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 ,我国农村仍有 1. 5亿剩余劳动力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农村 ,目前已形成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 ,其原因 ,一是人口基数大 ,人地矛盾突出 ,人均耕地不足 1. 2亩 ;二是农业生产率提高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多年 ,农民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 ,节省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 ;三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也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已经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崔岩  徐洪军 《世纪桥》2010,(23):137-138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也必须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绥化市是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人口的多数,积极稳定地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绥化市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关系到农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的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 ,“三农”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从目前形势来看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转移速度、转移渠道和转移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地要经历这个过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56年至1978年,由于国家对农村劳动力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限制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人为地将过多的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形成了劳动力的隐性剩余,即隐性剩余阶段。二是1979年我国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同时,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也较为松动,致使劳动力剩余问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显性剩余和隐性剩余共存阶段。据载,199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5亿,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3亿。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凸显,党和政府为寻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倡导农业生产的多样化经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再到允许农民"就近进城",最后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等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全省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共有401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4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而199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173万余人,仅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2%左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势及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文  王健 《发展论坛》2002,(9):42-43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新世纪,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加入WTO以后,我国将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较少的人,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一般原因;而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特殊原因,为此,要建设大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型新型乡镇,就地消化劳动力。依据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制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的政策,从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但是,目前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不能就业时,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要摆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观念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省劳动力转移 ,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 ;二要消除对进入城市农民的歧视性政策 ;三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发展特色城市与特色城市经济 ,增加就业岗位 ;四要拓展省外及海外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底荆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有87.37万人,剩余劳动力丰富。今后几年,全市每年将新增初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力5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已成为我市当前及今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现结合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谈几点对策思考。一、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农村劳…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和如何转移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素质偏低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如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倾斜性;兼业型;粗放型;布局分散、结构低、层次重复;剩余劳动力由隐性变为显性再到转移;多层次、多样性;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减弱;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欠发达严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社会体制约束;制度法规约束。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论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农民就业的四大因素,提出应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农业产业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途径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过剩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向大城市、小城镇转移还是就地转化都存在制约和困难。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劳动力的6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带回了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还带回了新的财路,必将使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为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早日到来创造条件。事实表明,“一人外出,脱贫一户,百人外出,脱贫一村。”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这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制度与政策方面的原因。我们应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采取引导农民参与、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等措施,不断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乡村人力资源即乡村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法的研究,指出目前农村人力开发存在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就业难、优质人才流出等问题。文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剩余劳动力非农技能,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提升农民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福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形式与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对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在于为社会个体创造更为宽松的自主选择生产与生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农村人口21.31万人.农村劳动力11.1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4.42万人。近年来.化隆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地关于农民增收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力引导,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