行了调整,美国决定放弃沿海诸岛,避免与中国再发生一场战争.美国在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危机反应和政策调整中暴露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弱点.  相似文献   

13.
王莹  邹德浩 《台声》2004,(9):22-23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选战日益白热化,美国选民对此见惯不怪,而远在西太平洋的台湾,却对此异常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媒体对美国大选的报道,可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岛内媒体,均以较大篇幅跟踪美国大选的进程,有的甚至开设专栏,  相似文献   

14.
谢韬 《人民论坛》2020,(12):142-145
四位70多岁的老人同台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而寻求连任的共和党在任总统也70岁有余,这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200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本文以1896—2016年两党总统提名人为样本,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中的年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59岁的候选人获得总统提名的概率最大,这在民主党表现尤为明显;共和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比民主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大4岁左右;年轻的民主党提名人和年老的共和党提名人在大选中获胜的几率明显更高。最后探讨了桑德斯和特朗普的激进主义为何结局不同,并指出总统候选人老年化对美国政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仕荣 《台声》2005,(10):10-11
近年来,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美日关系中的核心议题。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度十分猖獗。“以台遏华”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台海政策。美国的台海政策基本可以总结为:“不统、不武、不独”,这是因为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从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的。为此,美国积极充当两岸的“调停人”,避免自身的损失,寻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9?11”后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美国推动美日同盟重新定义,鼓励日本在东亚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日本成为介入台海可能发生冲突的前线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加速对台军售,这既满足了美国军工复合体…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赢得全部538张选举人票中的364张,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历史上第44任总统。此次选举不仅创造了美国百年来少有的高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思考》2008,(7):14-15
已故里根总统与我跟麦凯恩是超过50年的朋友,当我们第一次见到麦凯恩时,正是他以战俘身份从越南返国之际,我们对他的勇气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深信麦凯恩的经验和纪录,足以胜任下届美国总统。——前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里根3月25日宣布支持共和党准总统候选人麦凯恩。  相似文献   

18.
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以明显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那么,被一些人士认为“缺乏政治经验”的奥巴马此次为何赢得如此轻松?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将会向何种方向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著名中美关系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11月5日中午.(北京时间)公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不出人预料地以297:139的选举人票数取得压倒性胜利.成功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20.
<正>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顶顶好看的惊悸小说——夸张,却又真实可信。书名:骗局作者:丹·布朗出版日期:2006年2月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故事内容]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塞奇威克·塞克斯顿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得到了大多致美国选民的支持,形势对现任总统的连任极为不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总统报告了一项惊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