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曾提出"农业就是工业"的重要命题.他的农村工业化是以"地方工业"、"中小企业"的形式出现于实践中的.毛泽东认为中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不要拥入城市,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农村工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靠自身积累.农村要改造得和城市差不多.学习毛泽东农村工业化思想,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军利  王新华 《求实》2005,6(2):11-1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三农'问题上的思想差异表现在毛泽东主张农业合作化、农民集体化、农村公社化;邓小平主张农业责任制,农民自主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江泽民主张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由于上述思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提出"农业就是工业"的重要命题.他的农村工业化是以"地方工业"、"中小企业"的形式出现于实践中的.毛泽东认为中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不要拥入城市,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农村工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靠自身积累,农村要改造得和城市差不多.学习毛泽东农村工业化思想,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尚卿 《党史文苑》2005,3(7):57-58
邓小平的农村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农村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用邓小平农村经济思想指导当前农村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是陈云为告诫全党、全国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所作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论断,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的精髓,并用于指导今天的农村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不同时期,"三农"问题的境况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便是对新时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回应与解答。而一脉相承的是历届领导人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了包括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农村教育、推广农村科技、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增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丰富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这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重大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种什么、怎样种、如何销?"一直是长期困扰广大农民、但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省农村广泛运用农业信息及网络技术,给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农民带来了实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信息及网络技术对"三农"的作用已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他认为,必须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深化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将农民组织起来,调动各种因素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毛泽东的"三农观"对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毛泽东对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 ,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 ,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乐群 《新视野》2001,2(4):4-7
伴随着迈入新世纪的脚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成立80周年的纪念日。回首中国共产党80年艰辛曲折而又辉煌壮丽的历史,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近一个世纪的日子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其根本的经验有三条:一、紧紧抓住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主要任务诞生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拥有6400万党员的执政党,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和正确的。伟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各民族人民在有限的时空中创造了历史的伟业;光荣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学习和总结历史并借鉴历史的经验、智慧,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一贯重视和倡导的领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和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历史任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等都曾发表过关于重史、用史、鉴史的精辟论述,有的已成为名言名句被广泛引用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克谦 《学习论坛》2005,21(4):49-51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本文对“仁义礼智信”在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要真正实现顺民意、集民智、得民心、获民拥、聚民力,我们每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毫不松懈地做到:谦虚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地为人民群众造福,坚定地靠人民群众做事,真诚地受人民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5.
彭德怀元帅是在军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邓小平在代表党中央为彭德怀致悼词中指出:“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在衣食住行方面,彭德怀发扬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传统,公而忘私,不为自己谋一点私利,勤俭节约,堪称共产党员的楷模。彭德怀一生保持着节俭清廉的生活作风,成为共产党人光辉的典范,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制改革与腐败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渐次深入,促成了以寻租为目的的三次经济犯罪浪潮的依次退潮.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于遏止政治领域的某些腐败形式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转型期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推进程度.腐败的程度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而逐步降低,反腐败完全可以和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要按照服务,责任、法治、廉洁的要求和目标,全面规划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公共服务的内在规律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科学合理的政府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促进政府和公共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认真探索和总结民族(这里主要是指汉民族)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客观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提高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往往都要依赖公众的合供(coproduction)。不管是教育、健康,还是环保等领域的公共政策,离开了公众合供,就难以达到预期政策效果。但对于合供的研究,学界并没有给予与之在现实中地位相称的重视。本文梳理相关文献,提出合供需要一个灵活的框架来兼容多种定义。通过回顾合供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时期、1990-2010年的缓慢进展期、2010年以后的全面爆发期,本文指出新进展主要在于关注微观层面的个体动机和宏观层面的合供绩效。本文认为,未来的合供研究除了关注微观动机和宏观绩效外,也需要关注非营利组织以及有效信息沟通在合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主要机构,其历史和现实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党执政环境的变化,当前的纪检机构存在许多问题,既有历史上的问题,也有机制上的问题,还有干部认识上的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是源头治腐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