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有大量官箴之作,它们被称为"宦海指南",是古代官员的百科全书,主要讲述为官之道、从政之法和为官之德等内容。北宋理学家陈襄(1017-1080年)所撰的《州县提纲》是古代"官箴"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州县长官处理政务的重要指南。《州县提纲》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发人深省,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廉""慎""勤"思想,既是为官者所要遵循的基本为官之法,也是他们必须恪守的基本为官之德。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官吏为官从政具有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9):19-20
正确修德。易经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资治通鉴中说:“德者,才之率也。”德有治腐之能,率众之力。党员干部的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人品修养在为官从政中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官员防腐要做到“五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执政党衰败和垮台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就是一种政治癌症。而官员腐败正是这种政治癌症的积累。癌症需要对症下药,腐败需要挖根掘源。而官员腐败其根之据, 其源之头,无非“私”、“欲”二字。治“私”除“欲”之方就是: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爱民之情。常修为官之德,则能为民。戏剧《村官李天成》中有一段通俗易懂的《吃亏歌》,歌中唱道:“当干部就应  相似文献   

4.
官德     
<正>为官之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治国理政的主导因素,几千年里,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论述。不仅为官者熟悉这些经典,百姓同样耳熟能详,这意味着,不只是为官者以此自我要求,百姓亦以此为标准看待之。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要求,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铁一般担当是铁一般信仰、信念、纪律的落脚点。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培育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精神。铁一般担当以忠诚为魂。做事先做人,忠诚是根本。忠诚是人的美德,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操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党员领导干部的本、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凌源市在干部考核工作中,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采取"述、测、问、谈、评、记"六步走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干部德的表现进行考察,为准确识别用好干部提供有力依据。第一步:述职述廉"述"德。变简单的述职述廉为述职述廉述德,要求干部把德作为工作总结、述职述廉的专项内容,从干部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4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陈述德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官德,即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包括从政者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员的德行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品性,乃至政权的兴衰成败,一直为古今中外治国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11,(12):8-13
近年来,个别官员"失德"的案例频频爆出,嚣张狂傲、无视民众、弄虚作假、谋求特权、私生活不检点……不断刺痛公众神经,加强"官德"建设成为加强干部管理的当务之急。近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相继出台,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也将加大对考生"德"的考察,"官德"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官"有了一把量化标尺。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践行"三严三实",锻造过硬执政品质,理应成为每一名领导干部的从政追求。始终严以修身"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应有更高标准、更严规范。在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应勤学为官之道、善思为人之本,坚持以焦裕禄、兰辉等为标杆,自  相似文献   

10.
中纪委、中组部派出的第二批巡视组透出信息:今后巡视组对地方官员们的考评、督察不仅要听汇报,而且还要深入民间、深入基层倾听在老百姓中流传的有关官员们的“故事”、官员们的“口碑”,并以此入手了解地方官员们的为官、从政情况,由此决定其赏罚和升降。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继"八项规定"以后我党作风建设的新标杆,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它体现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为官的新要求。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用"三严三实"的新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人,做好官,做好事。"为官"就要修身律己,做老实本分的人"为官"先要做人。古人云:栖守道德,珍惜名节。为官首先要勤于修身、严以律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不碰底线;不但要  相似文献   

12.
凌河 《学习导报》2014,(11):44-45
"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这是中央领导刘云山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为什么引出网上热评和公众热议?因为它不仅讲了一个政治学上经典恒定的道理,更指出了当前某些官员中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为官真的"不易"。当一名"公仆",一是要甘于"清淡",  相似文献   

13.
凌河 《新湘评论》2012,(21):46-46
“官者,管也。”但如今,我们一些官员的行事逻辑却是能不干事就不干事,能少干事就少干事,为的就是不招事。如此“为官之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一件事尽管对国家、对人民有益,但只要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给自己招来事,  相似文献   

14.
文摘     
《红旗文稿》2012,(9):40-41
梁衡董岩:正确行使权力,离不开道德的力量官员的道德程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它是指修身以成圣贤之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张砥 《学习导报》2012,(21):46-47
“官者,管也。”但如今,我们一些官员的行事逻辑却是能不干事就不干事,能少干事就少干事,为的就是不招事。如此“为官之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一件事尽管对国家、对人民有益,但只要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给自己招来事,  相似文献   

16.
官德建设的二重性缘起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则愈益凸显。为增强官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必须把握官德建设的二重性,即在官德建设中必须将官员的引领经济之德建设与为官从政之德建设相提并重。各级官员既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市场经济道德观,并将其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具体经济活动中,又须恪守"忠、勤、廉、公、实、进"六字箴言,为善政,做好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古代,古人常以"咬菜根"喻指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发愤图强的精神,给后人以诸多启迪。例如:宋代大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论菜》中说:"若自一品以上至于公卿,皆得咬菜根之士,则知职务所在矣,百姓何愁无饭吃?"他把"咬菜根"与为官当政联系起来,认为做好父母官,必须"咬菜根"。又如:明代兵部尚书于谦,荣于俭素,耻于奢靡,  相似文献   

18.
民本不同于民主,在不同思想指导下的为官"官"念也不同.现代"官"念中,许多影响"官德"提高的因素,是在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意识指导下形成的.因此,要想提高现代官员的道德水平,必须对民本思想下的为官"官"念进行深入剖析,追根溯源,才能找到提高现代"官德"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是八个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当前,在村委换届选举中,也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理念和标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那么,如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以德为先"的要义,把握好"以德为先"的标准,从而把那些不仅得票比较多,而且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真正能  相似文献   

20.
正自古以来,领导者的爱国爱民、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质朴俭约等美德都是成就事业、实现辉煌人生的重要保证。修德是德治思想在领导者自我发展领域的体现和应用。修炼为人之德中国古人所倡导的为人之德有自强、持节、知耻、勇毅、廉洁、勤俭、爱物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养气、节制、谦虚是重要内容。第一,养气。这里的"气"指正气、做人的气节等。孟子的"养气"学说为历代贤人志士所信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