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尔升 《今日海南》2013,(11):32-32
海南是黎族的聚居地和黎族文化的发源地,黎族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旅游度假天堂,必须要有民族文化支撑.目前,海南在利用民族文化吸引游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旅游城市、国外的旅游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海南必须进一步挖掘黎族文化资源,发展黎族文化产业.黎族文化只有走产业化之路,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与繁荣.黎族文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海南黎族文化虽然历史久远,不断推陈出新和丰富发展,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黎族文化产业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海南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王律  杜龙 《新东方》2014,(6):31-35
海南黎族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保亭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在自然环境当中注入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才能走可续持发展的道路。把海南黎苗文化纳入海南旅游开发的框架中,让旅游与黎苗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地域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保亭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建立生态保护区打造独特文化魅力的国际旅游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勇勤 《新东方》2009,(9):30-32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文化魅力独特,这不是一个短期目标,而是关乎海南未来发展的一个根本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模式,而建立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无疑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如果没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很难把海南真正建成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为此,海南在建设文明生态村,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千万不能丢掉自己古老的民族特色.黎族同胞的"船形屋""金字屋",就是海南古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要在开发中加以保护,在保护中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20,(2)
詹贤武先生的近著《黎族文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是一部研究海南黎族文化方面的力作。作者从黎族文化本体论、黎族文化主体性描述和黎族文化发展论三个方面对黎族文化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探寻,对提高黎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提升黎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黎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著不仅在海南地方学的学术上有继往开来、深入发展的贡献,而且为海南黎族文化建设、海南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决策上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国的文化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旅游文化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詹贤武 《新东方》2014,(3):28-32
黎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对黎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至深,使黎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黎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均衡,黎族文化内部形成多个方言文化圈的空间分布结构,说明黎族文化体系中既存在相同的文化特质,也表现出地域性的个性特征,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张晓萍 《思想战线》2002,28(1):31-34
旅游人类学理论指出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旅游”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 ;“旅游文化”是为旅游和游客而制作文化 ,或是为文化而制作旅游和游客。文化旅游者将更广泛地与当地人接触 ,旅游文化应更多地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开发旅游资源 ,应考虑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的特点。作为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仙居,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仙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  相似文献   

10.
马莉 《今日海南》2005,(5):37-37
黎族是海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原住居民。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黎族先民最迟在距今3000年前就已经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即使在今天,黎族仍以117.22万人成为全岛第一大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黎族创造了灿烂而独特有的文化,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分布又仅限于海南岛,加上地理位置偏远,黎族文化一直处于边缘中的边缘。这种位置的边缘化至少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至今,黎族文化为众人所熟知的也仅限于“三月三”、“竹竿舞”等民俗,潜藏于黎族文化表层符号背后…  相似文献   

11.
段伟 《传承》2013,(6):112-11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往往长期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夹缝中徘徊。从开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上来看,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从成效上来看,古都文化特色日益凸显。因此,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高泽强 《新东方》2010,(5):27-3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黎族古籍是黎族文化的载体,全面记录了黎族人民的历史来源、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段伟 《传承》2013,(8):112-11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往往长期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夹缝中徘徊。从开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上来看,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从成效上来看,古都文化特色日益凸显。因此,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刘娜 《青年论坛》2009,(5):91-93
文化作为旅游景区的灵魂和支柱,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密切。秀美河山、风情民俗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孕育着文化,文化也反哺旅游资源,二者相得益彰,相互成就。徽州地区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地理文化单元,以其粉墙黛瓦、青山绿水的美景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吸引着前来寻找精神家园的旅游者,而与藏文化、敦煌文化齐名的徽州文化,则是众多旅游者慕名而来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燕 《创造》2004,(2):50-51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文化则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文化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因此,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是一个景点、景区乃至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生命源泉.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旅游业已跃为全球发展最迅猛、产值最高的产业。三亚市是一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不能缺了民族文化这一块。天涯海角游览区是驰名海内外的旅游景区,如果将其与天涯镇的各种优势资源整合在一块,实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取长补短,相辅相成,那么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绿色文化和蓝色文化、山水风光和海滨风光互补性最强阵容的世界旅游圣地将出现在美丽的"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17.
清江画廊不仅是典型的流域型旅游地,还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地。文章研究分析了清江画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赋存及其时空演变分异特点,提出了"突出一个主题文化,打造三大遗产廊道,构建三大文化旅游圈,建设十二大文化旅游骨干项目"的开发思路,以及主题开发、集合开发、引爆开发、活化开发、业态开发等五大开发策略,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民族风情山水画廊和巴土文化旅游体验中心。  相似文献   

18.
赵家华 《创造》2003,(10):43-45
滇西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旅游、经济资源优势。未来云南的发展,需要着力构建一个"滇西口岸文化旅游经济三角区",以整合滇西丰富的文化、旅游、经济资源,形成一个具有综合实力和独特魅力的大口岸,去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形成、完善、发展,以及中印两国关系不断正常化以后的新形势。一、"滇西口岸文化旅游经济三角区"的基本构架:(一)以保山、瑞丽、腾冲三个城市为"三个点",以滇缅公路"保--瑞段"、"保腾公路"和"腾瑞公路"为"三条边",构成"滇西口岸文化旅游经济区"的"三角"形态。(二)把"三角"沿线各城市和相关区域放到"滇西…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旅游业在历经多年发展后,现在开始转向注重体现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的优势上。事实上,也只有大力弘扬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文化精华,深入发掘北京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顺应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促进普通的观光旅游向高层次、更富吸引力的文化需求型旅游发展,从而使北京旅游业有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关键在于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优秀文化旅游品牌的创建,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吸引力,更是增强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增长国民收入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品牌是打造出来的,打造旅游地的品牌就是在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找到旅游者对其旅游文化资源最深层的本质需求,并据此对旅游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