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立 《北京党史》2006,(6):56-59
2006年是我的父亲武新宇诞辰100周年。父亲自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始终坚持革命理想和信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彭真在1989年父亲去世后对我们说:武新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法学家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4月30日,是我的父亲张玉诚去世一周年的忌日。此时,我格外怀念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严谨做人,谦虚、宽容、诚信是他最大的美德,勤勉、刚毅、百折不挠是他对事业的态度。唯物主义是他的世界观,辩证法是他的方法论,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他喜欢读书,勤于笔耕,一生中查阅各种专业资料十几亿字,作笔记、心得数千万字。为跑项目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饥餐渴饮,披星戴月,三十年如一日。一生粗食布衣,生活简朴,自己小家,无暇顾  相似文献   

3.
1991年3月30日,父亲程子华安详地躺在灵柩里,像睡熟了一样.我握着父亲那双冰冷伤残的手,千呼万唤,多么希望能够唤醒他.我不愿相信,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隔开了我们.泪眼望着礼兵们抬着父亲的灵柩缓缓走出总后礼堂,我的思绪却好像随着父亲最后的人生历程漂移,追忆着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康小明 《党史文汇》2006,(12):34-36
父亲极其不爱说话,我自小就觉得父亲十分陌生.一直到父亲晚年患病住院的日子里,才和父亲有了更多的语言交流.特别是我帮助父亲编辑出版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报坛六十年耕耘录>后,才算真正了解了父亲.  相似文献   

5.
"老将军",是我和姐姐们多年来对父亲的敬称。父亲在世时,全家就一直想为他写个回忆录,对他的一生进行梳理,将他老人家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总结出来,作为一笔精神财富留给后人。因各种原因,非常遗憾,未能在他在世时实现。父亲去世后,我们撰写回忆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8日是我们的父亲杨效椿百年诞辰。抚今追昔,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父亲革命、战斗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勇挑重担、联系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在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思绪万千,心潮难平。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但是,每当看到他的遗像,触到他的遗物,父亲生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辛苦了一生,他留给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下面把我们和父亲生前相处的一些往事记叙于此,以寄托我们的无限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乐趣     
谈到思维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家里有一张攀枝花全景图,父亲生前总是把这张图摆放在书架之上,经常在图前驻足,久久凝视.父亲曾和我说过,攀枝花是他一生的骄傲.1991年3月,父亲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攀枝花的青山绿水间.今年是父亲去世30周年,我怀着追忆父亲的心情,把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写出来,是追忆缅怀父亲,也是为了我不能忘却的思念……  相似文献   

10.
颜慧平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6):16-18,20
正父亲走了,走在清明节前夕,走在刚刚过了100岁的时候。2014年清明节早晨,我们在殡仪馆为他送行,挽联上写着三代子孙们对他一生的评价:"万里长征百战沙场,千秋功德百岁将军"。望着鲜红党旗覆盖下那留着18处战伤的遗体,我为父亲这位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的一生而由衷的自豪!父亲安详地走了,我的思绪追寻着他的人生脚步,穿越枪林弹雨,跨越万水千山……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父亲颜文斌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6岁那年,一场温疫夺去了全家11口人性命,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1931年春天父亲参加了红军,他参军第二天就参加一场伏击战,第一次放枪子弹就飞了,差点打着前边的连长。连长是旧军官出身,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一位84岁的老人,带着那份对党性的坚守悄然离去,走得那样从容、淡然,以至于让所有爱他的人措手不及。他就是我的老父亲,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支书。父亲的一生,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党性,回味父亲坚守党性的小故事,有如沐浴党性的洗礼。坚守清贫父亲的一生,与清贫相伴。从1950年起先后担任村文书、村主任、村支书30余年间,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味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代表他。父亲是什么味道?我想每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我的父亲逝去已整整7 年,但他的味道却依然挥之不去,恍若仙气附体。父亲嗜咽,一生久经烟的熏烤, 至死不渝。烟是父亲亲手栽种的,从育秧、移栽、施肥、除草、杀虫到抽烟芽、摘烟叶、晒烟叶、储藏烟叶,父亲像呵护子女一样呵护着他心爱的尤物。  相似文献   

13.
父亲章乃器于1977年离开人世与我们永别,已好多个年头了。可是,父亲的音容笑貌,他待人处世的神态风采,仍历历在目,一切恍如昨日。 人民对父亲一生对国家民族的功绩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历史公正地证明,父亲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他又是一位著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垂老不倦。他喜欢读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几乎无所不读。尤其是对《水浒》这部小说的关注贯穿了他的一生。 据毛泽东自己回忆,在他的启蒙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读物就是《水浒》。他少年时代对梁山英雄的叛逆精神十分向往,与父亲发生过剧烈的  相似文献   

15.
“凡人”父亲□艾琳父亲走了。我常常陷入久久的难以自拔的思念之中。父亲是带着清贫、带着无私无悔离我而走了……父亲一生平凡。当了一辈子工人,钻研了一辈子技术,最大的“官”不过车间主任。但他的同事们常说,他很有才华,很优秀。小时候,每当我听到这些评价,总是...  相似文献   

16.
晓琳  晓铁  晓青  晓云 《党史文汇》2002,(6):29-31
在中华黄埔同学会会员中,有一位革命老人,当年曾被阎锡山确定为"天字第一号共匪",密查严拿.他就是我们的父亲乔丁珊.父亲一生追求真理,出生入死,有勇有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为开辟太岳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解放后,父亲却甘于淡泊,长期居住乡下,直到1979年才搬到城里.如今,父亲已去世15个年头了,但他献身革命的奋斗足迹在我们的心中仍然是那样清晰.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今年80岁了,他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了农场的土地上。父亲属牛,他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埋头于脚下的这片军垦大地。我父亲孙广俊,河南省杞县人,1962年从河南百泉农大毕业,支边到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四分场三连,担任农业技术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父亲的气管炎犯了,每天咳嗽不止。这时候,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仍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每一块棉田。每天中午回到家,父亲浑身  相似文献   

18.
刘蓓 《党史纵览》2018,(6):13-16
正我的父亲、开国中将刘忠一生与四川雅安这座美丽的城市有过三次缘,其中有两次是在他的生前,还有一次是在他去世之后。父亲是福建闽西客家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从小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压。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经我们老家福建省上杭县,父亲参加了农民协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从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  相似文献   

19.
正人人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始终珍藏着父亲织的那件毛背心,我想对父亲说,你是我一生的小棉袄,一直温暖、陪伴着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初冬的夜已经很深了,父亲房间昏暗的灯却始终亮着,我知道,那是父亲在为我们赶织冬天要穿的毛背心、毛袜,他怕我们冷……家中母亲生性马虎,这也就造就了父亲的"心灵手巧"。父亲这一生为了我们学会了很多。织毛衣、毛袜、踩缝纫机,这是那个时代大多男性同志都不会的。那个年代,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挣钱,家里经济状况总是捉襟见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红岩"是我们家永远的话题。2003年1月,父亲去世,他的学生撰写挽联:"寻求真理出生入死风雨坎坷铮铮铁骨不愧红岩人;奉献教育鞠躬尽瘁桃李芬芳拳拳赤心堪为后世师。"这副挽联,正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