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涌一案再审判决书入手,结合此前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书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书,分析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院主动再审和法院主动变更罪名所反映的控审不分、司法不独立的问题,以及由法院对于庭审中辩方提出刑讯逼供的回应和裁判方式所反映出的判决书不说理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需对诉讼程序中所出现的实体及程序等问题作出诸多决定,如判决、裁定、裁断等。对于上述决定,当事人有的可以立即上诉,有的须待到诉讼结束时才能上诉,有的则无上诉权。凡此种种,即是联邦诉讼程序中的可上诉性(appealability)问题。可上诉性决定了当事人能否对某一案件提起上诉:具有可上诉性的决定,可以上诉;反之则不得上诉。而决定的可上诉性问题,则由一项古老的原则予以支配,这一原则即为终局判决规则。终局判决规则(final judgement rule)是美国上诉程序中颇为重要的一项诉讼规则。一般而言,该规则指的是只有在审理法院的诉讼作出终局判决之时,才可以进行上诉。因此,对于终局判决之前作出的裁决,不能在该裁决作出之时提出上诉。相反,只有在后来对终局判决提出上诉时,才可由上诉法院对此类裁决加以审查。就实质而言,终局判决规则是关于上诉时间的规则。该规则的适用及例外是上诉法院所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法院的判决书在一些特殊案件中经常被作为证据使用,那么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在证据种类中应当怎样定位,以及证据的效力如何,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对此予以解析。一、法院刑事判决书可否作为证据使用有人认为,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如果开庭时作为证据当庭展示,并由控辩双方当庭质证,这种对法院判决书的质疑是属于司法监督权和当事人的申诉权,作为控方的公诉人在这一场合行使监督权属程序违法,作为辩护人也无权行使这一权能,而且如果庭审中对此出现争议,作为合议庭的审判人员也无权对法院…  相似文献   

4.
笔者手头有这样一份判决书:某市政府征用了郊区某村的土地,该村村民某甲诉其儿子某乙,要求乙归还代甲领取的各项土地征用补偿费6000多元,法院以“被告某乙作为原告某甲的儿子替原告保管财产未偿不可”为理由作出两项内容的判决,第一项是“原告不得与被告分家单过”,第二项是“被告有权为原告保管6000多元的土地征用补偿费”。这份判决书看似解决了诉争,平息了家庭矛盾,但痛作分析便会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判决书没有详细论述当事人的主张及争议,没有论及当事人所提供证据的可采性,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受当事人主张及…  相似文献   

5.
《判例与研究》2009,(1):55-60
上诉人:甲 被上诉人:保安司司长 一、概述 甲针对保安司司长的决定向中级法院提起了司法上诉,该决定驳回了对治安警察局代局长禁止其十年内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批示提起的诉愿。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第一审民事和刑事判决书的末尾都要向当事人交待上诉权利和上诉方法: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本判决书的第二天起×日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及副本×份,上诉于××人民法院。然而,一些当事人因文化素养不高,往往不知往哪里递送上诉状子,笔者几乎每天都能碰到当事人上诉找不到“门”的事。从法院工作方面找原因,似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
黑丁  霜凌  李佳 《检察纵横》2012,(2):28-29
2011年12月12日,“京城盗王”袁宝洪签收了中国审判史上最长的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的这份345页的判决书共20万字。袁宝洪一案的判决书之所以创下历史记录,是因为袁宝洪盗窃次数多,而每一起盗窃事实,在判决书中都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认定。  相似文献   

8.
杨杰辉 《法治研究》2014,(9):123-131
二审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主要包括非法证据的排除对象、排除非法证据后如何处理原判决、如何进行重审以及受理审查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的时机等问题。二审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的对象原则上应该限于已经在一审程序中提出过排除请求的事项,但是对于明显错误以及当事人没有机会和能力及时提出异议的事项,也可以在二审程序中提出排除;并非只要发现一审程序非法证据排除的裁决有错误,二审法院都要撤销原判,而是只需要对属于有害错误的裁决,才需要撤销,并且对于属于非法证据排除的实体问题错误,二审法院可以发回重审,也可以自行改判,而属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错误,二审法院则只能发回重审;二审法院原则上只能在一审程序终结后,才能受理并审查针对一审程序非法证据排除裁决的上诉。  相似文献   

9.
In re Baxter案中,美国专利商标局与初审法院基于基本相同的证据得出了不同的专利无效结论,上诉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依据多数意见维持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无效结论。通过对In re Baxter案的分析,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的无效制度以及其中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民事判决书主文的表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判决书主文即判决结果,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针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根据认定的事实和引用的法律,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实体性的处理决定。判决主文是法院裁判的具体内容,是整个裁判的落脚点和文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法官能否依法、  相似文献   

11.
论民事诉讼证据裁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事诉讼遵行证据裁判原则,即当事人和法院应当运用经过证据调查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来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在证据裁判原则下,争讼案件的实体事实应当采用"严格证明",而非讼案件的实体事实和程序事实采用"自由证明"即可.不过,真实性已经得到确定或者不存在合理争议的事实、经验法则、交易习惯等,通常不适用证据裁判原则.法院违背证据裁判原则的,构成上诉或再审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论判决书应详述判决理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两大法系的对比研究判决,是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依据事实和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对诉讼中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法院的判决应以书面的形式作出。一份规范的判决书应力求做到叙述明确、全面,说理透彻,论证充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这就要求法院必须在判决中详细阐释判决理由。  相似文献   

13.
一审民事判决书的尾部必须载明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以及上诉法院,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法院。”这在一定程度上告知了当事人,尤其是败诉方当事人还有一次申辩的机会。笔者认为,判决书中还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后有到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1.有效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当事人只知道有上诉权,一旦错过上诉期或因无力支付上诉费,只能被迫接受判决,而不知自己尚有向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使得其因司法不公而受到的损…  相似文献   

14.
以未交纳一审诉讼费为由限制当事人上诉的做法应予制止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限制当事人行使上诉权的现象,就是有的一审法院对民事、经济案件判决后,对有当事人上诉的要求该当事人在预交二审诉讼费的同时一并付清一审判决书中确认其应负担的诉讼费,否则不报送二...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12日,"京城盗王"签收了中国审判史上最长的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的这份345页的判决书共20万字。袁宝洪一案的判决书之所以创下历史记录,是因为袁宝洪盗窃次数多,而每一起盗窃事实,在判决书中都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认定。  相似文献   

16.
百合  李佳 《法庭内外》2012,(3):50-53
2011年12月12日,"京城盗王"签收了中国审判史上最长的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的这份345页的判决书共20万字。袁宝洪一案的判决书之所以创下历史记录,是因为袁宝洪盗窃次数多,而每一起盗窃事实,在判决书中都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认定。  相似文献   

17.
民事审判与执行是当事人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途径,要做到审判公正与执行有力。由于判决书是法官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做出的具有执行力的判断,为维护司法的权威公正并使当事人信服,判决书应进行充分说理并应将合议庭的不同意见表达于判决书中。为使法院的执行工作更有效率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在民事执行中可推广分段执行机制以及法院应在执行工作中对当事人释明。  相似文献   

18.
离婚判决生效前丈夫强奸妻子有罪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案情简介被告人王某 ,男 ,28岁 ,系某公司职工。1993年经人介绍与被害人钱某结婚 ,生有一子。婚后因夫妻不和 ,王于1996年6月携子与被害人分居 ,并于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先后两次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请求 ,1997年10月8日 ,法院作出一审准予离婚的判决 ,并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双方 ,后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1997年10月13日晚(上诉期限内) ,王到原住处 ,见钱某亦在 ,便抱住钱欲发生性关系 ,钱严词拒绝 :“判决书都下来了 ,你想干啥?”王回答 :“就不让你太平”。王将钱的双手…  相似文献   

19.
试论民事上诉审程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玲玲 《中国司法》2006,26(3):89-91
上诉审程序是当事人不服法院已经作出的裁判,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由上级法院对该案再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民事上诉审作为纠错防错的程序装置和过滤机制,在纠正法院裁判错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院统一性,保障司法正当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程序价值和意义。一、上诉审的功能民事上诉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一部分,担负着多样化的司法功能。美国上诉法院法官戴安.伍德(Dianewood)认为,美国上诉审的功能有以下六项:第一,法律的正确适用;第二,法律的统一适用;第三,法律的演变与阐释;第四,纠正事实错误;第五,巩固司法体系的合法性并加强人…  相似文献   

20.
肖晗 《行政与法》2007,(8):101-103
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处理结论并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民事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书。为使当事人服判息讼和增强社会效果,它应当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说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对诉讼证据加以分析。民事判决书中的证据分析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但在我国当今司法实践中,这一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因而需要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