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邓小平同志92年春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农业不断向前发展,农村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在好的形势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国政协举行八届七次常委会议,专门研讨和协商农业和农村问题。这篇文章,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在云南、四川、山西等地深入调研基础上所作的大会发言,特刊发于此,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坚 《今日浙江》2015,(2):20-23
一场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正在全面改变着浙江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在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收入已经连续30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2014年达到19373元。浙江"三农"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根本原因是浙江农村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谋划、组织和推动下,浙江农村改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全国率先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把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今年1月,党中央召开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在一些市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还存在新的情况和问题。在南通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不少委员反映一些地方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下滑,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持续走低。二是农民人均货币性收入减少,特别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三是农村低收入户比例增加。据南通市统计局提供的6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增产不增收。近几年来,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加之有的地方不执行国家保护价,这是农民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1999年,南通市农民人均出售粮食159公斤,比1998年增加20公斤,增长20%。由于1999年农民出售粮食的平均价格下降16%,致使  相似文献   

4.
省政府连续两年把“百店万村放心店工程”列为要办的实事之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农村是消费者群体最庞大、管理最薄弱、出事可能性最大的区域。在浙江省,目前农村小商店已达28万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经营方式落后、经营行为不规范、商品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为找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切入口,2004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云梦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比1993年增长3.4倍。1999年3月,云梦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小康县”称号。我们在加强农村农业工作、推进富民工程方面,重点是唱好三部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加速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加紧落实农村“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洪泽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结构调整的同时,着眼根本,放眼长远,在全县农村精心组织实施了“文明育农、科技富民”工程,着力培育思创业致富、有知识技能、讲文明诚信、守法律法规的现代农民,从而掌握了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主动权,占据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制高点,为农村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了重要的素质保证。洪泽县在培育现代农民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村实现“两个率先”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紧紧扣住主要矛盾进行教育培训。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五年…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近几年农民收入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增长幅度逐年回落。增长幅度与上年相比,1995年为29%,1996年为23%,1997年为12.79%,1998年为3.33%。 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要在高度重视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武穴市农村合作医疗自1956年兴办至今,“走过了49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徘徊、滑坡、巩固、发展的过程。由于武穴市历届县市委、政府的坚持,历届县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使该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路子。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作出后,湖北省武穴市第四、五两届人大常委会围绕农民“看得起病”这个主题,进行了不懈监督,使一个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武穴市逐步建立。作决议为农民“健康…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将近30年,在这30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相关领域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的市场经济改革,着重表现在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力。本文主要从农民消费结构角度来分析农村市场疲软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2002,(3):1-1
农村地域广大,农村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光坐在城里,是肯定做不好农村工作的。现在一些地方决策之所以脱离实际,往往与我们的干部深入基层不够。广大干部要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我国要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农村经济就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也必须大幅度提高。为了促使农村经济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采取以下途径: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子女的教育,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仍有很多农民子女未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抓好…  相似文献   

12.
穆希 《创造》2015,(8):28-29
<正>五年内消灭250万户整体眭危房,把农村民房建成群众的"保命房""安居房"。乡村美、农民富,让农村贫困地区群众拥有好的环境、住上好的房子、过上好的日子,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在2020年实现小康,就必须解决好农民的居住问题,让广大农村群众拥有一个安全、美丽的家园。"把农村民房建成群众的"保命房"——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的话音犹在耳,总书记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太仓市人口45万,其中农村人口约28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核心是农民。只有农民实现了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近年来,太仓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全面实现小康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农民作为农村实现“两个率先”的主体,在全市农村中深入开展以“增加知识、增收致富”为主题的农民素质教育,努力培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步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14-14
1998年11月5至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认真研究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上带来太多的实惠。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刊记者就中国农民何时看病不再难这一问题,采访了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专家崔红志。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年,无锡县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因而导致了广大农民在心态深处的更迭。为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心理动态,以便加强对其在政策、思想和舆论上的引导,促进农村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随无锡县委宣传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组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积重已久的“三农”问题成为农村社会转型的巨大制约。农民组织化在农村转型期是促进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市场化、服务农民角色转换、维护农民权益与稳定农村社会的有效路径。要加快农村转型进程,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证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陈苏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农民问题。农民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又是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及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不能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党的...  相似文献   

19.
李欣 《今日浙江》2005,(19):31-32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城市和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大量失去土地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并帮助其实现转移就业成为解决两者矛盾的最佳途径。近年来,我省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促进农民稳定转移。开展素质培训,提升农民转移能力。为了尽快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2004年开始,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地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计划从2004年到2010年,完成1000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其中包括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